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一语文期末复习限时训练一附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幼儿园“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园阶段提前教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
语等小学课程内容。
这种现象近年来非常普遍,____________,甚至传导至幼前阶段,也就是还没上幼儿园就开始教这些知识了。
更有甚者,小孩还在幼儿园阶段就在上奥
数班,至于学拼音、英语,更是____________。
上海的家长们为了给孩子报某个毫无
资质的学前班,挤破了头不说,排队报名的黄牛号都涨到5000元,这事情也一度闹
得____________。
这样做的弊端很显然,就是填鸭式的教育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和儿童的
想象力,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这个道理很浅显,家长不可能不懂。
既然如此,为
何家长们依然____________呢?原因就在于,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
孩子在幼
儿园阶段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到时候就能轻松对付课内学习,也就可以比其他同学
抢先一步。
更重要的是,许多民办小学在招生时,也会明里暗里地考察小孩掌握的知
识,而那些提前学的孩子更有被录取的优势。
只有加快各级招生体制改革,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幼儿园“小学化”这一乱象才可能从根本上被遏制。
这样也才能避免专项治理工作陷入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死循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靡然成风层见叠出沸沸扬扬蜂拥而至
B.蔚然成风层见叠出沸反盈天趋之若鹜
C.靡然成风司空见惯沸沸扬扬趋之若鹜
D.蔚然成风司空见惯沸反盈天蜂拥而至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剥夺了儿童的想象力,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了孩子
们应有的快乐童年
B.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
锢了儿童的想象力
C.这样做的弊端很显然,就是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
锢了儿童的想象力
D.这样做的弊端很显然,就是填鸭式的教育剥夺了儿童的想象力,也禁锢了孩子们
应有的快乐童年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逐渐减轻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
B.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被逐渐减轻
C.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被减轻
D.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逐渐得以减轻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柠檬是世界上最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它富含维生素C、糖类、钙、磷、铁、
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奎宁酸、柠檬酸、苹果酸、橙皮苷、柚皮苷、香豆精、
高量钾元素和低量钠元素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C能维持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间质的生成,并保持人们正常的生理机能。
人体内的母质、黏
合和成胶质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维生素C缺少了,细胞之间的间质——胶状物也就跟着变少。
这样,细胞组织就会变脆,失去抵抗外力的能力,
人体就容易出现坏血症;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预防感冒、刺激造
血和抗癌等。
5.下面是一封感谢信的内容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亲们,小的家门不幸患上恶疾,是水滴筹给了我生的希望,是你们的“滴水之恩”
救了我。
我敬谢不敏,又不能涌泉相报,故在此俯首致谢!
答:
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两种花卉,写两个有一定寓意的句子。
示例:玫瑰——你娇艳美丽的花朵下面,却有着锋利的刺,是不是因为你懂得:既要
展示美丽,也要保护自己?
答:
二、古代文化知识
7.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夺其志”是指父兄等强逼妇女改变守寡的志向,如李密《陈情表》里“舅夺母
志”是舅父强逼母亲改变为父亲守寡的志向,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B.“先君”指已经死去的父亲,“先考”也是指死去的父亲,“如丧考妣”是指好
像死了父亲一样伤心。
C.幼而丧父或父母双亡为“孤”,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子为“独”,失去丈
夫为“寡”。
D.“夜分”,即夜半,是三更天时候。
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
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8.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席地而坐,和对方说话时离席起立,以示敬意,这种行为叫作“避席”。
B.鄙,是周代地方行政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后引申为边邑、边境。
C.奉祠,指只领官俸而无职事。
宋代设宫观使、提举宫观、提点宫观等职,以安置
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
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故亦称奉祠。
D.权,暂时代理官职。
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三、名篇名句默写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劝学》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C [靡然成风:群起仿效而成风气,贬义词,多指不好的风气。
蔚然成风:形容
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第一处,从前后文来看,对于幼儿园“小学化”,作者是不认可的,这应是一种不好的风气,故应使用“靡然成风”。
层见叠出:屡次
出现。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第二处,应是说“小孩还在幼儿园阶段就在
上奥数班,至于学拼音、英语”等现象很常见,应使用“司空见惯”。
沸沸扬扬:像
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
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第三处,
是说“上海的家长们为了给孩子报某个毫无资质的学前班……排队报名的黄牛号都涨
到5000元”这一事件,应使用“沸沸扬扬”。
蜂拥而至:像蜂群似的拥挤着乱哄哄
地跑过来。
比喻人群杂乱。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
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第四处,是说家长明知道这样做的弊端,却依然纷纷争着
去做,应使用“趋之若鹜”。
故选C。
]
2.B [“这样做的弊端很显然”搭配不当,“明显”是指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
人看出或感觉到,而“显然”是指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从句中来看,应使
用“明显”;“剥夺了……儿童的想象力”搭配不当,“剥夺”与“想象力”不搭配,
应是“禁锢了……想象力”。
综合来看,应选B。
]
3.A [括号前面说“只有加快各级招生体制改革,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说的是具体的做法,使用的是动宾式句式,后面说“幼儿园‘小学化’这一乱象才可
能从根本上被遏制”,由此可知,前面是说遏制幼儿园“小学化”的措施,故括号内
补写的内容也应采取动宾式的结构。
A项“逐渐减轻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更符合
主语一致的语言连贯性要求,与前面两个举措的句式结构一致,而B、C、D三项都是主谓句,与前面的句式和语意不一致,故选A。
]
4.(示例)①对人体十分有益②都需要维生素C来保护③它还有很多用途
5.①“亲们”改为“朋友们”。
②“小的”改为“我”。
③“家门”可删去。
④“敬
谢不敏”改为“不胜感激”。
⑤“俯首”改为“叩首”或“磕头”。
6.(示例)昙花——你特意在夜间开放,又在瞬间凋落,是不是向人们昭示:美丽常
常是短暂的,唯其短暂才更可贵?
梅花——你面对满天飞雪,凌寒盛开,暗香飘溢,是不是在告诉人们:不要畏惧冬天,春天就要到来了?
7.B [“如丧考妣”是指好像死了父母一样伤心。
]
8.D [D项“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错,应为“除任本官
之外,权且代理其他官职”。
]
9.(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