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修班静力学复习题答案

重修班静力学复习题答案

重修班静力学复习题一、 是非判断题(10分)1.若两个力的力矢量相等,12F F =r r,则两个力等效。

(×) (若两个力偶的力偶矩矢相等,12M M =r r,则两个力偶等效)(√)2.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可以将构架ABC 上的作用在AB 杆的力F 移至AC 杆图示位置。

2. 图中圆盘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力偶M 与力F 等效。

(×)3. 空间中三个力构成一平衡力系,此三力必共面。

(√)4. 空间任意力系向某一点O 简化,主矢为零,则主矩与简化中心无关。

(√)5. 空间任意力系总可以用二个力来平衡。

(√)6. 力与轴共面则力对轴的矩为零。

(√)7. 空间平行力系不可能简化为力螺旋。

(√) 二 选择题(15分)1不经计算,可直接判断出图示桁架结构的零杆数目为 C 个。

A 2; B 3;C 4;D 5期未试题A :(6分)图示简支桁架,已知力P 、Q ,长度a ,刚杆1,2,3的内力分别为=1T ( 0 ),=2T ( -P ),=3T ( 0 )。

期未试题B (6分) 图示悬臂桁架受到大小均为F 的三个力作用,则杆1内力大小为( 0 ),杆2内力大小为( -F ),杆3内力大小为( 0 )。

2 物块重力大小为5kN G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020f ϕ=,今用与铅垂线成025角的力F 推动物块,若5kN F G ==,则物块 A 。

A 保持静止;B 处于临界状态;C 向右加速滑动;D 向右匀速滑动第二、1题图第二、1题图期未试题:2 物块重力大小为5kN G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030f ϕ=,今用与铅垂线成050角的力F 推动物块,若5kN F G ==,则物块( A )。

补考试题:物块重力大小为5kN G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030f ϕ=,今用与铅垂线成065角的力F 推动物块,若5kN F G ==,则物块( C )。

3在正方体的一个侧面,沿AB 方向作用一集中力F , 则该力对坐标轴的力矩大小为 D 。

A 对x,y,z 轴之矩全相等;B 对x,y,z 轴之矩全不等;C 只是对x,y 轴之矩相等;D 只是对x,z 轴之矩相等;期未试卷(6分)在正方体的一个侧面,沿AB 方向作用一集中力F ,则该力对x,y,z 三轴的矩分别为Mx=( 2Fa -);My=( 2Fa - ); Mz=( 2Fa )。

4 空间任意力系向某一定点O 简化,若主矢0≠'R ,主矩00≠M ,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C 。

A 可能是一个力偶,也可能是一个力;B 一定是一个力;C 可能是一个力,也可能是力螺旋;D 一定是力螺旋。

5. 一空间平行力系,各力均平行于y 轴,则此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组为 B 。

A 0x F =∑,()0y M F =∑r ,()0z M F =∑rB 0y F =∑,()0x M F =∑r ,()0z M F =∑rC 0z F =∑,()0x M F =∑r ,()0y M F =∑rD 0x F =∑,()0y M F =∑r ,()0z M F =∑r4已知正方体各边长a ,沿对角线BH 作用一力F ,则该力在x 轴上的投影为 。

A 0;B /2F -;C /6F -;D /3F - (a 、2a 、3a )填空题1. (5分)图中力P 对点O 的力矩大小是(P)O m = 。

(22sin P a b α+) 例题:水平梁 AB 受按三角形分布的载荷作用。

载荷的最大值为 q ,梁长为 l 。

分布载荷对支座A 的力矩为( 213ql ,顺时针)。

例 自重为P =100 kN 的T 字型刚架 ABD ,置于铅垂面内,尺寸及载荷如图。

其中M =20 kN·m , F =400 kN , q = 20 kN/m ,l =1 m 。

固定端A 处的约束力偶矩AM =()。

习题:悬臂梁 AB 受按三角形分布的载荷作用。

载荷的最大值为 q ,梁长为 l 。

分布载荷对支座A 的力矩=(23ql ,顺时针)。

2(5分)半径为R 的刚性圆板受到两根无质量刚性杆的约束,如图所示,1F r作用在板的边缘沿水平方向,2F r 沿铅垂方向,若使系统平衡,1F r 与2F r大小的关系为 。

3(5分)平面结构如图所示,AB 在A 点为固定端约束,并与等腰直角三角板BCD 在B 点铰接,D 点吊起一重为W 的物块,在力P 的作用下平衡。

已知力P 沿DC 方向,各杆件自重不计,则A 处的约束力偶矩A M = 。

(0) 2. 图示桁架中,CD 杆的内力大小为 。

( 3CD F F =,拉力) 149F F =-(压),223F F =-(压),30F =(10分)边长为a 2的正方形薄板,截去四分之一后悬挂在A 点,今若使BC 边保持水平,则点A 距右端 的距离x = -------------------。

Poab?A . a ;B . 3a /2;C . 6a /7;D . 5a /6。

(5a /6)3(10分)如下图所示,边长为a =1m 的正方体,受三个集中力的作用。

则将该力系向O 点简化可得到:主矢为R F =r( , , )N ;主矩为O M =r( , , )N.m 。

(主矢(-1,2,-3);主矩(-4,2,2))7.(10分)杆AB ,CD 由铰链连接,并由固定铰链支座约束如图。

在杆AB 上作用一铅垂力F ,在杆CD 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 的力偶,各杆自重不计。

