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例3-1】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34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销售量为1万件。
要求:(1)该产品的单位售价是多少?(2)该产品的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是多少?(3)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利润是多少?解:(1)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60÷0.6=100(元/件)(2)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00-60=40(元/件)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100×1-60×1=40(万元)或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40×1=40(万元)(3)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40÷100×100%=40%或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1-0.6×100%=0.4×100%=40%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0.4+0.6=1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40-34=6(万元)【例3-2】按【例3-1】的资料要求:计算保本点的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
解:(1)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340 000÷(100-60)=8 500(件)或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340 000÷40=8 500(件)(2)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340 000÷0.4=850 000(元)或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340 000÷(1-0.6)=850 000(元)保本销售额=单价×保本销售量=100×8 500=850 000(元)计算表明,企业要保本,至少要销售8500件产品,或销售额达到85万元。
【例3-3】某企业生产和销售A、B、C三种产品,年固定成本为60万元,有关资料见表3-1。
表3-1产品资料表解:(1)A产品的边际贡献率=3÷20×100%=15%B产品的边际贡献率=8÷40×100%=20%C产品的边际贡献率=50÷100×100%=50%(2)A产品的销售比重=800÷1 600×100%=50%B产品的销售比重=400÷1 600×100%=25%C产品的销售比重=400÷1 600×100%=25%(3)综合边际贡献率=15%×50%+20%×25%+50%×25%=25%(4)综合保本销售额=60÷25%=240(万元)(5)A产品的保本销售额=240×50%=120(万元)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20÷20=6(万件)B产品的保本销售额=240×25%=60(万元)B产品的保本销售量=60÷40=1.5(万件)C产品的保本销售额=240×25%=60(万元)C产品的保本销售量=60÷100=0.6(万件)【例3-4】按【例3-3】的资料,假设固定成本按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来分配。
要求:用分算法进行保本分析。
解:固定成本分配率=60÷400=15%A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120×15%=18(万元)B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80×15%=12(万元)C产品分配的固定成本=200×15%=30(万元)A产品保本销售量=18÷3=6(万件)A产品保本销售额=6×20=120(万元)B产品保本销售量=12÷8=1.5(万件)B产品保本销售额=1.5×40=60(万元)C产品保本销售量=30÷50=0.6(万件)C产品保本销售额=0.6×100=60(万元)综合保本销售额=120+60+60=240(万元)【例3-5】按【例3-3】的资料。
要求:用联合单位法进行保本分析。
解:企业生产的A、B、C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比为10:2.5:1联合单价=20×10+40×2.5+100×1=400(元)联合单位变动成本=17×10+32×2.5+50×1=300(元)联合保本销售量=600 000÷(400-300)=6 000(联合单位)综合保本销售量=6 000×400=2 400 000(元)A产品保本销售量=6 000×10=60 000(件)A产品保本销售额=60 000×20=1 200 000(元)B产品保本销售量=6 000×2.5=15 000(件)B产品保本销售额=15 000×40=600 000(元)C产品保本销售量=6 000×1=6 000(件)C产品保本销售额=6 000×100=600 000(元)【例3-6】按【3-1】的资料,若计划年度的目标利润为6万元。
要求:计算保利量和保利额。
解: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34+6)÷(100-60)=1(万件)保利额=保利量×单价=1×100=100(万元)或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价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34+6)÷0.4=100(万元)【例3-7】按【例3-3】的资料,若计划年度的目标利润为10万元。
要求:计算保利额。
解:综合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60+10)÷25%=280(万元)该企业为了实现10万元的目标利润,应达到280万元的销售额。
【例3-8】按【例3-1】的资料。
要求:计算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并评价该企业的经营安全性。
解:安全边际量=10 000-8 500=1 500(件)安全边际额=10 000×100-850 000=150 000(元)或安全边际额=1 500×100=150 000(元)安全边际率=(1 500÷10 000)×100%=15%或安全边际率=(150 000÷1 000 000)×100%=15%由于安全边际率为15%,在10%~20%的范围内,所以企业的经营不是很安全,要引起注意。
【例3-9】按【例3-1】的资料。
要求:计算保本点作业率。
解:保本点作业率=(8 500÷10 000)×100%=85%或保本点作业率=(850 000÷1 000 000)×100%=85%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0.85+0.15=1【例3-10】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单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固定成本为40 000元,销量8 000只。
现单价提高到22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计算单价变化前后的保本点。
解:单价变动前的单位边际贡献=20-12=8(元)边际贡献率=8÷20×100%=40%保本量=40 000÷8=5 000(只)保本额=5 000×20=100 000(元)单价变动后的单位边际贡献=22-12=10(元)边际贡献率=10÷22×100%=45.45%保本量=40 000÷(22-12)=4 000(只)保本额=4 000×22=88 000(元)【例3-11】按【例3-10】的资料,现由于人工价格上涨使单位变动成本增加到15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变化后的保本点。
解: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后的单位边际贡献=20-15=5(元)边际贡献率=5÷20×100%=25%保本量=40 000÷5=8 000(只)保本额=8 000×20=160 000(元)【例3-12】按【例3-10】的资料,现由于广告费的增加使固定成本增加到48 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计算固定成本变化后的保本点。
解:固定成本变动后的保本量=48 000÷(20-12)=6 000(只)保本额=6 000×20=120 000(元)【例3-13】某企业销售A、B两种产品,固定成本总额为400 400元,有关资料如下:如果A、B两种产品的销售比重变化为40%和60%。
要求:计算品种结构变化前后的保本点。
解:A产品的边际贡献率=(40-26)÷40×100%=35%B产品的边际贡献率=(60-30)÷60×100%=50%品种结构变化前: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35%×30%+50%×70%=45.5%综合保本额=400 400÷45.5%=880 000(元)品种结构变化后: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35%×40%+50%×60%=44%综合保本额=400 400÷44%=910 000(元)【例3-14】按【例3-10】的资料,目标利润为40 000元,现单价提高到22元。
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计算保利点。
解:单价变动前的保利量=(40 000+40 000)÷(20-12)=10 000(只)保利额=10 000×20=200 000(元)单价变动后的保利量=(40 000+40 000)÷(22-12)=8 000(只)保利额=8 000×22=176 000(元)【例3-15】按【例3-10】的资料,目标利润为4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增加到15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计算保利点。
解: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后的保利量=(40 000+40 000)÷(20-15)=16 000(只)保利额=16 000×20=320 000(元)【例3-16】按【3-10】的资料,目标利润为40 000元,固定成本总额增加到48 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计算保利点。
解:固定成本变动后的保利量=(48 000+40 000)÷(20-12)=11 000(只)保利额=11 000×20=220 000(元)【例3-17】按【例3-13】的资料,目标利润为40 040元,现A、B两种产品的销售比重分别为40%和60%,其他条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