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

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一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一、技术的巨大作用
1、技术的起源:源于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2
3
4
5
6
7
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特别是现代技术,它往往是科学的直接应用。

8、技术巨大影响
[1]、技术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
外交、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技术对当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2]、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能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
福(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负面
1
2
3
4
510年。

三、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1、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设计: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是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主要途径。

2、技术创新的来源:一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如航天技术;二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如青霉素的发现;
3、设计需要多种知识,设计需要不断改进。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
一、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1、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1]、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它以思考的问题为中心,从多角度、多
个层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展思路,然后从多个方法中选择最好的。

2
1
[3]、综合性(组合)设计:(适当了解)
2、技术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需要性和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可靠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时效性原则、工程心理学和生理学原则、法律、道德规范原则、通用性、标准性原则。

3、人机关系:指人与“机器设备”及所使用的“一切物品”之间的关系,包括使用时与所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1、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及作用
[1]、设计的技术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技术符号、技术图纸、图样、
2
3、收
3
(1)图形的尺寸数据以真实大小为依据。

(2)图形中的尺寸单位一般为毫米,不需在图形中标明。

(3)标注圆的直径、半径的尺寸线须通过圆心。

(4)尺寸数字一般标注在尺寸线上方,且不可被任何图线穿过。

(5)标注尺寸时尽量使用符号和缩写词。

如直径φ,半径R等。

(6)尺寸标注不应闭合。

(7)半圆或不足半圆的圆弧要标注半径。

4、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P65-70)
1、基本视图:是工程图样的主题,是完整、清晰表达加工零件的外形、相互位置等要素的三视图或者其中某一个或两个视图。

2、辅助视图:为了能更加完整地表达物体内部或某一局部的位置和形状,
进而
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是一切技术问题的来源。

技术问题的三个来源:一个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需求,这可以说是一切技术问题的总来源;第二来源是来自别人的委托。

这是现在大多数设计人员设计问题的基本来源,也就是平常说的工作任务;第三个来源是,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人员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并试图去解决它。

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日常生活蕴藏着丰富的问题资源,同时也离我们最近。

2、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
3、技术研究和技术实验:
二、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条件与要求
料、进行专家咨询、调查市场现状。

3、信息整理的常见方式:
归类——把收集到的信息按性质和内容归类整理。

去伪存真——把收集到信息进行鉴别处理,区分信息的真伪的可靠性。

抓住重点,突出主要因素——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按重要性排队
4、信息的收集整理,要全面、真实准确。

四、怎样挑选材料
1、材料分类及其标准件
[1]、材料的分类
天然材料:竹子、木头、大理石等。

优点是安全、无害。

缺点是生长
周期长,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

金属材料:铜、铁、金、银等。

优点
[3]、元器件是指在电子和电器产品中,某一功能部件被广泛、大量使用,
人们出于使用方便、简化制作过程和节约成本的需求,单独设计和生
产了这种零部件,称为元器件。

[4]、标准件:按统一的形状、大小、公差、技术要求等生产的零件和部
件。

如国家标准的螺钉、螺母、垫圈、齿轮等。

2、材料选择和资源保护的要求
选择材料时要坚持合理、合适的原则。

要求不要太高,以免浪费;也
不要太低,以免达不到要求。

选择材料时要尽量选择标准件和元器件。

可以节约成本和能源。

选择材料时要尽量选可再生的资源、再生周期
短的资源。

四、技术试验(不同的角度,试验种类划分不同)
1
2(会
3
功能、
品的过程,是设计思想的物化过程,制造者要用实物告诉人们:设计的产品是这样的。

一般规定方案设计要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编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及成本估算等3部分组成。

六、设计方案的优选和改进(P112-114)
1、在多个方案经构思形成之后,我们往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判和比较,同时要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针对一些相互制约的问题进行权衡和决策,最后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优点进行改进。

2、方案的权衡是一个综合考虑过程,它们相互关联、互相制约,要抓住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权衡时首先要考虑最关键因素;其次考虑稳定性和耐久性;
①设计方案的功能拓展或者功能组合
设计方案的功能拓展是指在原设计方案的主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新的功能。

这种新功能与原方案的主要功能无论在类别上,还是在原理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②设计方案的跨越式发展
设计方案的跨越式发展是指设计产品升级换代式的发展。

这种发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例如,手工控制变为计算机控制。

③设计方案的其他重大变革
设计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重大的技术革命、新材料的问世、重大社会变革、重大环境灾难等情况,要求对原方案进行重大的改革。

这种变革,常常伴随着
1
2

[1]、切削加工工艺:就是用切削工具把坏料上多余的部分去除,以获得我
们需要的几何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如剪纸、线锯锯木材等。

[2]、成型加工工艺:就是使用适当的外力,利用材料的可塑性,改变材料
的外形、大小、形状等,且改变后材料的质量不变,叫成型加工工艺。

有折弯、压制等方法,如石膏雕像制作、钢筋栅栏。

[3]、浇铸及模塑加工工艺:利用浇铸模具成型来生产产品的方法。

金属、
陶瓷、塑料、玻璃、石膏、蜡等都适合采用浇铸或注塑的方法。

如塑料相框、蜡烛、石膏像、古代的青铜器等。

常见工具使用方法:课本P122至P126
(2)、零部件装配工艺

1、模型与原型概念
[1]、原型:通常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物体。

是产品生
产之前制作的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

如设计一款新型的汽车时通常要制作出一辆汽车的原型,以评估该款汽车的安全性、美观性、人机工程学、可制造性、可维护性等。

[2]、模型:根据实物、设计图纸,按比例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作用:能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行性;能用来交流并检验设计思想及过程,反映最终产品的形象和品质感。

使设计委托者、生产者和设计者之间能够有效沟
通,全面认识
设计方2 )。

3要求;确保产品能适应用户环境。

例:
简单测试制作的椅子
[2]、
对测试发现的问题
要改进,并对方案
进行优化、改进
设计、外
观美化。

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 1
23
安全事项、特殊要求,常见故障及处理,附件清单,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二、设计的评价
1、评价分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评价要多角度、多方位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