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住院分娩的护理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住院分娩的护理
志,2002,32(10):48—49.
(本文编辑:丁迭)
[收稿日期]2007一07—20
万方数据
[3]叶干运.实用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4]梁英怡,吴百柱.妊娠合并梅毒的筛查和消毒隔离[J].中华医
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92一194. [5]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97.301—304.
[6]金爱花.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新生儿的护理[J].青海医药杂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8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均获梅毒 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阳性结果并经梅毒密螺 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 tion assay,TPHA)确诊,平均年龄28.0±1.7(21~ 41)岁。初产妇16例,经产妇2例。孕早期12例, 中期3例,晚期3例。根据梅毒分期[2]:I期梅毒1 例,表现为外阴硬下疳;Ⅱ期梅毒2例,表现为全身 散在的梅毒疹;潜伏期梅毒15例,无任何明显临床 表现。 1.2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选用苄星青霉素240万 U肌内注射,双侧臀肌各半,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 程。对青霉素过敏者,口服红霉素,每次o.3 g,每日 4次,10 d为1疗程。第1疗程结束后复查RPR,必 要时再进行第2疗程的治疗,每3个月复查一次 RPR。15例潜伏期病例,12例在孕早期产科门诊第 1次产前检查常规筛查中发现,即给予积极抗梅毒 治疗。 1.3妊娠结局.18例中无流产和死胎发生。足月 产17例,早产1例;剖宫产15例,顺产3例。孕晚 期发现梅毒的孕妇分娩出隐性胎传梅毒患儿1例, 由本院新生儿科对患儿进行了及时的驱梅治疗。
疗叩]。母亲经过驱梅治疗后,RPR滴度下降在1:2 以下时,可以直接进行母乳喂养,否则不应母乳喂 养。治愈后定期随访3年,直到血清学实验阴性或 固定在低滴度且无临床症状和复发症状后方可再次 受孕。做好出院知识宣教,彻底严格终末消毒。 2.7早期预防与职业防护做好患者的早发现,早 预防,早行正规驱梅治疗,不仅可以治愈产妇,还能 避免胎传梅毒的发生。早期梅毒患者的症状往往不 明显,产前检查时也常只关注产科情况,而忽视了内 科、皮肤科及妇科等与梅毒有关的症状,造成漏诊或 误诊。因此,在妊娠早期或做第一次产前检查时,除 注意检查有否梅毒皮损外,必须常规作RPR。由于 妊娠16~20周后,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至胎儿,故 产前检查时必须认真检查胎儿发育情况,指导孕妇 做好自我监护。一旦发现胎儿有先天发育异常,从 优生优育考虑劝其终止妊娠。可继续妊娠者应在孕 期严密观察胎心、胎动,按时正规治疗,产时积极进 行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
近年来,产科的职业危险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 重视。随着隐性梅毒的增加,医护人员自身防御愈 加显得重要。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常规执行, 防止职业暴露及感染,认真做好自我防护。在性病 治疗及护理过程中面临许多法律和伦理问题,因此 呼吁每一位护士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性病护理
’
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和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 Lynn wA。Lightnmn S.Syp h.1is and HIV:a dangerous combi_
nation[J].锄P L口”f删£J以知fffD“s肼湖优,2004,4(7)l 456—
466.
.[2]丰有吉。李荷莲.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52.
