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对四大家鱼的影响
表3.1三峡水库运用后宜昌站年内流量变化 m3/s 3.1三峡水库运用后宜昌站年内流量变化
3.1.2
含沙量沿程变化
三峡水库运用初期(1a),坝下游含沙量沿程变化较大: 三峡水库运用初期(1a),坝下游含沙量沿程变化较大: 出库年平均含沙量为0.348kg/m 较天然值(宜昌1950出库年平均含沙量为0.348kg/m3,较天然值(宜昌19502006年平均值1.126 2006年平均值1.126 kg/m3)减小69%左右,宜昌以下含沙 减小69%左右, 量沿程增加,监利站含沙量为0. 量沿程增加,监利站含沙量为0. 553kg/ m3,说明宜昌至 监利段河床发生大量冲刷 。 含沙量沿程变化与河床冲刷发展相应, 含沙量沿程变化与河床冲刷发展相应,强烈冲刷基本 完成的河段, 完成的河段,含沙量沿程变化较小。 含沙量沿程变化小,反映了该河段河床组成较粗, 含沙量沿程变化小,反映了该河段河床组成较粗,或者 是卵石、粗砂覆盖,限制河床冲刷, 是卵石、粗砂覆盖,限制河床冲刷,或者床沙中细沙补 给很少, 给很少,冲刷下移。
产卵场的分布图
1.2 长江水利工程的分布 长江流域水库密集 按2004年统计数据,大约有4.56万座,其 2004年统计数据,大约有4 56万座,其 中大型水库147座,中型水库1 066座,其余 中大型水库147座,中型水库1 066座,其余 皆为小型水库。
长江水利工程分布图
1.3 三峡工程概况
产卵场分布如下: 产卵场分布如下:
重庆至三斗坪江段,分布11个产卵场,产卵量约 重庆至三斗坪江段,分布11个产卵场,产卵量约 占全江的29.6% 占全江的29.6% 宜昌至城陵矶江段,有11个产卵场,产卵量约占 宜昌至城陵矶江段,有11个产卵场,产卵量约占 42.7% 城陵矶至武穴江段,有产卵场8 城陵矶至武穴江段,有产卵场8处,产卵量约占 27.7% 27.7% 富池口、九江、湖口、彭泽4 富池口、九江、湖口、彭泽4处也分布有小规模 的产卵场
图3.1 含沙量沿程恢复过程
3.1.3 大于0.05 mm粒径组输沙量变化 大于0.05 mm粒径组输沙量变化
表3.2 三峡水库运用后中下游主要站大于0.05mm悬移质变化 三峡水库运用后中下游主要站大于0.05mm悬移质变化
显示:水库运用100 a,沿程宜昌、监利、螺山各站大于0.05 mm粒径组 显示:水库运用100 a,沿程宜昌、监利、螺山各站大于0.05 mm粒径组 输沙量已达到建库前的63%-74%,而武汉、大通站大于0.05 mm粒径组 输沙量已达到建库前的63%-74%,而武汉、大通站大于0.05 mm粒径组 输沙量已恢复到建库前的水平。
大坝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 大坝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 正常蓄水位初期156米,后期175米 正常蓄水位初期156米,后期175米 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2 三峡工程引起四大家鱼产卵场的水文变化
表2.1 江口产卵场断面2003年前后生态水文特性变 化 江口产卵场断面2003年前后生态水文特性变
注: L1—涨水过程数;L2—涨水持续时间;L3—断面初始流量;L4—流量的日增长 L1—涨水过程数;L2—涨水持续时间;L3—断面初始流量;L4— 率;L5—洪峰的初始水位;L6—水位的日上涨率;L7—前后两个洪峰过程的间隔 ;L5—洪峰的初始水位;L6—水位的日上涨率;L7— 时间;L8—洪峰水位上涨持续时间;L9—前后两个洪峰过程的水位差异. 时间;L8—洪峰水位上涨持续时间;L9—前后两个洪峰过程的水位差异.
