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馏实验报告

精馏实验报告

七、精馏实验(见图3—16)
实验五精馏实验
一、目的及任务
①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②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③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④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⑤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⑥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二、基本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

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

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

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

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

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

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总板效率E
式中E——总板效率;
N——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
N e——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 ml,
式中 E ml——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 n,X n-1——第n块板和第(n-1)块板的液相浓度;
X n*——与第咒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通常由实验测定。

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

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数。

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气液负荷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以评价其性能的优劣。

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

若改变塔釜再沸器中电加热器的电压,塔内上升蒸汽量将会改变,同时,塔釜再沸器电热器表面的温度将发生变化,其沸腾给热系数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得到沸腾给热系数与加热量的关系。

由牛顿冷却定律,可知
Q=αA△t m (4—27)
式中Q—一加热量,kW;α——沸腾给热系数,kW/(m2·K);
A——传热面积,m2;△t m——加热器表面与温度主体温度之差,℃。

若加热器的壁面温度为t s,塔釜内液体的主体温度为t w,则式(4—27)可改写为
Q=αA(t s-t w) (4—28) 由于塔釜再沸器为直接电加热,则其加热量Q为
式中 U——电加热器的加热电压,V;
R——电加热器的电阻,Ω。

三、装置和流程
本实验的流程如图4—11所示,主要由精馏塔、回流分配装置及测控系统组成。

1.精馏塔
精馏塔为筛板塔,全塔共八块塔板,塔身的结构尺寸为:塔径Φ(57×3.5) mm,塔板间距80mm;溢流管截面积78.5mm2,溢流堰高12mm,底隙高度6mm;每块塔板开有43个直径为1.5mm的小孔,正三角形排列,孔间距为6mm。

为了便于观察塔板上的汽-液接触情况,塔身设有一节玻璃视盅,在第1~6块塔板上均有液相取样口。

蒸馏釜尺寸为Φ108mmX 4mm×400mm。

塔釜装有液位计、电加热器(1.5kW)、控温电加热器(200W)、温度计接口、测压口和取样口,分别用于观测釜内液面高度,加热料液,控制电加热量,测量塔釜温度,测量塔顶与塔釜的压差和塔釜液取样。

由于本实验所取试样为塔釜液相物料,故塔釜可视为一块理论板。

塔顶冷凝器为一蛇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06m2,管外走蒸汽,管内走冷却水。

2.回流分配装置
回流分配装置由回流分配器与控制器组成。

控制器由控制仪表和电磁线圈构成。

回流分配器由玻璃制成,它由一个入口管、两个出口管及引流棒组成。

两个出口管分别用于回流和
采出。

引流棒为一根Φ4mm的玻璃棒,内部装有铁芯,塔顶冷凝器中的冷凝液顺着引流棒流下,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塔顶冷凝器的回流或采出操作。

即当控制器电路接通后,电磁线圈将引流棒吸起,操作处于采出状态;当控制器电路断路时,电磁线圈不工作,引流棒自然下垂,操作处于回流状态。

此回流分配器既可通过控制器实现手动控制,也可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

3.测控系统
在本实验中,利用人工智能仪表分别测定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塔身伴热温度、塔釜加热温度、全塔压降、加热电压、进料温度及回流比等参数,该系统的引入,不仅使实验更为简便、快捷,又可实现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与控制。

4.物料浓度分析
本实验所选用的体系为乙醇-正丙醇,由于这两种物质的折射率存在差异,且其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与折射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故可通过阿贝折光仪(使用方法详见第六章)分析料液的折射率,从而得到浓度。

这种测定方法的特点是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但精度稍低;若要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可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浓度分析。

混合料液的折射率与质量分数(以乙醇计)的关系如下。

四、操作要点
①对照流程图,先熟悉精馏过程的流程,并搞清仪表柜上按钮与各仪表相对应的设备与测控点。

②全回流操作时,在原料贮罐中配置乙醇含量20%~25%(摩尔分数)左右的乙醇一正丙醇料液,启动进料泵,向塔中供料至塔釜液面达250~300mm。

③启动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观察塔釜、塔身、塔顶温度及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况(观察视镜),发现塔板上有料液时,打开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控制阀。

④测定全回流情况下的单板效率及全塔效率,在一定回流量下,全回流一段时间,待该塔操作参数稳定后,即可在塔顶、塔釜及相邻两块塔板上取样,用阿贝折光仪进行分析,测取数据(重复2~3次),并记录各操作参数。

⑤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调节塔釜加热器的加热电压,待稳定后,记录塔釜温度及加热器壁温,然后改变加热电压,测取8~10组数据。

⑥待全回流操作稳定后,根据进料板上的浓度,调整进料液的浓度,开启进料泵,设定进料量及回流比,测定部分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效率,建议进料量维持在30~50mlL/min,回流比3~5,塔釜液面维持恒定(调整釜液排出量)。

切记在排釜液前,一定要打开釜液冷却器的冷却水控制阀。

待塔操作稳定后,在塔顶、塔釜取样,分析测取数据。

⑦实验完毕后,停止加料,关闭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待一段时间后(视镜内无料液时),切断塔顶冷凝器及釜液冷却器的供水,切断电源,清理现场。

五、报告要求
①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x-y图,用图解法求出理论板数。

②求出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

③绘制沸腾给热系数与加热量的关系曲线。

④结合精馏操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六、思考题
①什么是全回流?全回流操作有哪些特点,在生产中有什么实际意义?如何测定全回流条件下塔的气液负荷?
②塔釜加热对精馏操作的参数有什么影响?你认为塔釜加热量主要消耗在何处?与回流量有无关系?
③如何判断塔的操作已达到稳定?
④什么叫“灵敏板”?塔板上的温度(或浓度)受哪些因素影响?试从相平衡和操作因素两方面分别予以讨论。

⑤当回流比R<R min时,精馏塔是否还能进行操作?如何确定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
⑥冷料进料对精馏塔操作有什么影响?进料口位置如何确定?
⑦塔板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⑧精馏塔的常压操作如何实现?如果要改为加压或减压操作,如何实现?
⑨为什么要控制塔釜液面?它与物料、热量和相平衡有什么关系?
⑩若实现计算机在线测控,应如何选用传感器及仪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