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常见病原菌..

第五章 常见病原菌..


血液(埃希菌属 ) 胃肠道(埃希菌属 、沙门菌属、志 贺菌属) 泌尿道(埃希菌属 、变形杆菌属)
一、大肠埃希菌属
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
条件致病: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肠外感
染(尿路感染最常见) 致病菌株: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引 起肠道感染 在卫生学上的意义
卫生学检查
大肠菌群指数 细菌总数 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 每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
80℃5分钟和90℃1分钟可将其杀死。煮沸消 毒与高压蒸气灭菌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乙醇敏感:直接接触70%~75%乙醇5~ 30分钟可被杀死 对紫外线敏感:病人用过的物品在强阳光下 直晒半日,基本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结核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或皮肤损伤 侵入易感机体, 其中肺结核为最多。
粟粒性肺结核 干酪样肺结核
特异性防治
卡介苗预防
卡介苗是目前唯一可预防结核的疫苗。
药物治疗
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利福
平、乙胺丁醇等。 五项原则 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病人面部结节融合可呈“狮面” 状
小结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
菌;致病以肺结核多见,也可引起肺外结核; 可用结核菌素试验作为辅助诊断;特异性预 防措施是接种卡介苗。 麻风分枝杆菌是麻风病的病原菌。
二、链球菌属
二、链球菌属
青霉素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不
易产生耐药性)。 链球菌溶血毒素O:对血细胞、巨噬细胞、神 经细胞均有毒性,分别产生溶血、组织破坏、 神经系统后遗症。 扩散因子:使感染呈现扩散倾向,包括透明 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感染特点▲) 抗O试验: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小结
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
链球菌也是引起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 肠球菌为仅次于葡萄球菌的医院内感染细菌。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脑;淋病奈瑟菌引起淋
病。
第二节 肠道杆菌
一、大肠埃希菌属 二、沙门菌属 三、志贺菌属 四、变形杆菌属(自学)
病例分析讨论
患者男性,30岁,连续发烧6天来医院就诊。 查体:T 39.8℃,P 68次/分,WBC 3.8×109/L,腹 部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脾肋下1cm。 病史:既往健康,发病前一直参加抗洪抢险。 根据病史及体征,临床初步诊断为感染性疾病,请 分析病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患者最可能被哪种病原菌感染? 2.可能患了什么疾病? 3.为进一步确诊,应采集什么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 4.简介进行该种病原学检查的一般程序。 5.还可采用什么血性疾病,以局部
组织坏死、气肿、水肿、恶臭及全身中毒为 特征。这些症状均与本菌具有荚膜及产生多 种毒素和酶有密切关系。 病人表现为局部组织肿胀剧痛,触摸有捻发 感,并产生特殊的臭味。发展迅速,病情凶 险,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 40%。
三、肉毒梭菌
所致疾病
侵袭性疾病:即为化脓性感染,主要表现为
局部感染(▲感染特点);如果机体免疫力 降低或局部化脓性感染处理不当,也会引起 全身感染。 毒素性疾病:主要由外毒素引起。 1)食物中毒:在所有病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中最常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 2)假膜性肠炎:肠壁粘膜被炎性假膜覆盖, 大量消化液不能被重吸收而排出体外,造成 腹泻和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该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
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入血,故破 伤风究其本质其实是毒血症。
典型症状
角 弓 反 张
苦笑面容
防治原则
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特异性预防:
1.白-百-破(DPT)三联疫苗 2.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紧急预 防 : 肌 肉 注 射 破 伤 风 抗 毒 素 ( TAT ) 1500-3000单位 特异性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及抗生素
剧烈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 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 ,出现严重体液失衡 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肾衰竭
霍乱病人 霍乱患者
小结
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体。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 空肠弯曲菌主要引起婴幼儿肠炎或食物中毒。 幽门螺杆菌与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
胃癌关系密切。
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
肺炎链球菌、奈瑟菌属的致病性。 了解各种病原性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原则。
一、葡萄球菌属
一、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最常见的化脓
性球菌。 什么人是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其主 要来源是谁? 医务人员 病人及带菌者 在无芽胞细菌中抵抗力最强。 金葡菌在正常人体内带菌率20%-50%,其 中90%体内的金葡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 血浆凝固酶的作用:保护;感染局限化。 金葡菌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引起不同疾病。

