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
1、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是()
A、5min
B、15min
C、30min
D、60min
E、120min
2、实验室粉碎小量毒性药物,可选用()
A、金属制乳钵
B、球磨机
C、玻璃制乳钵
D、流能磨
E、瓷制乳钵
3、以下哪一项不是胶囊剂检查的项目()
A、主药含量
B、外观
C、崩解时限
D、硬度
E、装量差异
4、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
A、等量递加B.多次过筛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E.搅拌
5、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A、风化性药物
B、具苦味及臭味药物
C、吸湿性药物
D、易溶性药物
E、药物的水溶液
6、下列对胶囊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B、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C、可改善制剂外观
D、生物利用度比散剂高
E、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7、已检查溶出度的胶囊剂,不必再检查()。

A、硬度
B、脆碎度
C、崩解度
D、重量差异
E、溶解度
8、中国药典规定,软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分。

A、15
B、30
C、45
D、60
E、120
9、当胶囊剂囊心物的平均装量为0.4g时,其装量差异限度为()。

A、±10.0%
B、±7.5%
C、±5.0%
D、±2.0%
E、±1.0%
10、药物装硬胶囊时,易风化药物易使胶囊()
A、变形
B、变色
C、分解
D、软化
E、变脆
11、()药物不宜制胶囊。

A、酸性液体
B、难溶性
C、贵重
D、小剂量
E、油类
12、硬胶囊囊心物中,生物利用度最好的为()。

A、粉末
B、颗粒
C、微丸
D、微囊
E、均好
13、软胶囊剂俗称()。

A、滴丸
B、微囊
C、微丸
D、胶丸
E、均可
14、软胶囊的胶皮处方,较适宜的重量比是增塑剂:明胶:水为()。

A、0.4-0.6:1:1
B、1:0.4-0.6:1
C、1:1:1
D、0.5:1:1
E、1:0.5:1
15、空胶囊壳的主要原料为()。

A、淀粉
B、蔗糖
C、糊精
D、明胶
E、阿拉伯胶
16、胶囊剂可分为()。

A、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
B、硬胶囊、软胶囊、直肠胶囊
C、硬胶囊、胶丸
D、软胶囊、胶丸、直肠胶囊
E、硬胶囊、软胶囊
17、硬胶囊的囊心物形式有( )。

A、粉末
B、颗粒
C、微丸
D、A+B
E、A+B+C
18、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和压制法。

A、滴制法
B、泛制法
C、乳化法
D、熔融法
E、塑制法
19、当胶囊剂囊心物的平均装量为0.2g时,其装量差异限度为()。

A、±10.0%
B、±7.5%
C、±5.0%
D、±2.0%
E、±1.0%
20、下列()可作为软胶囊的囊心物。

A、药物的水溶液
B、药物的水混悬液
C、O/W型乳剂
D、药物的油溶液
E、药物的稀醇溶液
21、胶囊剂与片剂最主要不同在于()。

A、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B、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
C、提高药物稳定性
D、定位定时释放药物
E、性质稳定
22、()不是胶囊剂的质量评价项目。

A、崩解度
B、溶出度
C、装量差异限度
D、硬度
E、外观
23、散剂的制备过程为()
A、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B、粉碎→混合→过筛→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C、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D、粉碎→过筛→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E、均不是
24、以下不是粉碎目的的是()
A、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B、便于多途径给药
C、有助于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D、有利于混合
E、有利于药物稳定
25、树脂、树胶等药物宜用()粉碎。

A、干法粉碎
B、湿法粉碎
C、低温粉碎
D、高温粉碎
E、均可
26、下列除()药物外皆宜单独粉碎。

A、氧化性
B、还原性
C、贵重
D、刺激性
E、性质相似
27、难溶性药物欲得极细粉,可用()粉碎。

A、干法粉碎
B、单独粉碎
C、混合粉碎
D、加液研磨法
E、水飞法
28、质地坚硬的药物,欲得极细粉时,常用()粉碎。

A、干法粉碎
B、加液研磨法
C、水飞法
D、均可
E、均不可
29、樟脑、冰片、薄荷脑等受力易变形的药物宜用()粉碎。

A、干法粉碎
B、加液研磨法
C、水飞法
D、均可
E、均不可
30、()相似的药物可混合粉碎。

A、颗粒大小
B、密度
C、质地
D、溶解度
E、毒性
31、《中国药典》将药筛分成()种筛号。

A、六
B、七
C、八
D、九
E、十
32、药筛筛孔的“目”数习惯上是指()。

A、每厘米长度上筛孔数目
B、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筛孔数目
C、每英寸长度上筛孔数目
D、每平方英寸面积上筛孔数目
E、每寸长度上筛孔数目
33、《中国药典》将粉末分为()等。

A、五
B、六
C、七
D、八
E、九
34、粉体粒子的大小一般为()µm。

A、0.1-100
B、0.1-1
C、1-100
D、0.1-1000
E、0.001-1000
35、()为固体物料粉碎前粒径与粉碎后粒径的比值。

A、混合度
B、粉碎度
C、脆碎度
D、崩解度
E、溶解度
36、微囊剂与胶囊剂比较,特殊之处在于()
A、可使液体药物粉末化
B、增加药物稳定性
C、提高生物利用度
D、药物释放延缓
E、掩盖药物不良嗅味
37、当处方中各组分的比例量相差悬殊时,混合时宜用()。

A、过筛混合
B、湿法混合
C、等量递加法
D、直接搅拌法
E、直接研磨法
38、干燥物料以()的混合效果较好。

A、槽形混合机
B、搅拌混合
C、研磨混合
D、过筛混合
E、V形混合筒
39、属于流化干燥技术的是()
A、真空干燥 B冷冻干燥C、沸腾干燥 D、微波干燥 E、红外干燥
40、利用水的升华原理的干燥方法为()。

A、冷冻干燥
B、红外干燥
C、流化干燥
D、喷雾干燥
E、薄膜干燥
41、颗粒剂贮存的关键为()。

A、防潮
B、防热
C、防冷
D、防虫
E、防光
42、颗粒剂中,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

A、4%
B、5%
C、8%
D、10%
E、15%
43、比重不同的药物制备散剂时,采用()的混合方法最佳。

A、等量递加法
B、多次过筛
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
E、搅拌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答案
1C 2C 3D 4D 5B 6D 7C 8D 9B 10D 11A 12A 13D 14A 15D 16A 17E 18A 19A 20D 21B 22D 23A 24E 25C 26E 27E 28C 29B 30C 31D 32C 33B 34D 35B 36A 37C 38E 39C 40A 41A 42E 43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