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题型三 正、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 3】如图,A、B、C、D 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 垂直的平面内,B、D 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 测量船于水面 A 处测得 B 点和 D 点的仰角分别为 75°、30°,于水面 C 处测得 B 点和 D 点的仰角均为 60°,AC=0.1 km. 试探究图中 B、D 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相等, 然后求 B、D 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 km,
4.面积公式
S△= 1 aha;(ha 表示 a 边上的高) 2
S△= 1 absin C; 2
S△= a b c ·r;(r 为内切圆半径) 2
S△= abc .(R 为外接圆半径) 4R
典例精析 题型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 1】在△ ABC 中,AB= 2 ,BC=1,cos C= 3 .
4 (1)求 sin A 的值;(2)求 BC · CA 的值.
【解析】
(1)由 cos C= 3 得 sin C= 7 .
4
4
所以 sin A= BC sinC = 1
7 4=
14 .
AB
2
8
(2)由(1)知,cos A= 5 2 . 8
所以 cos B=-cos(A+C) =-cos Acos C+sin Asin C
5 所以 sin∠PAC=sin(60°-∠CAB) =sin 60°cos∠CAB-cos 60°sin∠CAB
= 3413 2 5 25
= 1 (4 3 3) , 10
连接 PB,在 Rt△APB 中,
AP=AB·cos∠PAB=5,
所以四边形 ABCP 的面积为
Hale Waihona Puke S 四边形 ABCP=S△ACB+S△PAC
且满足 cos A = 2 5 , AB · AC =3. 25
(1)求△ ABC 的面积; (2)若 c=1,求 a 的值.
【解析】(1)因为 cos A = 2 5 ,所以 cos A= 3 .
25
5
又 AB · AC =3,bccos A=3,故 bc=5.
所以 S△ABC= 1 bcsin A 2
所以 AB= AC sin 60 3 2 6 .
sin15
20
同理,BD= 3 2 6 ≈0.33 (km). 20
故 B、D 的距离约为 0.33 km.
【点拨】 应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 (1)根据题意,抽象地构造出三角形; (2)确定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以及要求解的结论 与所构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对应关系; (3)选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或者二者相结合求解; (4)给出结论.
=- 15 2 + 7 2 =- 2 .
32 32
4
所以 BC · CA = BC ·( CB + BA )
= BC · CB + BC · BA =-1+1× 2 ×cos B =-1- 1
2 =- 3 .
2
【点拨】在解三角形时,要注意灵活应用三角函数公 式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有关知识.
【变式训练 1】 在△ ABC 中,角 A、B、C 所对边分别为 a、b、c,
知识要点
1.角的关系 A+B+C=π; sin(A+B)=sin C; cos(A+B)=-cos C. 2.边的关系 a+b>c;b+c>a;c+a>b.
3.边和角的关系 (1)正弦定理:
a b c =2R. sin A sin B sin C (2R 为△ ABC 外接圆的直径)
2R
(2)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 A; b2=a2+c2-2accos B; c2=a2+b2-2abcos C. (3)射影定理: a=bcos C+ccos B; b=acos C+ccos A; c=acos B+bcos A.
2 ≈1.414, 6 ≈2.449).
【解析】在△ACD 中,∠DAC=30°, ∠ADC=60°-∠DAC=30°, 所以 CD=AC=0.1. 又∠BCD=180°-60°-60°=60°, 故 CB 是△CAD 底边 AD 的中垂线, 所以 BD=BA.
在△ABC 中, AB AC , sin ACB sin ABC
= 1 ×5×4 =2. 25
(2)因为 c=1,所以 b=5, 所以 a2=b2+c2-2bccos A
=25+1-2×5×1×3 =20. 5
所以 a=2 5 .
题型二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 2】在△ ABC 中,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分 别为 a、b、c,其中 c=10,且 cos A b 4 .
= 1 ab+ 1 AP·AC·sin∠PAC
2
2
=24+ 1 ×5×8× 1 (4 3 -3)
2
10
=18+8 3 .
【点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要围绕三角形的边角关 系进行思考,利用正、余弦定理,将含有边、角的 三角函数的式子化为只含有边或只含有角的三角函 数的式子,再通过恒等变形得出结果,注意求解时, 公因式不要约掉,否则会漏解.
cos B a 3 (1)求证:△ ABC 是直角三角形;
(2)设圆 O 过 A、B、C 三点,点 P 位于劣弧 上, ∠PAB=60°,求四边形 ABCP 的面积.
【解析】
(1)证明:根据正弦定理得 cos A sin B , cos B sin A
整理得 sin Acos A=sin Bcos B, 即 sin 2A=sin 2B.
因为 b 4 ,所以 0<A<B<π, a3
所以 0<2A<2B<2π, 所以 2A=2B(舍去)或 2A=π-2B,
即 A+B= π . 所以 C= π ,
2
2
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
(2)由(1)可得 a=6,b=8. 在 Rt△ABC 中,sin∠CAB= BC = 3 ,
AB 5 cos∠CAB= 4 ,
总结提高 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体现了三角形中角与边存在 一种内在联系,如证明两内角 A>B 与 sin A>sin B 是一种等价关系. 2.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一般将已知条件中的边 角关系转化,统一转化为边的关系或统一转化为角
的关系,再用恒等变形(如因式分解、配方)求解, 注意等式两边的公因式不要随意约掉,否则会漏解. 3.用正弦定理求角的大小一定要根据题中所给的条 件判断角的范围,以免增解或漏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