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总第149期)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2014年5月31日【合理用药】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小小滴耳剂大大有讲究从医疗纠纷案例看合理用药【医院信息】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5月病历检查通报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5月处方点评通报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5月抗菌药物双十排序【合理用药】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A级高危药品:情况增减。
1、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重点管理和监护。
共14类,根据实际体激动药2、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拉贝洛尔的注射剂)3、高渗糖,20%或以上4、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5、硫酸镁注射液6、浓氯化钾注射液7、浓氯化钠注射液8、100ml 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9、硝普钠注射液10、吸入或静脉麻醉药11、静脉用强心药,影响心肌收缩力药B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 级低。
共14类,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1、抗血栓药,抗凝剂2、静脉用造影剂3、注射用化疗药4、静脉用催产素5、静脉用中度镇静药6、小儿口服用中度镇静药(如水合氯醛)C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 级低。
共有8类,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1、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途)2、肌肉松弛剂,神经肌肉阻断剂3、口服化疗药4、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因成分复杂难以控制药物体内作用,容易发生不良事件,使用中需特别注意监测患者反应。
)药剂科·2014年5月小小滴耳剂大大有讲究(来源:中国医药报)日常生活中,耳部疾患很常见,但大家都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耳用制剂么?滴耳剂是我们最常接触的耳用制剂,它有着起效快、局部浓度高、用药剂量小、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使用起来也大有讲究。
使用滴耳剂时,可让患者卧于床上,也可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尽量使患耳的外耳道口正对上方。
上药的人一手轻轻牵拉患者的耳廓:成人是将耳朵向头后上方提拉,儿童则应向头部后下方牵拉(目的是矫正外耳道的生理弯曲并扩大外耳道口,以便药液能顺利流入耳内);另一只手则将滴耳剂向耳道后壁方向缓慢滴入,让药液自行流向耳道深处,切忌将药瓶插入耳道。
滴药后,用手指一按一放按摩耳屏(俗称小耳朵),同时可让患者做吞咽动作。
这些动作都有利于药液流向耳道深处,并在耳道内均匀分布。
一侧耳道点药后,须保持头部偏侧体位5-10分钟。
另外,有的药品说明书要求患者进行10分钟的“耳浴”,简单地讲,就是给耳朵“泡澡”。
方法是将药物滴入耳道,浸泡一段时间,使耳内黏膜充分吸收药物,从而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
耳浴时要求患者取侧卧位,使耳道口向上,将滴耳液滴入并尽量充满外耳道,10分钟后再变换体位,使药液流出来。
滴耳剂如果使用不当,则收效甚微,甚至会引起不良后果。
有一些患者用了滴耳液后,感到头晕、恶心,这是因为滴耳液的温度过低的缘故。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对冷刺激非常敏感,当滴耳液的温度过低时,会打破内耳的温度平衡,前庭器官受到冷刺激后,就会引起眩晕、恶心。
因此,为避免刺激内耳的前庭器官,使用前,可以将温度过低的滴耳剂装入内衣口袋片刻,或放在手掌中前后滚动加温后使用。
耳用制剂使用时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用药前应先清除耳中的分泌物,避免药液被阻挡;如果是耳聋、耳道不通或耳膜穿孔的患者则需要慎重使用滴耳剂或按医嘱使用。
耳用溶液剂使用时应澄清,不应有沉淀和异物;而耳用混悬液放置后会有沉淀物,需经振摇使内容物分散均匀后使用;耳用乳液如发生油与水分离,也应经振摇恢复成乳液状态后使用。
此外,如需同时使用多种耳用制剂,可间隔10分钟以上给药;长期使用抗菌药可引起耳内菌群失调,因此耳部抗菌药物通常不宜超过7天;耳用制剂应按说明书要求密闭贮存;多剂量包装的耳用制剂在启用后最长可使用4周,超过期限则不能继续使用。
从医疗纠纷案例看合理用药64岁的老周因咽喉疼痛,去了南京一家大医院呼吸门诊看病,医生诊断是上呼吸道感染,开了两种药物让他输液。
可没料到,输液到一半,他变得神志不清,后经抢救,虽然命保住了,却成了植物人。
近日,法院判定医院需承担99%的责任,赔偿老周各项损失共计200多万元。
(2014年3月19日《现代快报》)法院之所以如此判决,是因为省医学会的鉴定意见认为,医生在对老周的诊疗过程中,违反了抗生素使用规定。
医生为老周使用的抗生素叫加替沙星,这种药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曾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提醒。
医生的过错不在于使用了加替沙星,而在于超范围使用了抗生素。
在医院,医生没有把握好适应证就使用抗生素,或者不合理、不必要地联合用药是常见的问题。
【医院信息】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5月病历检查通报[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重点药物使用情况,提高临床应用药物的合理性。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我院5月妇科、产科、病理产、儿外科出院病历48份及儿科出院病历40份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抗茵药物的使用情况。