万方数据
医学临床研究Z007年11月 第24卷第11期J C1in Res,Nov.2007,aVol 24,№11
娩,尽量避免做对胎儿有损伤的手术操作,尽量缩短 产程,减少母血渗透到胎儿体内的机会,适当提早进 行会阴侧切,减少胎儿头皮与阴道壁的摩擦,防止由 产道引起的母婴传播。在分娩过程中,特别要防止 新生几皮肤与黏膜损伤,吸尽口内羊水,迅速擦净新 生儿全身的羊水和血迹,尽量保护新生儿少受母血 及产道分泌物的污染。产后送回隔离休养室,新生 儿常规用青霉素治疗,每天2次,每次2.5万U/kg 连用10 d。 2.4产褥期护理梅毒产妇产后由于子宫壁病变 常常流血不止易发生大出血,因此护理人员需严密 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勤巡视病房,监测生 命体征,检查宫底及恶露情况。接触患者的医疗垃 圾和所有的生活垃圾装入医用黄色塑料袋贴上特殊 标签后处理。同时做好乳房护理,观察乳汁分泌。 在护理中发现产妇皮肤黏膜有结节、溃疡、异常皮疹 (特别是在会阴及乳房部发现),阴道分泌物异常者 要及时报告医师以明确诊断,随时注意病情进展。 梅毒产妇能量消耗大,大多消瘦无力,抵抗力下降, 应指导加强营养,少食多餐,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 生素、富含矿物质,易消化、刺激小的食物。梅毒产 妇易发生缺钙,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抽搐等缺钙症状 出现,及时补钙。 2.5新生儿护理与隔离 新生儿出生后,仔细观察 全身皮肤情况、体温、体重、尿量、睡眠时间、食欲及 精神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认真检查婴儿肝 脾是否肿大、有否贫血、血小板下降等情况,抽血查 RPR,以确定是否有胎传梅毒。根据新生儿临床特 征不同,无症状的新生儿只须放在病房注意观察,为 预防交叉感染,新生儿淋浴及治疗放在最后集中进 行,与正常新生儿分开独用。对母亲RPR阳性、婴 儿RPR阴性者,不应实施母乳喂养,以免婴儿接触 乳房或乳头而感染梅毒。 2.6 出院指导 新生儿出院前体检后给予接种乙 肝疫苗和卡介苗,做好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告知 患者出院后要坚持用药至治愈,治疗期间要禁止性 生活。产妇出院后每3个月复查1次RPR,以后定 期随访至少2年。梅毒婴儿于出院后2、4、6、9、12 个月进行RPR复查,如结果阳性者进行重复治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妊娠期梅毒患者大多缺乏对该病 的基本认识,一旦检测出梅毒,异常紧张、焦虑,极度
痛苦,烦躁不安,甚至失去战胜疾病和分娩的信心。 此时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及时的健康教 育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护士诚恳的帮助和善 意的语言,科学的指导,对患者心态、行为的调整能 起到积极的作用。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①尊 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权,护理中避免采取过分的防 护措施,以免给患者带来心理上更大的压力和自卑。 不可歧视、指责。深入交流,适时劝慰。②增强患者 治疗信心,告知患者,只要坚持及时正规的治疗,用 药足量,疗程规则,治疗后定期复查,不再感染,不但 可以治愈,而且也不会传染给下一代。③营造良好 的亲情氛围,开导家人要关心、理解患者,安慰鼓励 产妇。对因配偶原因而染上梅毒的孕妇,要尽快使 其配偶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及其对胎儿的危害,督促 夫妇共治。告知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要有良好的 性道德观,洁身自爱,注意个人卫生,有条件的使用 单独的卫生间,避免传播。 2.2 消毒隔离 在产科病房及产房设立隔离室;在 床头卡上标红色三角形隔离标志。病室保持较低湿 度(相对湿度<45%)和较高温度(22~28℃)口]。 房间开窗通气2次/d,20 min/次,或使用空气净化 器,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室内用物及地面用 含有效氯2 oOo mg/L的消毒液擦拭,2次/d。尽量 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体温计、窥阴器、臀垫、手套、 产包、隔离衣等,用后焚烧。听诊器、血压计、监护仪 的导线、便器专人专用,用后用有效氯溶液擦拭消 毒。患者用过的被褥应在太阳下曝晒2~3 h,以达 消毒目的[4]。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采用七步标准 法洗手,接触污物的器械以消毒——清洗——消毒 原则处理。 2.3分娩期护理 由于病原体可通过产道传给新 生儿,故应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适时采取必要的方式 分娩,以减少在产道受感染的机会。对于选择阴道 分娩的患者则应在孕妇临产后入隔离产房待产与分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住院分娩的护理
·护理园地·
周小慧 石Leabharlann 秋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湘雅医院妇产科,湖南 长沙 410008)
[关键词]梅毒; 分娩;妊娠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59.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7171(2007)11—2012一02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而引起的 二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妊娠期梅毒的发生率呈上 升趋势,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密切关注[1]。梅毒 孕妇可以通过胎盘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对围产儿危 害极大,易造成流产、死胎、早产、先天性梅毒及新生 儿死亡。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科共收治 18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