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

第13讲制动系的检测与诊断单元标题:
制动系的检测与诊断
课堂类别:实验
教学目标:
1、掌握制动系的检测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制动实验台的使用方法
难点:
检测结果的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训
教案正页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汽车制动力检测是车辆安全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实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2.熟悉国家标准。

二、实习内容
汽车总制动力及左右轮制动力差;悬架性能检测。

三、实验用仪器设备:
汽车制动力检验台;悬架试验台;汽车一辆。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控制部分的操作
1.1使用前打开电源,预热30分钟。

1.2首先进入汽车检测。

1.3从系统设置中选取手动和自动。

从检测设置中设置要检测的项目。

1.4车辆登路,并输入车辆的信息。

1.5点击汽车检测,进入车辆检测状态。

2.操作步骤
首先在轴重试验台上称出轴中,称完轴重后进行悬架性能检测;然后把车开到试验台上,降下托板。

让滚筒转起来,这时首先采集车轮的阻滞力。

然后
踩制动,当左右轮的制动力之和大于500N时,控制中心自动采集制动力的大小,然后3秒钟电机停转,测试结束。

五、注意事项:
在测量过程中密切观察汽车运行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检测。

六、实验报告:
1.原理概述。

2.实验内容及步骤。

3.数据记录及处理。

4.实验结论及问题讨论。

第14讲行驶系的检测与诊断
单元标题:
行驶系的检测与诊断
课堂类别:理论
教学目标:
掌握车轮定位的检测
掌握车轮不平衡的检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车轮定位的检测
车轮不平衡的检测
难点:
车轮定位的检测
车轮不平衡的检测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理论
教案正页
一、四轮定位仪
(1)四轮定位仪的结构
主机
传感器机头
通信系统
机械部分
(2)原理
各传感器机头通过轮夹与汽车轮辋相连,其四轮定位参数信息由四个传感器机头的各种传感器来反映,即确定车轮的定位参数。

各传感器机头检测的参数,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并由主机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诊断。

(3)使用方法
检测前的准备
打开设备电源,启动电脑
点击车型选定,进入下一层菜单
偏心补偿
按显示器界面提示,逐项检测与调整
(4)检测标准及检测分析
车轮定位值的大小是根据汽车的设计要求确定的,不同的车型其值有所不同。

因此,汽车车轮定位的检测标准应是该车技术条件规定的车轮定位参数值。

检测时各车轮定位参数应符合标准。

前轮定位分析
前轮前束
前轮前束超标,则容易导致车轮侧滑,轮胎磨损加剧。

当前轮前束超标时,应对其进行调整。

前轮外倾
前轮外倾角超标,易使车轮侧滑,导致轮胎的快速磨损及转向拉力,影响安全行车。

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角
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过大,则易导致汽车转向沉重、转向轮回正过猛;而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过小,则不利于转向轮的自动回正。

后轮定位分析
后轮前束
后轮前束值过小,对于前轮驱动车辆,后轮容易出现前张现象;后轮前束值过大,则汽车在正常行驶时,特别是在满载行驶时,难以与后轮运动外倾角相匹配,后轮侧滑严重。

后轮外倾
后轮外倾角过大,对于前轮驱动车辆,难以抵消汽车高速行驶且驱动力较大时后轮出现的负前束;若后轮外倾角过小,则对于采用独立后悬架的车辆,其后轮运动的负外倾角将会很大。

这些均会导致后轮外倾与后轮前束不匹配,造成轮胎磨损严重,汽车行驶性能和操纵性能不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