参考答案
沙门菌属
肠热病(高热、相对缓脉、WBC计数降低、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我国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二、沙门菌属
根据其对宿主的致病性, 可分为 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 (甲、乙、丙) 鼠伤寒杆菌 肠炎杆菌 猪霍乱杆菌 人 儿童伤寒 人、动物 急性胃肠炎 肠热病
肠热病:
粪-口
发生超敏反应 肠局部坏死溃疡 发热、不适、 致肠出血、肠穿孔 全身疼痛
一、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霍乱(2号病)的
病原体,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死亡 率甚高,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抵抗力
耐碱不耐酸,在正常胃酸中仅能存活4分钟。 对热及消毒剂抵抗力弱,55℃湿热15分钟即
死亡;100℃1~2分钟死亡。 水中存活时间长,河水、井水、海水中1~3 周。 对氯敏感,用漂白粉处理患者排泄物可达到 消毒目的。
第五章 常见病原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化脓性球菌 肠道杆菌 弧菌属 厌氧性细菌 分枝杆菌属 其他病原性细菌(略)
第一节 化脓性球菌
一、葡萄球菌属 二、链球菌属 三、肺炎链球菌(自学) 四、奈瑟菌属(自学)
学习目标
掌握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致病性。
熟悉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
原则。 熟悉结核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了解麻风分枝杆菌和少数非结核分枝杆菌。
由于细菌细胞壁中含大量脂
抗酸染色
质,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 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 又能抵抗强脱色剂盐酸酒精 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 抗酸染色法 :以5%石炭酸复 红加温染色,再用3%盐酸酒 精脱色,然后用美蓝复染, 则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 细菌和背景物质为蓝色(-)。
本菌在厌氧环境中能产生强烈的肉毒毒素
(剧毒:对人致死量为0.1µg),若误食此毒 素污染的食物,可发生肉毒中毒和婴儿肉毒 病,引起特殊的神经中毒症状,病死率很高。 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在我国多为冷藏的牛羊 肉、豆制品如豆瓣酱、豆豉及臭豆腐,以新 疆、青海、西藏、宁夏等地为多发地区;国
所致疾病-食物中毒
大肠埃希菌为肠道正常菌群,多为条件致病
菌,可引起肠外感染 志贺菌属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 沙门菌可引起肠热症、急性肠炎、败血症等
第三节 弧菌属
一、霍乱弧菌 二、副溶血性弧菌(自学)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以水中最多。
学习目标
掌握霍乱弧菌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了解副溶血性弧菌和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
一、结核分枝杆菌
全球总疫情
20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现症结核病人2000万,
每年新发病人数800-1000万,每年300万人死 于结核病。
我国疫情
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00万人,传染性肺结
核病人2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死亡25万人。
对某些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
耐干燥:在干燥痰中可存活6-8个月 耐酸碱、抗染料 对湿热敏感:在60℃30分钟、70℃10分钟、
发生食物中毒---食入毒素 临床表现:少见胃肠道症状,主要为神经末 梢麻痹(松驰型)
乏力、头痛→眼肌麻痹:复视、斜视、眼睑下垂
进食污染食物(多为罐头、肉制品、豆制品)
→咽部肌肉麻痹:吞咽、咀嚼困难、口齿不清→ 膈肌麻痹:呼吸困难、窒息→心肌麻痹:心跳停 止 →死亡 神志清楚 病死率高
小结
第一次 肠壁固有层 淋巴液 肠系膜 胸导管 血 菌血症 淋巴结 淋巴结 第二次菌血症 胆囊、肝、脾、肾
病人 带菌者
随粪便排出
随尿排出
伤寒病人的标本采集
三、志贺菌属(通称痢疾杆菌)
人类是唯一的患者和带菌者
粪—口传播
感染灶局限于结肠粘膜层,一般不入血
病后免疫期短,不牢固
致病物质
1、侵袭力: 菌毛:有利于细菌粘附至结肠粘膜 2、毒 内毒素 素:
所致疾病-霍乱
自然情况下,
霍乱病人脱水貌: 眼窝深陷、皮肤弹 性消失
人类是霍乱弧 菌的唯一易感 者。 摄入108~1010 个细菌可造成 感染。

乱 烈性肠道传染病,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
传染源 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临床表现 上吐下泻
未经治疗死亡率高达60%
局部
通透性增加 作用于肠壁: 粘膜炎症、溃疡 肠壁植物神经:里急后重
全身
志贺毒素
内毒素血症
与内毒素协同作用 加重局部和全身症状
痢疾杆菌致病过程
痢疾杆菌
经口而入
回肠、结肠、直肠定居繁殖
毒素入血,达 中枢神经系统
肠壁上皮细胞坏死、炎症、溃疡 脓血黏液便
慢性感染、带菌者(传染源)
痊愈
中毒性痢疾患儿
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