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完整版)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

(word完整版)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

备课笔记(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坡坝小学年级:六年级科目:经典诵读*师:**2018年9月1日坡坝小学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为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古诗词四、活动形式及方法:(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想方法多听多念。

只要熟读成诵,了解内容大概即可,而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利用早晨在校读10分钟。

在学校由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

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每日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2分钟。

五、诵读措施:1、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

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情境写诗比赛,诗配画、背诗大王评选等。

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使该项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

形式多样,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3、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七步诗教学目标:1、了解《七步诗》的背景,理解古诗所隐喻意思。

2、模仿作者声情并茂朗诵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

1、设置悬念:来数数看,老师走了几步?2、介绍诗名和作者:古代有个叫曹植的人,在这七步中作了一首古诗,就叫《七步诗》,他的本领大不大?为什么他能在七步中就作出诗来呢?二、引出背景故事。

师简单讲解:古代有个人叫曹植,他有个哥哥叫曹丕,曹丕做了皇帝以后,总是妒忌曹植的才华,怕他长大之后会夺取自己的皇位,因而要设计陷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中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结果曹植就作出了这首《七步诗》。

三、欣赏《七步诗》课件1、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你听懂了哪句?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哪一句没听明白?2、师进行朗诵。

3、师讲解古诗意思。

4、帮助孩子理解古诗中隐喻的内容,结合背景更好理解古诗。

四、朗诵七步诗。

1、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学念古诗。

2、跟着老师一起朗诵。

3、模仿曹植,七步之内朗诵古诗。

凉州词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凉州词》。

2、感悟古诗的意境。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多那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背一背。

2、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自由读→看图想意思→朗读背诵二、学习《凉州词》:1、出示古诗,用上面的方法自学。

2、检察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纠错互评。

3、质疑问难,诗中哪个词的意思你不太懂?点拨:万仞、杨柳、玉门关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5、启发感情,了解作者及其边塞的风格。

简介:王之涣,盛唐边塞诗人。

这首《凉州词》描写了边塞怎样的环境?你能想象当时戍边战士的生活吗?6、有感情地按七绝节奏朗读诗歌。

7、组织背诵。

三、学习写字:1、出示要写的3个字。

提出好的写字建议。

2、练习写字。

3、互相评价。

四、小结。

五、作业:请收集王之涣的其他边塞诗,读一读。

出塞教学目标:1、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出塞》: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

你怎么理解题目?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

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从军行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注意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3、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

二、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

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

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

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

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

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

《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

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总体感知。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2、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3、揭题:板题——读题二、学习古诗:1、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再读,要求:连贯。

4、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巡视指导。

5、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巡视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3)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4)集体诵读(配乐)。

三、总结。

独坐敬亭山教学目标:1、随诗句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3、借助图大致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观察。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讨论:说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介绍背景:.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

《元和郡县志》云:"在宣城县北十里。

山有万松亭、虎窥泉"。

《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

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二、初读古诗。

1、读读古诗,找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把它们读准。

2、把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大致了解诗意。

1、把诗句读顺。

2、讨论:说说你懂了什么?(结合图)3、全班交流。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

2、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诵读古诗。

3、指导背诵。

4、全班齐背。

五、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别董大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氛围,感受诗境。

1、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一位好朋友。

知道他的好友叫什么吗?2、请大家翻开课本,自己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了。

3、通过自学,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什么?过渡:高适又是如何为失意落魄的好友董大送行的呢?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请大家再次回到课本,借助注释,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

2、你读懂了哪句诗,你就说哪一句。

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4、品读前两句。

师: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好朋友的呢?5、品读后两句。

在董大的心里,自己就好像是被北风和大雪包围着的孤独的大雁。

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诗人高适又是如何安慰他的呢?6、感受着这样一番肺腑之言,此时此刻,你能想象得到董大又会对诗人高适说些什么呢?7、是啊,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

所以:假如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挫折,我们可以对他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我们遭受挫折、满怀忧愁时,我们也可以对自己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我们无处施展自己的才情、伤心落魄时,我们依然会对自己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背诵古诗。

感受着这对朋友的深情,我们心潮澎湃。

现在你能把这首诗背下三、对比参读,感悟诗蕴。

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

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

(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1、生比较,指名汇报。

2、同是送别之诗,这些诗又各有什么特色?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

4、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

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板书:以心相送以情相送)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带着这份情来吟诵这四首送别古诗吧。

你最喜欢哪一首,就把这一首读给大家听听。

(生配乐深情诵读)古朗月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