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PPT课件7 粤教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PPT课件7 粤教版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三、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能做什么?) ①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②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负责任,人人 有行动,人人作贡献,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能变 为现实 ③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城乡建设、社会建 设与管理 ④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社会建设出 一分力,添一分彩
谢 谢!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民主法治 诚信友善 充满活力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公平正义 安定有序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 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 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 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善: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 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 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权 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 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如何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始终追求的 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三个公平”,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深刻经验总结和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 的基石。
3、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方面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十个更好”
“十个更好”: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 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 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 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这两幅漫画对我们有何启示?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人人有责、人人参与。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二、着力改善民生
(建设和谐社会党和国家能做什么?)
• 1、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
2、改善民生的内涵
就是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增长成果变成人 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让人民 群众过上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 好日子,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 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党和政府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作为 社会的一员,我们也应该为构建和 谐社会出一份力。
1、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建 设的重点是( ) A发展教育 B解决住房难问题 C缩小收入差距 D改善民生 2、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幸 福安康息息相关。我国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 ) A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B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C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D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和谐社会的特征有哪些?
2、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哪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
什么?
不 和 谐
1.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实例。 2.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政府采取了哪 些措施?
不 和 谐
上述材料反映了社会上存在什么不良现象?
一、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含义):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属性,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 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下列对构建和谐社会认识错误的是( ) A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 会理想 B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和共同心愿 C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解决民生问题 D实现和谐社会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2、2011年底前,国家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商品市 场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这一做法( ) A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B表明不诚信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C有利于建设诚信社会 D说明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只能依靠法律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 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 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 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 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 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 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观察第57页的五福图片,想一想, 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民生问题?
•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教育
• 就业
• 收入分配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 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
• 社会保障
• 医疗卫生
• 社会管理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 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促进社会和谐。 ——胡锦涛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反映的内 容符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 求,并指出其符合或违背了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什么特征。
2.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建和
谐社会就是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
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
长治久安。
3.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目前,很多乡村搞起了新农村建设, 住房统一规划,在乡村的中心地带建起 了休闲娱乐场所,夜间也变得灯火通明, 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主题词:谐社会
改善民生
1、识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2、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