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疟原虫PPT课件

疟原虫PPT课件


寄生部位 肠道 肠道 肠道 肠道 肠道 口腔 脑 脑
引起疾病 阿米巴性结肠炎、肝脓疡
非致病 非致病 非致病 非致病 子宫内感染 阿米巴性脑炎、结膜炎 阿米巴性脑膜脑炎
14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三)
虫名 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刚地弓型虫 肉孢子虫 等孢子虫 隐孢子虫 人芽囊原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
胞核(核膜、核质、核仁)——是维持原虫生命和繁殖
的重要结构。核仁内富含RNA,染色质含DNA、蛋白质
和少量RNA
6
内含物(食物泡)
营养细胞器
基质(外质) 基质(内质)
运动细胞器
医学原虫的细胞结构
7
原虫生活史
滋养体(trophozoite):是原虫生活史中代 谢旺盛的阶段,具有运动和摄食功能,为原 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阶段。
虫媒传播型 完成生活史需经吸血昆虫体内的无性或 有性繁殖,通过叮咬再传播人体或其它动物。如利什 曼原虫(无世代交替)和疟原虫(有世代交替)的生 活史。
10
致病特点
增殖作用:只有当体内虫体增殖到相当数量后才表现
为明显的损害或临床症状,如疟原虫
播散能力:建立原发病灶后有向近邻或远方组织侵蚀
和播散的倾向,从而累及多个器官,如弓形虫
11
机会致病: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和蓝
氏贾第鞭毛虫
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athogen)
寄生原虫中的某些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 但对免疫功能受累的宿主则可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 作。
12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一)
虫名 杜氏利什曼原虫 热带利什曼原虫 巴西利什曼原虫 锥虫 阴道毛滴虫 口腔毛滴虫 人毛滴虫 脆弱双核阿米巴 蓝氏贾第鞭毛虫
18
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19
解放前,在湘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船到郴州止, 马到郴州死, 人到郴州打摆子。
它生动地描述了湘南高疟区的情景。打摆子、 瘴气是疟疾的俗称。它是由疟原虫所引起的。 在云南南部的一个流行区,疟疾曾经使人口在 14年间减少80% 。
20
因疟疾引起的儿童脾肿大
21
疟原虫的发现
寄生部位 红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 有核细胞
组织 小肠黏膜上皮 小肠黏膜上皮
肠道 结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起疾病 疟疾 疟疾 疟疾 疟疾
弓型虫病 腹泻、坏死性肠炎
腹泻 腹泻 腹泻 结肠炎
15
疟原虫
Plasmodium
16
北京时间2011年1月24日消息,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首次利用超分 辨率微镜技术(super resolution microscopy)观察疟原虫在人体 细胞膜上凿洞,然后钻入细胞并从内部摧毁人体红细胞的全过程。 这项新技术将帮助科学家寻找阻止疟原虫入侵细胞的方法。例如, 要想测试一种特定药物或疫苗,或者研究一种人体抗体是如何对 抗疟疾的,这种成像方法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使我们能够观察 每种试剂或抗体对抗病原体入侵所采取的每一步措施。该研究成 果发表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上。视频见
包囊(cyst):是滋养体遇到不良环境的阶段, 相对于滋养体它是原虫生活史中相对静止状 态,也是原虫的感染阶段。
8
根据医学原虫传播方式所 确定生活史类型
人际传播型 生活史只需要一种宿主,凭借接触或中间
媒介而在人群中直接传播。根据生活史阶段又可将其分
为两类:
1:生活史只有滋养体阶段,以二分裂增殖,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
/v/b/454775121290043727.ht
ml
17
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 2011年度拉斯克奖获奖名单近日揭晓,81岁的中国科 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 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 大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认为该成果将有 望冲击诺贝尔医学奖
细胞质:由内、外基质、细胞器、内容物(食物泡\糖
原泡等)组成,其中,特殊的细胞器包括:
运动细胞器 —— 伪足(阿米巴)、鞭毛(鞭毛虫)、
纤毛(纤毛虫)(,医学原虫重要的分类标志)。
消化细胞器 —— 胞口、胞咽、胞肛 膜质细胞器 —— 主要由胞膜分化而成,包括线粒体,高
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大多参与合成、代谢
种类多:65000余种 分布广:分布于各类生态环境 结构简单: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电镜下,原虫膜结构与细胞膜无异,也可用液态
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解释(嵌有蛋白质的脂质 双层)。这样的结构特点既可保持虫体的自身稳定,又利 于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营养吸收、运动、感觉、逃避等)5
医学原虫总论
1
医学原虫学
线虫
人体寄生虫学 医学蠕虫学 吸 虫
绦虫
医学节肢动物学
2
概念
原虫:一类单细胞的,具备完成生命活动全部 功能的真核生物。 医学原虫:一类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组织 或细胞内致病或非致病性原虫,约40余种。
3
医学原虫的形态
结肠小袋纤毛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4
形态结构特点
个体小:多数在10μm 左右
寄生部位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血液 泌尿生殖系统
口腔 肠道 肠道 肠道
引起疾病 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黏膜利什曼病 非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
阴道炎 牙周炎、牙龈炎
腹泻 肠炎 腹泻
13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二)
虫名 溶组织内阿米巴 哈门氏内阿米巴 结肠内阿米巴 布氏噬碘阿米巴 微小内蜒阿米巴 齿龈内阿米巴 棘阿米巴 福氏耐格里内阿米巴
滋养体而传播。阴道毛滴虫,口腔毛滴虫和齿龈阿米巴等属此类;
2:生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二个阶段,前者以二分裂增殖,包囊可
有或无核分裂,为排离和传播阶段。多数肠道寄生阿米巴、鞭毛 虫和纤毛虫属此类型。
9
循环传播型 完成生活史需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分
别进行有性和无性生殖,形成世代交替 现象,如刚地
弓形虫以猫为终宿主,以人、鼠或猪等为中间宿主。
法国人查尔斯·路易士·阿冯斯·拉韦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1880年,当他在阿尔及利亚担 任外科医生时,注意到疟疾病人的红血球里有一种 微生物存在,他坚信这个微生物(即疟原虫)就是 引起疟疾的病原;这是首次发现原生动物会引起人 类疾病。他因此发现及其他关於原生动物致病的研 究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