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工学 (少学时)第三版 唐介 课后答案 第3章习题
电工学 (少学时)第三版 唐介 课后答案 第3章习题
3.7.2 电路如图 3.22(教材图3.1 ,U=220 V, R 和 XL串联支路 )所示, 2)所示 的 P1 = 726 W, λ 1 = 0 . 6 。当开关S 闭合后,电路的总有功功率增加了 74 W, 无功功率减少了 168 var,试求总电流 I 及 Z2 的大小和性质。
ww
.k hd aw .c om
案 网
图3.21
课
后
图3.22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7.3 两台单相交流电动机并联在 220 V交流电源上工作, 取用的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分别为 P1 = 1 kW, λ 1 = 0 .8; P2 = =0.5 kW,λ2=0.707求总电流、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 在功率和总功率因数。 3.7.4 图3.23(教材图3.13) 所示日光灯电路,接于 220 V、50 Hz交流电源上工作,测得灯管电 压为100 V、电流为0.4 A,镇流器 1)灯管的 的功率为7 W。求:( 求:(1 电阻 RL 及镇流器的电阻和电感; (2)灯管消耗的有功功率、电路 图3.23 消耗的总有功功率以及电路的功 3)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 0.9,需并联多大的 率因数;( 率因数;(3 4)画出完整的相量图。 电容?( 电容?(4
3.9.2 在图3.28(教材3.17)所
交流理想电压源的电压 ,交流理想电压源的电压 IS = 2 A ,
此频率时的 ,此频率时的 uS = 12 2 sin 314t V,
XC= 3 Ω, XL = 6 Ω, R = 4 Ω,求通 R中消耗的有功功率。
课
后
示电路中,直流理想电流源的电流
过电阻R的电流瞬时值、有效值和
3.2.1 已知某正弦电流当其相位角为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是多少?若此电流的周期为 10 ms,且在 t=0 时正处于正值过渡到负值时的零值,写出电流的瞬时 • 值表达式 I 和相量 I 。
ww
B = 8∠ − 45 �。求( 1)A+B ;(2) 3.2.2 已知 A = 8 + j6 , 求(1 B A A-B;(3) A ⋅ B ;(4) ;(5)j A+B ;(6) A + 。 j B
1)f= 50Hz时的 I 和 求:( 求:(1
I、I C
•
•
(2)f 为何值时,I 最小,这时的 和 I L 是多少?
•
ww
3.8.2 在图3.26(教材图3.15)所示电路中 u = u1 + u3 = 。欲使 C2 = 0.125 μ F (U 1m sin 1 000 t + U 3 m sin 3 000 t ) V, uL = u1,试问 L1 和 C1 应为何值?
课
后
•
答
案 网
3.6 (教材图 3.01 )所示 在图3.6 3.6(教材图 (教材图3.01 3.01)所示 3.3.1 在图 电路中,已知 R = 100 Ω , L = 31.8 mH,C = 318 µ F, 求电源的频率和电压分别为 50 Hz、100 V 和1 000 Hz,100 V两种情况下,开关 S 合向 a、b、c 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并 计算各元件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 2.34 + j11.66
ww
A ⋅ B = 10 ∠ 36 .87 � × 8∠ − 45 �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答
B = 8∠ − 45 � = 5.66 − j 5.66
= 11.89∠78.65�
案 网
1)A+B ;(2) B = 8∠ − 45�。求( 求(1 3.2.2 已知 A = 8 + j6 , B A A-B;(3) A ⋅ B ;(4) ;(5)j A+B ;(6) A + 。 j B 【解】 本题目的是为了熟悉复数运算。 ∵ A = 8 + j 6 = 10 ∠ 36 . 87 � ∵
返回主页 下பைடு நூலகம்页
.k hd aw .c om
练习题
案 网 课
π 6 时,其值为5 A,
3.4.1 在图3.7(教材图3.02)所示电路中,三个照明相同, R = XC = X L , 试问接于交流电源上时,照明灯的亮度有什么不 ,试问接于交流电源上时,照明灯的亮度有什么不 同?若该接到电压相同的直流电源上,稳定后,与接交流电 源时相比,各照明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3.4.2 求串联交流电路中下列三种情况下电路中的 R 和 X 各为多少?指出电路的性质和电压对电流的相位差
.k hd aw .c om
= − 0 .34 + j 2 .34
B 8 ∠ − 45 � A + = 8 + j6 + j 1∠ 90 � = 8 + j 6 + 8∠ − 135�
•
•
答
案 网
•
3.6.1 图3.20(教材图3.10)所示交流电路, U=220 V,S
U R = 80 V, P = 320 W ;S 断开时,P=405 W,电路为 闭合时,
电感性,求 R、XL 和 XC
ww
.k hd aw .c om
•
课
后
图3.18
。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答
3.7.1 在图 3.21(教材图3.11) 所示电路中,为保持负载的 UL = 欲将 ,欲将 110 V , PL = 264 W, λL = 0.6 , 负载接在 220 V,50 Hz 的交流电源上, 求开关 S 分别合到 a、b、c 位置时, 应分别串联多大的 R,L 和 C。
.k hd aw .c om
π 时,其值为 6 π 6
A = 0.5 Im A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若 T = 10 ms, 则 f =
故
•
ww
课
后
答
I = 7.07∠ − 180� A = 7.07∠180� A = −7.07 A
案 网
i = 10 sin(628t − 180� ) A = 10 sin(628t + 180� ) A = −10 sin 628t A
• •
后
I 2 和理想电流源的端 求各支路电流 I 1 、 电压。
3.5.2 电路如图3.13(教材图3.06) R = 40 Ω、U = 100 V 保持不变。 所示, (1)当f =50 Hz时,I L = 4 A, I C = 2 A, (2)当 f =100 Hz时,求 求 UR 和 ULC ; ;( UR 和 ULC 。
ww
•
(1) Z = (6 + j8) ; (2) U = 50 ∠30 V, I = 2 ∠30� A; (3) U = 100 ∠ − 30 V, I = 4∠ 40� A
返 回
.k hd aw .c om
� • �
• 上一页
下一页
3.4.3 将一个电感线圈接到 20 V直流电源时,通过的电 Hz、20 V的电源时,电流为 流为1A,将此线圈该接于 2 000 000Hz 0.8 A。求该线圈的电阻 R 和电感 L 。 1 000 Hz、12V 3.4.4 一个 R 、C 串联电路,当输入电压为 • • 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2 mA,电容电压 U C 滞后于电源电压 U 60 ,求 R 和 C。 3.9 (教材图 3.03 ) 电流如图3.9 3.9(教材图 (教材图3.03 3.03) 3.4.5 电流如图 • � Z = ( 6 + j 8 ) Ω , Z = − j 10 Ω , U = 15 ∠ 0 V 2 S 所示, 1 • • • 1) I 和 U1 、U2 ;( 2)改变 Z 2 为何 求:( 求:(1 ;(2 值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这时的电流 是多少?
ww
.k hd aw .c om
答 案 网
图3.28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i = 2 2 sin( 314 t − 30 � ) A
u = 36 2 sin( 314 t + 45 � ) V
(2)波形图如图 3.5 所示。
ww
课
后
【解】 本题目的是为了熟悉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答
3.1.1 已知某负载的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和初相位分别 � 写出它们的 45�, 频率均为 50 Hz。(1) 是2A 、- 30 ; 36V、 (1)写出它们的 (2) 画出它们的波形图; (3) 指出它们的幅 瞬时值表达式; 瞬时值表达式;(2) (2)画出它们的波形图; 画出它们的波形图;(3) 值、角频率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位差。
ww
.k hd aw .c om
答 案 网
•
课
图3.12
图3.13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5.3 电路如图3.15(教材图
3.07)所示,已知 U=220V,f=
定读数不变。试求电流表的读数
3.5.4 在图3.17(教材图3.08) 所示电路中,已知 R = 2 Ω , Z 1 =
•
= − j 10 Ω , Z 2 = ( 40 + j 30 ) Ω , I =
.k hd aw .c om
练习题解答
案 网
图3.5
返回 下一页
下一题
(3) 电流
电压
ww
.k hd aw .c om
幅值 角频率 相位差
2 2A
/s 314 rad rad/s
ϕ = ψu -ψi = 75
�
36 2 V 314 rad /s (u 超前于i) rad/s
课
后
答
案 网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题
【解】 本题目的仍是为了熟悉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