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12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12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化学导学案
第三章物质的结构第一节分子和原子
编制人:王静复核人:使用时间编号:
[学习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难点]: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思维导航]:
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自主学习】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______、_______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___ ____,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_______,运
动速率_______。

3.气体可以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_______,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
_______。

4.质量相同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做占体积_______,因为他们分子间的_______不同。

而物体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分子间的______受热时_______,遇冷时_______的缘故。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___。

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_______会变成其他物质的_______。

由分子构成
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_________性质最小微粒。

7.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例如:1个氧分子由__1__个氧____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__1__个碳____和___2_个氧____构成。

8.在化学变化中分子首先分解成_______,然后这些______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
质。

9.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________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_______是化
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______不能再分。

【合作探究1】
请按照课本49页活动及视频探究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
(1)酚酞溶液是____颜色、浓氨水是____颜色。

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人2~3滴酚酞试液,震荡,观察溶液为____色,再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溶液为___色。

(2)烧杯A中的溶液(酚酞)几分钟后有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可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2】仔细阅读教材P50,完成下列习题。

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们分子间的_________。

4、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原子是。

5、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而化学性质没有变
B.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有冰块的水是混合物
C.纯净物一定是分子构成的
D.20 mL的酒精和20 mL的水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小于40mL
2 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3 金秋时节,在桂花树附近,能闻到丹桂散出的阵阵花香,花香这种现象说明了( ) A.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三、从分子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分别取25mL水与25 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50mL?
这个实验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有,一种物质的分子穿插到另一种物质分子空隙里去了。

四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2、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答:不对,空气是混合物(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杂质等等)。

不存在空气分子这种物质。

只有像氧气、氮气这样的纯净物才能说由氧分子或氮分子构成。

3、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答:不对,空气中的各种分子都保持着自己的性质。

【课后提升】
总结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它们的异同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