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赣州美食调研报告 家乡美食调研报告(常州) 精品

赣州美食调研报告 家乡美食调研报告(常州) 精品

赣州美食调研报告家乡美食调研报告(常州)
1、引言1.1调研背景及目的中华美食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烹饪,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又称中华食文化.世界三大菜系之
一、深远的影响了东亚地区.
菜谱于中国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菜肴.中华美食已经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名族的象征之一.
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少餐饮业食品厂家受利益的驱使,地沟油、潲水油、腐烂食品、假冒伪劣产品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成都火锅店潲水油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广大市民对火锅、干锅、水煮肉片等经典川菜的质疑,曾经让四川引以为傲的火锅和川菜已经身陷泥潭.因食用不健康食品中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42%,而四川省近年来因此导致胃癌发病率激增4倍,胃癌发病率为全国较高省份.
在其他的省份这类事情也屡见不鲜,这些都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触犯着消费者的利益.为了市民的身心健康,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弘扬中华美食文化.
特此本着我爱常州,美食共享,扬正气促和谐,共建美好家园的原则进行这次调研活动.旨在:增强同学们的团体意识,增加各系荣誉感及各系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协增加学生实践创作能力
3.促进与周围高校的校园文化交流.
让大学校园的学生活动融入社会,引进市场.
5.将校园美食报告做成学院的品牌文化之一.
6、通过与食堂人员的交流合作,展示后勤饮食部门的职业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
7、通过常州美食的调研,将学院饮食集团与师生的交流从而促进餐厅的不断改善创新,以便更好的服务师生、塑造良好校园饮食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尽一份力!1.2调研对象学校两食堂各大窗口、鸣凰街各大常州餐馆、南大街双桂坊小吃街1.3调研方法实地走访、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2.正文2.1银丝面是常州特色品种,有30多年历史.
配料讲究,操作工序严格,具有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下锅不糊等特点,为《中国小吃谱》收辑品种之一.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鸡蛋清,再用细齿面刀轧制成面条,因而条洁白如银,纤细如丝,故而得名.
原料配方(制50碗):
上白粉5公斤、鸡蛋清750克、食碱40克、干米粉500克、(约耗75克)、青蒜末75克、白胡椒粉75克、味精50克、鸡清汤(咸味)7.5公斤、熟猪油375克制作方法:
1.将面粉放入面缸,中间扒窝,把食碱用清水500克溶化后倒入,再加入鸡蛋清拌和,揉搓成雪花状面絮,15分钟后,再反复搋揉均匀,然后上面机轧制(双层2次,单层3次),在单层滚卷面皮时撒干米粉(防粘).再后用细口面刀,(33厘米有30个齿口)滚轧成50厘米长的银丝生面条.
2.将味精、熟猪油、青蒜末平均分放于50只碗中,铁锅置旺火上,锅内放清水15公斤烧沸,生面条分2次煮熟,每只碗内放入沸鸡清汤(150克),然后将面条均匀地捞入碗里,撒上胡椒粉即成.
产品特点:鸡汤清香,面条柔软光滑,如再加盖虾仁、肉丝,则口味更佳.
2.2大麻糕.
大麻糕:在清咸丰年间,由仁育桥畔的长乐茶社王长生点心师傅创制,已有140余年历史.其特点: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皮薄酥重,甜馅醇厚,咸馅味鲜,葱香扑鼻,肥而不腻.
为《中国小吃谱》收辑品种之
一、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1985年获市优质产品称号.
常州大麻糕,是具有独特口感和风味的一种椭圆形大烧饼,也是常州人最喜爱吃的家常传统食品.制作时,选用精白面粉、优质芝麻、白糖、精盐等原料,经过和面、搅拌、揉搓、包馅、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有咸、甜两种风味,供购者选择.合格的麻糕一出炉,香味浓郁扑鼻,色泽黄润而不焦,咸甜适度而不腻,香酥可口而不脆,色、香、味俱佳.
往日,常州大麻糕多为当地人作早点食用.如今,经过改革创新,精心包装,外表美观大方,且便于携带,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
制作方法:1.将面粉(3.5公斤)放入面缸,倒入熟猪油,揉搓均匀即成油酥
(5.25公斤).将面粉(650克)和酵种放入面缸,加50℃热水600克(秋、冬季节要用70℃的热水,夏季用30℃温水),和成面团.
发酵后,把用50克热水溶化的碱液倒入,揉成发面团(1.75公斤).2.将猪板油洗净,撕去膜衣,剁成茸,放于盆内,加入精盐拌匀.
3.把发面搓成长条,摘成面剂50只(每只重35克),将剂子揿扁成圆皮,包入油酥(105克),收口捏拢后略揿扁,用擀棰擀扁,自左至右卷起,再擀扁推长,自外朝里卷起(搭头朝上),再略揿扁(要边薄中厚),然后包馅.甜麻糕每个包入绵白糖(25克),咸麻糕每个包入咸板油馅(20克)、葱末(10克),收口捏拢再略揿,用擀棰擀成1厘米厚、17厘米长、中腰宽12厘米的腰状糕胚.