结果:共调查88份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81.82%,妇产科以β-内酰胺类和硝基咪唑类联合应用为主。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抽查我院2014年5月出院病历88份,其中妇科、产科、病理产、儿外科48份,儿一、儿三、神经康复科、儿免、ICU、共计40份,统计分析病人住院期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1.2 方法以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2009】38号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为标准,对我院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登记分析,内容包括病人临床诊断、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次数、用药天数、联合用药情况、围手术期用药等。
2结果2.1病历统计结果详见以下附表表1 妇科、产科病历综合资料2.2、抗菌药物超常预警本次抽查病历中,用药量排在前三位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唑林针、头孢噻肟针、哌拉西林舒巴坦针。
3 讨论3.1、择期剖宫产预防用药医嘱明确。
剖宫产术能按要求下达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医嘱,临时医嘱可查“断脐后即刻”,且麻醉记录单可以查询用药时间,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48小时。
我院急诊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加强管理后逐渐规范。
有侧切助产分娩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无法做到断脐后使用。
3.2、联合用药情况:儿科多以β-内酰胺类(杀菌剂)与大环内酯类(抑菌剂)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治疗原则。
产科多以β-内酰胺类与硝基咪唑类联合。
《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联合甲硝唑(硝基咪唑类)使用。
若存在感染高危因素时,如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如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可以加用甲硝唑,我院存在少量联合用药指证不明确现象。
3.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要求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较规范,信息科微机统计儿外科疝气47例,使用率8.51%;乳腺疾病手术32例,使用率43.75%。
3.4、抗菌药物分线使用按照河南省卫生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试行)》评价。
发现下级医师越线使用抗菌药物现象。
(以下达用药医嘱医生为准)3.5、发现少数抗菌药物给药频次医嘱使用qd、bid、tid。
应使用q8h、q12h、q24h。
4 问题病历举例4.1.1414029,诊断:支气管肺炎。
头孢噻肟钠换成哌拉西林舒巴坦无换药依据。
1414589,诊断:支气管肺炎。
一线医师越线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头孢唑肟针、阿奇霉素针。
1413842,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非感染性诊断使用抗菌药物头孢他啶针。
1414571,诊断:肺炎,一线医师越线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头孢噻肟钠针、阿奇霉素针。
1414053、1414078、1414008、1414001一线医师越线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
4.2. 1413837剖宫产,断脐后预防用药克林霉素,该患者1/5住院,无过敏史,2/5、02:10做手术首选克林霉素不合适。
4.3. 1411717剖宫产,断脐后预防用药克林霉素,0.6g,ivgtt,st,6/5---8/5,给药频次不够,且该患者2/5住院,无过敏史,6/5做手术首选克林霉素不合适4.4. 1413812剖宫产,断脐后预防用药克林霉素,该患者1/5住院,无过敏史,5/5、15:40做手术首选克林霉素不合适。
4.5. 1415402左乳溢液区段切除术,术前用药时机16/5、07:15,手术开始时间16/5、11:29,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4.6.1413880、1413808预防用药联用奥硝唑,起点偏高。
4.7.1415137、1415023、隐睾,行右侧睾丸下降固定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头孢唑林5天,时间偏长。
4.8.1413963,剖宫产,临时医嘱预防用药克林霉素,麻醉记录单用药记录头孢唑林,两者不符。
药剂科、院感科2014.5.31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5月处方、医嘱点评通报随机抽查2014年5月16日我院门诊处方200张,其中儿科处方100张,普通处方1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处方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处方评价表对处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如下:200张处方用药品种总数为366种,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3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为37张,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18.5%,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为47张,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23.5%,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为366,占处方用药总数的100%,基本药物品种数193,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52.73,100张处方总金额为11847.03元,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59.24元,合格处方195张,处方合格率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