则支座D 处的铅垂方向的约束反力Dy F = 。

(32Dy F F =)图示结构,已知:q ,a ,2M qa =,则DC 杆在D 处的水平方向受力大小 Dx F =(qa ),方向(受拉)。

组合梁ABC 的支撑及载荷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P=1000 N ,M=500 N ·m 。

则DE 杆受力DE F =( 250E N F = )。

已知:梯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 =AC ,F ,a ,h 则绳DE 的拉力=( ) 对整体:0C m =∑ 2cos cos 0B N L Fa αα⨯-=, 2B FaN L=对AB 杆: cos 0B N L Th α-⨯+=, cos 2Fa T hα=已知: P=1200N , 结构尺寸如图所示, BC 杆内力BC F =( )。

*图示均质长方板由六根直杆支撑于水平位置,直杆两端各用球铰链与板和地面连接。

板重为P ,在A 处作用一水平力F ,且F=2P 。

CC 杆的内力=( ),所采用的平衡方程是( )。

BG 杆的内力=( ),所采用的平衡方程是( )。

AH 杆的内力=( ),所采用的平衡方程是( )。

三、计算题(15分)在图示平面结构中,力F 、集度q 及几何尺寸a 均为已知,杆件之间用光滑铰链联接,杆件自重不计。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二、计算题(10分)各杆自重不计,杆AB 与杆BC 用光滑铰链联接,杆AB 的A 端和杆BC 的C 端分别靠在粗糙的斜面和地面上,杆AB 水平,系统位于铅垂平面内,几何关系如图5所示。

现在杆AB的中点D 处作用一铅垂力F,若系统平衡,求A 处和C 处的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2014-2015-2重修班运动学复习题答案一 是非判断题1. 在某瞬时一动点的法向加速度等于零,而其切向加速度不等于零,则该点一定做直线运动。

(×)2. 刚体平面运动可分解为随基点的平动与绕基点的转动,所以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都是刚体平面运动的特殊形式。

( × )3. 当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相对加速度等于相对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4. 设A 为平面运动刚体上的任意一点,I 为刚体在某时刻的速度瞬心,则点A 的运动轨迹在此处的曲率半径等于A ,I 之间的距离。

( × )5. 刚体作平面运动时,若某瞬时其上有二点加速度相同,则此瞬时刚体上各点的速度都相同。

(√)二 选择题1.关于点的合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点的位移的合成与牵连运动的形式有关。

B .点的速度的合成与牵连运动的形式有关。

C .点的加速度的合成与牵连运动的形式有关。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 已知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A 、B 的速度A v 、B v ,则A 、B 两点连线中点的速度C v =( B )。

A .AB v v +; B .1()2A B v v +;C .1()2A B v v-;D .A B v v -3. 转动的圆盘上装有两个小电机,并由皮带相连接,ωe 是圆盘转动角速度, ωr 是皮带相对圆盘的角速度。

当圆盘转动与皮带轮转动方向相反时,上、下皮带( B )。

A .向两边分开;B 向中间靠拢,C 保持距离不变D 无法判断4. 判断下列平面图形中,( D )图形的速度分布是可能的。

5 某瞬时,作平面运动图形上两点的加速度相等,即A B a a =,则该瞬时平面图形的角速度ω和角加速度α C )。

A .0,0ωα=≠; B. 0,0ωα≠=; C. 0,0ωα==; D. 0,0ωα≠≠ 三 填空题1.点在已知的空间曲线上运动,r 是其位置矢量,t 是时间变量,s 是弧长变量,则d dt=r_____; d ds=r _______。

(速度v r ,单位切向量τr ) 2. 已知正方形板ABCD 做定轴转动,转轴垂于板面,A 点的速度v A =100mm/s,加速度1002A a =mm/s 2方向如图,则该板转动轴到A 点的距离OA 为( ),角速度与角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2)A. B.D.C.Av B v AB Av ABv B Av A Bv Bωrωe第二3题第二4题3.在图示平面机构中,已知杆AB=40cm ,以ω1=3 rad/s 的匀角速度绕A 轴转动,而CD 以ω2=1 rad/s 绕B 轴转动,BD=BC=30cm,图示瞬时AB 与CD 垂直.若取AB 为动坐标系,则此时D 点的牵连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牵连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方向均在图中画出)。

(150cm/s; 450cm/s 2.)4.如图所示平面机构中,动点A 的科氏加速度的大小a k =__________,方向在图中标出。

(22r V ω)5. 图示偏心轮摇杆机构,轮C 半径为R ,杆和轮的角速度分别为ω和1ω,图示位置11O C O O ⊥,0160AOO ∠=。

当采用点的合成运动方法分析杆和轮的运动关系时,选__C___点为动点,取___OA 杆___为动系。

图示位置时,牵连速度的大小是___2R ω__,方向是_垂直于OC 如图___;动点的科氏加速度大小是_22R ω_, 方向是_垂直于OA ,如图示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