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巨大卵巢巧克力囊肿1例
肖焱平张向美
患者,女,40岁,已婚未育,因下腹部疼痛半月入院。
PE:BP130/70mmgh,P80次/分,腹软、膨隆,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边界清,上达脐上二横指,移动性浊音(-)。
妇检:宫颈光滑,可见数个纳氏囊肿,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右侧可扪及一囊性包块,上达脐上二横指,压痛,左侧附件区压痛。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盆腔手术史。
平时月经规则,偶有痛经可自行缓解。
HCG(-)。
子宫彩超示:子宫前方可见一巨大囊性包块,上界达脐上5cm,约为20×19×10cm大小,其内可见密集光点回声,侧动身体可见光点滑动。
CT示:中下腹及盆腔可见一囊性低密度影,约为20×19×10cm 大小,CT值约为18HU,边缘清晰,密度欠均匀,周围脏器受压移位。
联合麻下行左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左侧附件与盆壁、盆底粘连,盆腔血性腹水50ml,左侧卵巢巨大囊性包块,直径约为20cm,内含巧克力囊液3500ml,右侧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术后病理报告:左卵巢巨大巧克力囊肿。
讨论卵巢巧克力囊肿多为双侧发病,以直径3~10cm多见[1],而本例单侧发病,直径为20cm,实属少见。
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各异,术前易误诊[2],对不育、痛经或腹痛的妇女均应考虑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
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变化可反复出血,血液吸收形成瘢痕粘连,是构成内膜异位的影像学改变的病理基础,MRI由于新旧不同的出血其信号特征各异,是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因此,对怀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的患者及时行MRI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单位:湖北航天医院放射科邮编432000
参考文献
【1】连利妮主编.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97-731. 【2】臧淑清.卵巢巧克力囊肿1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6(8):3881.
【3】李松年主编.现代全身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