用热水100克把馅糖调成液体,分别涂刷在糕坯表面,再逐块蘸满芝.
麻,翻转糕坯使芝麻面朝下,然后双手略蘸清水抹在糕底.将糕坯贴入烧热的炉中,每炉可贴20块,用小火烘烤.
炉口盖上水钵.约4分钟即可成熟,然后轻轻铲出.
产品特点: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甜鲜,皮薄酥重,层次分明,为常州地区风味名点.2.3蟹壳黄
蟹壳黄:是常州地方风味小吃,俗称小麻糕,常与大麻糕相配作礼品用.
其馅心有荠菜、葱油、白糖、明油豆沙等4种.其特点:形似蟹壳,色呈金黄,油多不腻,香脆酥松,糖馅甜醇,咸馅味鲜.
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
此饼味美咸甜适口,皮酥香脆.有人写诗赞它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
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
2.4酒酿元宵
是常州特色小吃品种之
一,民间过春节时有吃元宵的风俗.100多年前,裴玉高在传统元宵中加上酒酿,始创酒酿元宵.
其特点:团如玉粒,酒香四溢,风味独特,清甜爽口.到超市买一瓶酒酿和一袋
将水烧开,放入小汤圆,煮1分钟;2.加酒酿和糖,如果酒酿结块的话,可以用汤勺划散.3.水开立即关火盛出.
ps:水开关火盛出前,可以将鸡蛋打散后倒入,打上蛋花后口感更好
2.5义隆素火腿
义隆素火腿创建于1932年,以制作净素点心而名闻于市.
义隆素火腿是常州市义隆素菜馆的传统特色食品.本品选料精优,配方先进,采用科学的制作工艺流程,辅以多种天然名贵香料和天然色素精制而成.
本品芳香干鲜、韧而柔软、味美爽口,切成薄片,淋上麻油,形似火腿肉,是佐餐、下酒、外出旅游之佳肴,也是馈赠亲友之佳品.1989年荣获中商部优质食品金鼎奖,是常州市十大名点之一.
2.6加蟹小笼包
加蟹小笼包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由小河沿浮桥南堍的万华茶楼首创.迎桂茶社创建于1911年,由于经营得法,注重质量而使其闻名遐迩,深受市民喜爱.
产品具有皮薄透明、卤汁丰富、蟹香扑鼻、肥而不腻、汁水浓郁、肉馅鲜嫩的特点,辅以香醋、嫩姜、风味更佳,堪称常州一绝.1985年被评为市优质产品,并编入江苏省小吃食谱,1990年被常州市政府列为十大名点之一.
原料配方制50小笼,每笼12只:上白面粉4.6公斤鲜猪肉皮1.5公斤酵种25克绍酒175克食碱75克食盐50克蟹粉350克精盐75克蟹黄350克酱油375克净猪肉4.5公斤绵白糖100克味精40克葱75克姜100克熟猪油1.5公斤豆油75克制作方法
1.将炒锅置中火上烧热,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倒入蟹黄,用铁勺溜动,待香味溢出,油呈金时,再倒入蟹粉,15分钟后,起锅装在2只钵中,凝冻成蟹油(
2.1公斤).
2.锅内放清水
3.5公斤,将鲜猪肉皮刮洗干净,入锅煮至五成熟,捞出并洗净.
撤去锅内浮沫,放回肉皮煮至七成烂,捞出,切成米粒状,再入锅,加食盐、葱结(25克)、姜块(50克)、绍酒(75克)、绵白糖(50克)、酱油(125克),煮沸后撤去浮沫,再煮30分钟成皮汤,捞去葱、姜,起锅盛装于钵内,凝成皮冻(4.5公
3.将猪肉洗净,切成米粒状,放入盆内,加绵白糖(50克),绍酒(100克)、精盐、味精和剁成末的葱、姜(各50克)拌匀.
再将皮冻切成米粒状,放入肉盆内,拌和成馅(9公斤).
4.将面粉(1公斤)放入面缸,中间扒窝,把酵种撕碎放入,用60℃热水400克揉合成面团,用刀划开透气,凉后仍揉合,盖上一层布,发酵约4小时即成发面.
另将面粉(3.3公斤)和60℃热水1.3公斤,揉合成嫩面,略划开透气后仍揉合.用热水100克将食碱溶化,然后将发面和嫩面分别蘸碱液(俗称蘸碱法),反复使劲揉匀成面团.
5.将面团搓成长条,摘成600只面剂(每只重10克),撒上扑面(300克),分别将面剂揿成直径5厘米,边薄中厚的圆皮,包上馅心(15克),再加上蟹油(3.5克),逐只捏成16至18个花纹的小包子.用刷子将豆油分刷在50只小笼的底垫上(防粘),每笼装12只,然后上旺火沸水蒸锅蒸约8分钟即成.
同时备姜丝、香醋佐食.产品特点油黄金亮,汁水汪汪,蟹香扑鼻,鲜美浓郁,为季节性佳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