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专业试题1
5
2006 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入学 考试试题
法理学卷
一、简答题
1.法律与命令的异同之处是什么? 2.“绳之于法”中的“绳”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3.有人说,“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解释这句话的义理。
二、论述题
4.试从法理学的视角说明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多元特征及其基础。 5.现代法治强调权利、选择、沟通,并重视规则和程序。试以权利、选择、沟通、规则 和程序为关键词,写一篇短文。(不少于 800 字)
一、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职权划分的。从宪法的角度说 明我国关于这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国外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可资借鉴?(25 分)
二、我国选举法规定——(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条),被称为“四 分之一条款”。我国自 1983 年以来——(意在说明“四分之一条款”一直存在着)
(我国选举法上的)“四分之一条款”的存在理由是什么?如果继续保留“四 分之一条款”,会带来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何意见?(25 分)
2.赵某和马某是夫妻。一日赵某在看报纸,看到报纸上说某夫妻平日如何恩爱,结果 离婚分割财产的时候还是闹的不可开交。平时素爱开玩笑的赵某便对马某说:“如果我们俩 离婚,我财产一分也不要,全部都给你。”马某正在削苹果,于是开玩笑的用水果刀指着赵 某说:“空口无凭,你敢就写下来。”于是赵某便立书一字据,愿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将全部 公有财产给马某。后来,两人感情逐渐恶化,诉到法院要求离婚分割财产。在法庭上两人都
二、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
1.论不作为犯罪。 2.举例说明(完全)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部分犯罪共同说的区别。 3.试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强奸罪、侮辱罪的关系。
2
清华大学 2005 年刑法专业综合(法理学) 试题
(考试科目:刑法学)
一、简答(45 分)
1.举例说明法学对法律发展的贡献。(15 分) 2.结合部门法,谈谈法律原则对于法律规则的意义。(15 分) 3.如何鉴定良法与恶法。(15 分)
二、评价一年来我国主要行政立法(15 分) 三、说明行政听证的含义和我国目前行政听证运用的情况——兼评“圆明园 湖底防渗工程听证会”(25 分) 四、案例分题
一、简答题(每题 10 分)
1.就单位领导研究决定后实施的窃电行为,对直接责任人员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 是否违反刑法定原则?
2.如何认定和处理承继的共犯? 3.如何理解和认定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4.如何处理杀害被绑架人未遂的案件? 5.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立功表现,是仅限于犯罪人案后的表现,还是包括犯罪人作案 后的表现,抑或包括作案前的表现?
二、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
1.试论犯罪故意与犯罪客观要件的关系。 2.试述有关未遂犯成立条件的各种学说。 3.举例论述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之间的关键区别。
1
清华大学 200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刑法学)
一、简答题(每题 12 分,共 60 分)
1.简述特殊正当防卫。 2.结果加重犯的概念与特征是什么? 3.简答刑罚目的及其内容。 4.转化型抢劫(事后抢劫)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5.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刑法理论上存在哪些特点?你持何种看法?
三、案例分析题
随着严重影响人类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国务院颁布了限制人身自由的条例。 问: 1.国务院颁布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条例是否具有合法性? 2.如何协调个人自由和社会公益之间的冲突? 3.有人说,“自由是做法律范围内的事。”这句话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卷
6
宪法部分(75 分)
二、论述题(每题 30 分)
1.举例论述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及其处理原则。 2.试论“携带凶器抢夺”。
三、案例题(40 分)
A 因自己的女朋友 B 与他人约会,便雇请甲和乙打断 B 的一条腿,并将 B 的照片交给 甲、乙,同时当场给甲、乙 4 000 元,约定事成后再付 6 000 元。A 言明:不得对 B 造成其 他伤害,否则事后不再给付 6 000 元。甲、乙随后找到 C 的住处,误以为 C 是 B,便对 C 实施暴力,由于 C 大声呼救,甲、乙为避免罪行败露,便将 C 杀害。事后,甲、乙对 A 说: “我们已经将 B 的左腿打断,但被公安机关发现。你除了按原来的约定给 6 000 元外,还必 须再多给 5000 元,否则,我们向公安机关告发你。”A 信以为真,满足了甲、乙的要求。 试根据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分析本案。
二、论述(50 分)
1.法律权威的建立对遵守法律有影响,而守法的动机却是多样的,试分析述之。(25 分)
2.试论述法律统一视域下与法律多元化视域下的习惯法。(25 分)
三、分析(55 分)
1.立法者应该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去发现法律规则,有意识的把精神关系的规律性反 映到立法中。如果立法者以臆想来妄为法律,会被认为是极端任性的,而如果一个私人也以 臆想而妄为的话,立法者就有权利认为他是极端任性的。请谈谈你对上面的论述的理解。(20 分)
3
同意离婚,但在分割财产的问题上,马某拿出赵某当时写的字据要求取得全部共有财产。赵 某主张当时是马某拿水果刀威逼他写的,要求分得自己应有部分的财产。主审的林法官认为, 赵某无法举证其字据无效。所以认定字据内容为他的真实的意思表示,于是林法官判决马某 和赵某离婚,马某取得全部公有财产。请回答:
(1)法官的判决合不合法?(5 分) (2)法官的判决合不合理?(10 分) (3)林法官的法律思维路径是什么?是否合适?(10 分) (4)结合本案,请你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10 分)
三、简要叙述《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国务院现行《婚姻登记条例》、《母 婴保健法》之间的冲突情况
上述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你对完善解决规范性法律文件 之间的冲突机制有何建议?
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部分(75 分)
7
一、行政公开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并说明我国行政公开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分)
清华大学 200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 12 分,共 60 分)
1.关于犯罪构成共同要件的排列顺序,刑法理论上存在哪些观点? 2.适用数罪并罚有几种情况? 3.自首与坦白有什么异同? 4.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债务纠纷,对认定绑架罪会产生什么影响? 5.非法拘禁致人死亡但对死亡结果没有故意时,能否以故意杀人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