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支撑排架施工方案

模板支撑排架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地下室施工作业顺序:
施工放线→搭设排架→柱墙钢筋绑扎→水电预埋预留→验收钢筋→柱墙、梁板模板的支设→梁、板钢筋绑扎(底筋)→水电预埋管、预留洞→板上层钢筋绑扎→验收→浇筑砼。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模板工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主体结构中砼成品的质量。

所以模板工程要加强质量控制。

施工中要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模板拼装质量要得到保证。

(表面平整、几何尺寸、拼缝宽度等),本工程主体结构中采用九夹板拼装定型模板。

二、模板材料质量控制
1、模板材料选用九夹多层板,支架采用ø48钢管支架,其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

2、模板的接缝不应滴浆,如选用木材,其木材边缘应及时裁剪整齐。

3、模板的支架结构必须满足工程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4、质量:达到隔离和不影响内装质量效果的隔离剂。

5、外墙采用止水环撑头对拉螺杆、3形扣、钢管、木方固定模板。

四、操作工艺
1、排架规格要求:本工程采用满堂钢管排架,立杆的间距为900MM×900MM;水平拉杆双向三道(1200 MM)和剪刀撑,横平竖直,剪刀撑扣在立杆上。

2、柱模板: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模板宽度要加大
两倍内侧模板板厚)涂刷隔离剂后,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柱模板,柱根下用ø12钢筋焊好定位筋,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本工程柱的截面为600MM×600MM以上的,采用钢管柱箍,穿心对拉螺杆加固,柱箍间距为500MM,下部第一道柱箍距地面100MM,墙、柱下部1/3设双箍。

3、剪刀墙模板:按图纸尺寸,采用九夹多层配制成大模板,竖向采用50MM×100MM,木方背楞间距为200MM,横向采用ø48钢管及对拉螺杆固定模板,间距为500MM,下部第一道柱箍距地面100MM,对拉螺杆间距:下两道为400MM,以上几道为600MM,剪刀墙端头采用钢管、扣件、对拉螺杆加固。

安装前根据弹好的墙边线,墙、柱模板根部有权用水泥砂浆找平,墙根下用ø12钢筋焊好定位筋;所有外墙采用止水环撑头对拉螺杆。

双面加斜拉顶撑,拉通线校正垂直度。

4、梁底模安装: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板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距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3‰。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本工程梁的高度较大,梁下支撑撑在砼板上,除排架以外,在梁底加设钢管支柱间距为1200MM。

梁侧模板采用钢管、扣件、穿梁v螺杆加固。

5、楼板模板:本工程设计的负二层楼面板厚度为150㎜地下室顶板为180MM,模板荷载数值按板300 MM计算为:新浇筑砼自重25KN/㎡,梁板钢筋自重0.4KN/㎡、模板自重0.35KN/㎡,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和活荷载5.4KN/㎡;合计荷载为31.15KN/㎡。

根据计算荷载采用ø48钢管,间距900MM×900MM,水平拉管双向三道和剪刀撑,梁底
水平小横楞扣件下加等扣。

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

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间距600MM),架设小龙骨(间距200MM)。

铺模板时应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四周模板应压旁、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楼板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清扫赶不干净,涂刷隔离剂。

6、后浇带模板安装、拆除:二侧底模、支撑待二次砼浇筑后拆除。

五、质量标准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2、木模板(多层板)必须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中的承重结构选材标准,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3、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MM,模板与砼接触面应清理干净,隔离剂漏涂累计面积不得大于0.1平方米。

4、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国家验收标准。

六、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支模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2、在办好拆模申请手续后,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3、拆模时应铺脚手板,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4、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隔离剂。

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