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反思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反思

如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反思
胜利街小学李素萍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学期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

下面,我谈谈这学期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自主探究,培养识字能力
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在识字教学方面,力求识字方法灵活多样,提高识字效果。

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课文,再读词语,再识生字。

在识字方法上,我主要是鼓励学生自已去发现总结,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谜语等的方法,学生兴趣很浓,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效果好。

有的生字,学生还把它进行了归类,如“捧、抬、投”这三个字,都与动作有关,并进行了体验,效果很好。

我认为识字教学应重视教给学生“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等等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识字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从而掌
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2、寻找规律,为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总结方法,经常指导学生把学过的字进行整理,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一方面防止遗忘,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同类生字打基础,提高识字、写字能力,为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汉字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

在识字上,如形声字规律;写字,如提手旁、木字旁、三点水等基本上所占位置及写法都差不多,要经常帮助学生整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说说字形,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换部首、去部首、加部首、数笔画、编故事、讲故事、联系生活经验----),说时要学生按一定的格式。

如记“播”字,要学生说出:左边是提手旁,右边的上面是一撇加上个米字,下面是田字,米在这儿指种子,春天我们用手把种子撒到田里就叫播种。

经过这样一说,学生就不会把右上面写成“采”了。

3、形式多样,在游戏中识字。

爱玩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化识记方法是不符合儿童天性的,也不符合课改要求的。

为此,可把活动、游戏、儿歌、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入到识字教学之中。

如:拼一拼(让学生手中的字卡去拼组新字,或让学生将偏旁与字卡拼组生字)、
画一画(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把识字和画画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把汉字画出来)、编一编(把字编成谜语猜一猜)、说一说(创编儿歌教学生识字)等。

如我结合语文园地六中的内容,组织了“小小魔术师”的游戏。

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

如“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字;“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字;也选择一些加偏旁的字,像《添“口”歌》一样编儿歌变新字,如:“化”字加“”小花轿;“田”字加“”苗儿笑;”、“采”字加“”青菜好;“牙”字加“”小芽苗;平字加“”苹果到;古字加“”可苦了。

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争当魔术师,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4、拓宽途径,在生活中识字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这就提醒着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文字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在生活的“大语文课堂”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知识,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开展生活识字,从生活的各方各面进行深入学习,如食品的包装袋、街头的招牌、随处可见的站台的路牌、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自己家的春联、自己家的街道名称等,都能成为学生生活识字的“学习库”,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或者以“我是小小手”制作动物卡,然后把自己认识的课外生字写在卡片上,全班进行一次展示或比赛,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

这样,将
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从而满足儿童对识字的渴望,继续保持识字的热情。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如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总结
胜利街小学李素萍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

识字教学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然而文字是枯燥无味的符号,学生学起来单调乏味。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

学生有了喜欢和愿望,才能让学生学习汉字变得轻松,变得主动。

因此,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运用多种方法思考,分析记忆字形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根本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从而自主识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学习了偏旁部首,独体字、基本笔画、熟字的基础上。

以“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叠一叠”“比一比”等形式进行识字。

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来识字。

如教:请、意、香、太、沙、想、伙、地、多、话、等这些生字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

再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识字方法来识记字形。

我说:“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些生字,请大家动动脑筋看看谁能想出最好的识字方法。

”这样一引导孩子们的兴趣就被激发了起来,一阵思考后,他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方法。

有的说:“我用加偏旁来记‘请’‘意’‘沙’‘想’‘伙’‘地’这些字。

“有的说:“我喜欢用换偏旁来记,把‘活’换‘话’、‘抄’换‘沙’、‘清’换‘请’、‘他’换‘地’字”。

也有的说:“我会用‘大’加一笔变成‘太’字,两个‘夕’叠在一起就变成‘多’字”。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猜字谜、编顺口溜等方法来识字
猜字谜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识字方法,在识字中妙用猜字谜,能充分地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

使枯燥乏味的汉字变得生动有趣。

如我在教“把”字时,我编成:用手拉住尾巴;教“间”字编成:日在门中停;教“伙”字编为:一个人在火旁边;在教“照”字时,我编成:一口小水井,一把小刀,四滴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等等。

孩子们通过猜字谜较快的掌握了汉字,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锻炼了思维。

有些生字可以编成顺口溜,儿歌、小故事来帮助学生识字。

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对学生识字、记字、辨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顺口溜和儿歌简单易记,朗朗上口孩子们都喜欢念。

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汉字编成顺口溜、儿歌等方法来让学生学习。

如:我在教“晴”和“情”
字时,由于这两个字既同音又形近学生比较容易混淆,难记。

我就编了顺口溜:晴天晴天,见太阳;友情友情,要有心。

在教“霜”字,我编成:表兄弟木和目,淋着雨去找霜。

教学中出现的顺口溜有: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

人门闪,马门闯,心入门,闷得慌等等,通过这些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孩子们都能准确无误地把汉字记住。

三、游戏中识字
低年级的识字量大,孩子们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枯燥,厌烦的心里。

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巧妙地设计“生字一家人”、“生字找朋友”、“生字火车接龙”、“生字换朋友”等游戏来让学生识字。

如:我设计了“生字一家人”的游戏,我在黑板上贴了三座漂亮的房子,分别把带有“イ”、“サ”、“ン”这三个偏房的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同偏房的字贴到同一间房子里,让生字成为一家人。

这样不但让孩子们在玩耍中轻松愉快地识记了新字,巩固了学过的旧字,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联系生活识字,在实践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的事物。

在生活中识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识字量。

这是
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生字的有效途径。

因此,识字不仅要在语文课堂上学,还要在生活实践中学。

第一、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识字,培养识字兴趣。

我组织学生收集各种物品上的汉字进行展示,并把他们收集到的物品名称进行分类展示,比比谁认识的字多,如学习用品类、食品类等。

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第二、引导学生从电视上和身边的广告牌、广告语等来识字。

生活在现在社会的孩子,无时无处都在跟文字打交道。

我经常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会不会写出来。

引导学生在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和父母逛街时看到的广告牌,宣传横幅上不懂的字请教父母。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生字,又认识了不少生字。

总之,低年级的识字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就会勤于识字,乐于识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