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世界才会更加缤纷多彩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世界才会更加缤纷多彩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世界才会更加缤纷多彩
作为班主任,应树立发展的眼光,用这样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才会懂得世界是如此美好!把孩子当牛顿看,他便是科学家;把孩子当凡高看,他便是美术家;把孩子当贝多芬看,他便是音乐家!
唯物辩正法强调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东西。

作为每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也应该是变化发展的,应该实事求是。

今天的“差生”并不意味着明天“就是差生”。

人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一生都处在变化之中,如果人一成不变,那就不会成长。

如果把人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话,那么就是僵硬的,不客观的,也是不现实的。

但是,人是有灵性的,是会变的。

人在变,在变中变得成熟,在变中成长,。

在变中一点一点的接受新的东西,所以人在变,思想也在变。

人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东西,知道的东西多,在不断的丰富大脑,在丰富生活,我们不能用静止不变的眼光看人。

不能用静止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确切的反映了这样一种动态的眼光。

发展意味着变化。

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

学生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所有的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我们习惯了用那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和“一好(学习好)遮百丑”的片面思想来看待学生,我们习惯了用学生的在校表
现及学习成绩来评价和推测他们的未来。

这样看我们就错了,因为我们忽略了一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行为习惯等均不成熟。

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来看待学生,不能仅看到他们的暂时的、阶段性的发展,而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来看和对待他们。

特别是后进生,也许他们的学习成绩暂时不如别人,但他们一定有别人不及之处。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时刻不忘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要被他们曾经的缺点所局限。

要全面的衡量和看待后进生,你就会从更多的方方面面中发现更多学生的闪光点……他们是发展的、进步的。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到学生的远处,看到学生的未来,相信每一个学生一定都有多种多样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