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体育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体育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体育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浅谈体育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体育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正蓬勃发展。

现代体育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体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并形成体育产业,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也给中国政治、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为了让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体育的认识,重视对体育产业的经营,使其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体育体育产业经济增长体育经济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体育行为,更是一项内涵广泛包含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人类行为方式。

正因为如此,从体育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了要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

体育与政治就存在着复杂、互动的深刻关系。

作为人类的具体行为表现,体育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体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然与所处时代的社会上层建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通过对体育行为的研究可以直接把握社会的动向及其政治背景政治决定体育的性质。

一、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体育产业的性质、发展规模及运行状况。

从体育产业的性质看,体育产业的主体产品是体育服务产品。

体育服务产品是一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非实物形态的产品,体育产业提供的体育服务产品具有满足居民日趋丰富的生活需要的功能,使体育产业成为提高现代社会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产业类型。

从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用于精神需求、满足享乐方面的开支相对增加,促进了以满足人们精神、享乐需求为主的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体育产业的产值和规模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不断扩大,进而在现代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从体育产业的运行状况看,体育产业不仅是服务业的新兴产业,也是与人的健康和娱乐密切相关的产业。

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4500亿美元,在欧美发达国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左右。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

经济越发达,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就越高。

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3%之间,最高的是瑞士占3.47%。

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使其成为21世纪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黄金产业之一。

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

体育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已经成为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产业门类。

二、体育产业与经济的关系(一)体育运动的普及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从竞技到娱乐、从对抗到健身,体育运动已从竞技场走向人们的身边。

体育运动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生活质量和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体育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体育的参与型消费、实物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运动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我国体育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体育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体育产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体育产业的效益明显增高。

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发的经济活动也迅速的兴盛起来,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公司、企业、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用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形成了体育产业。

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就形成了体育产业市场。

(三)我国体育产业在引导社会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现代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潜力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体育产业列为第三产业。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育属第三产业的界定,为中国现代体育产业和市场经济开辟了联手共进、同步发展的新领域。

体育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不仅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起到了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

到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将达到30000亿元,比1998年增加2000亿元。

体育产业作为上游产业,它既能带动和促进第二产业中的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中一部分行业的发展,对整个现代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都有一定作用。

体育产业是刺激和拉动内需的重要经济体。

据有关资料报道,在过去的20年中,居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在60%左右,居民消费每递增1%,可带动GDP增长约0.5%。

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消费娱乐的认识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工业发达国家产生了有关游戏、娱乐、运动、消遣的理论,也形成了一个收入颇丰的体育文化市场。

由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是无限制的,从理论上讲,只要体育需求是无限制的消费需求,体育产业就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那么,与之关联的产业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体育产业与市场经济越来越密切地相互介入、渗透、结缘。

现代体育产业与市场经济必然形成难分彼此的全新境界。

三、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剧,体育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全球化趋势增强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伴随着体育运动国际化的深入,现代体育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经营,形成了许多,诸如像阿迪达斯和耐克等著名的跨国公司,国际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明显出现了全球化、集约化趋势。

垄断程度不断加深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轨迹来看,体育产业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竞争阶段。

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运动用品的经营公司已发展成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

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品占有了全球运动服、运动鞋市场的80%,各公司的年销售额都已达到数十亿美元。

其次,大型体育赛事的广告经营权也呈垄断趋势,且赛事规格越高,广告经营垄断的程度就越高。

更加突出体育的主体产业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

体育产业结构中,许多国家注重发展最能体现体育活动本质功能市场需求最大与体育产业其他部门关联度最高的体育健身服务业(如健身娱乐、健身技能培训、健身辅导与咨询、体质测试和评估、体育康复和医疗等),使体育健身服务业成为体育产业中的主体产业。

加大运用资本市场的力度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体育产业与其资本市场的关联性越来越强,体育产业从证券市场募集的资产越来越多,体育股票在许多国家二级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体育产业资本在经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体育产业领域不断拓展,电视转播权及冠名权的经营效益显著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拓展,体育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不断地提高。

在体育比赛和职业俱乐部赛事冠名权、电视转播权等方面,有关的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电视转播介入体育,是体育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转折点,体育产业的重要收入来源是电视转播权。

而它的经营奥秘就在于,利用人们对体育赛事的高度关注,在赛事转播中插播广告,这些广告都是各行各业的产品介绍,由于广告宣传的作用,使企业提高了知名度,提高了销售量,发展了企业经济。

冠名权的收入是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的主要收入之一。

中国篮球协会甲A联赛冠名权和推广权及75%的广告场地权整体转让给国际管理集团,每年收入达300多万美元。

在男篮甲A俱乐部中,北京奥神的冠名权收入就达到了600万元,全国12家甲A俱乐部冠名权收入达到了4600万元,平均每家达到了380多万元。

而每逢国际大赛,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代表称号和标志的特许使用权等方面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二)体育用品的销售成为大众消费热点体育用品销售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体育消费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自媒体介入体育以后,体育节目吸引了大批观众,并促使他们从单纯观看体育节目到亲身参与体育运动,体育用品成了大众性的热销产品。

主要包括体育器材设备销售、运动服装、运动鞋销售,运动食品饮料销售等。

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占日常基本生活之外的重要消费支出的第五位。

近年来,体育用品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已经不仅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的出口能力。

1993年10月,在西安举行了中国首届体育用品博览会,有近200个厂家到会参展,成交额达1.2亿元,引起了海内外体育用品行业的极大关注。

(三)奥运会推动现代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申奥成功,除了带来举国欢庆和民族自豪感之外,最实际的利益,应该是在2002年至2008年间给中国的GDP带来的额外增长。

美国某研究机构的预测数字显示:北京申办奥运,将有助于7年间中国GDP增长率提高0.3%至0.5%。

“十一五”期间,北京奥运经济研究课题项目负责人、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剑指出,北京奥运投资所引发的“乘数效应”所带动的投资和消费市场,如果按照投资总规模2800亿元来计算,以1.9为乘数,据此算下来的“奥运蛋糕”将近6000亿元。

专家认为,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直接拉动力还是有限的,重要的是对中国经济的长远意义不可忽视,奥运会成为展示中国创造的绝好舞台。

源自中国文化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祥云火炬、奥运奖牌以及旅游纪念品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激活了中国创意和设计行业,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增强了自信心。

北京奥运会从筹办到举办,7年时间把张艺谋、蔡国强、水晶石等一批中国的创意大师和创意企业推向了国际高水准市场。

目前,张艺谋的团队已经接到了源源不断的国际订单。

从长远看,中国本土设计行业影响力的提升,还将有利于加强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

北京奥运筹办过程中提出的绿色理念不仅仅是改善环境,其对于以高能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带来了强大冲击。

经过8个阶段的大气治理,北京每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多年前的50%发展到目前的66%。

为了实现对“绿色奥运”的承诺,以北京首钢、焦化厂为代表的一批重化工业先后实现搬迁,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工厂关停并转,腾出的土地用于引进更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建设金融、物流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北京的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使GDP总量不降反升。

(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关联面极广的上游产业,除了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和需求外,还可以带动电子、食品、建筑、机械、纺织等制造业及旅游、证券、保险、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