三峡工程对四大家鱼产卵的影响
1、长江流域四大家鱼产卵场及水利工程的分 布 2、三峡工程引起四大家鱼产卵的水文变化 3、三峡工程建成后四大家鱼产卵条件变化 4、结论
1
长江流域四大家鱼产卵场及水利工程的分布
1.1 产卵场的分布介绍 草、青、鲢、鳙是著名的经济鱼类,优良的养殖 品种 长江是四大家鱼主要的栖息繁殖地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重庆至江西彭泽江段内,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重庆至江西彭泽江段内, 共分布家鱼产卵场36处 共分布家鱼产卵场36处 据1986年调查,从重庆至四家镇,共分布具有一 1986年调查,从重庆至四家镇,共分布具有一 定规模的家鱼产卵场30处: 定规模的家鱼产卵场30处:
3.2.2 河床冲淤对四大家鱼产卵期的水位影响
表3.3 三线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产卵场断面水位变化
3.3
产卵场平均流速变化
3.3.1 三峡水库运用后主要产卵场平均流速
表3.4 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产卵场断面平均流速变化
3.3.2 长江中下游河床冲淤变化对产卵场平均流速变化
4
结论
三峡工程建成前后水文特征变化不明显 三峡工程不是导致产卵场变化的主要因素
3、三峡工程建成后四大家鱼产卵条件变化
3.1 长江中下游产卵期水沙变化 3.1.1 来水量年内变化
每年蓄水期 (10月)月平均流量为10 600 m3/s时,比蓄水前多 (10月 月平均流量为10 /s时 年平均值减少7 年平均值减少7 900 m3/s 每年的消落期(5- ),正是四大家鱼的产卵期, 每年的消落期(5-6月),正是四大家鱼的产卵期,宜昌流量可 大到15 100大到15 100-18 200 m3/s,其中5月份的平均流量比蓄水前多 /s,其中5 年平均值增加3 年平均值增加3 500 m3/s 四大家鱼产卵期的水流条件有较大的改变, 四大家鱼产卵期的水流条件有较大的改变,产卵场流速增加 了,有利于四大家鱼产卵;汛期6-9月除枝城流量大于 有利于四大家鱼产卵;汛期6 56 700 m3/s时,按枝城流量56 700 m3/s控制下泄外,其他来量 /s时 按枝城流量56 /s控制下泄外,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对成熟亲鱼产卵影响很小 。
3.2
产卵场水位变化
3.2.1 四大家鱼产卵期水库调度方式对产卵场水位影响 三峡蓄水前每年5 三峡蓄水前每年5月份月平均流量宜昌、沙市、监利、螺 山、武汉分别为11600、11700、9900、23000、 山、武汉分别为11600、11700、9900、23000、24400 m3/s, 相应月平均水位 (2002年或2003年) 分别为42.61、35.07、 (2002年或2003年 分别为42.61、35.07、 28.71、26.07、 28.71、26.07、21.62 m。 m。 三峡水库运用后,由于5月份下泄流量增加3 三峡水库运用后,由于5月份下泄流量增加3 500 m3/s,宜昌、 /s,宜昌、 沙市、监利、螺山、武汉站月平均流量分别为15100、 沙市、监利、螺山、武汉站月平均流量分别为15100、 14200、13400、26500、 14200、13400、26500、27900 m3/s,则对应的水位分别为 /s,则对应的水位分别为 44.16、36.63、30.12、27.03、 44.16、36.63、30.12、27.03、22.57 m。 m。 与蓄水前比分别抬高1. 55、 56、1.41、0.96、 与蓄水前比分别抬高1. 55、1. 56、1.41、0.96、0.95 m,其中 m,其中 荆江水域的水位抬高较多。
2.1 四大家鱼产卵的水温条件 家鱼产卵所需要的最低水温为18℃ 家鱼产卵所需要的最低水温为18℃ 2.2 四大家鱼产卵的水文条件 家鱼产卵绝大多数是在涨水期间进行的。 在繁殖季节中,产卵场的水温条件适合时,当流量增加, 在繁殖季节中,产卵场的水温条件适合时,当流量增加,水 位上升,流速相应加大时家鱼即开始产卵;当水位下降, 位上升,流速相应加大时家鱼即开始产卵;当水位下降,流速 减小, 减小,产卵即行停止。 2.3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江口典型产卵场生态水文特征的变化 如以下图表统计:
图2.1 江口产卵场断面涨水过程数
图2.2 江口产卵产断面洪峰水位持续上涨持续时间
图2.3 江口产卵场断面流量日增长率
图2.4 江口产卵场断面水位日上涨率
2.4 结论
上述数据显示:所选取的生态水文指标在产卵场断面和非 产卵场断面没有显著差异。 表明:所选取的生态水文指标只是家鱼产卵的必要条件, 表明:所选取的生态水文指标只是家鱼产卵的必要条件,而 非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