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牵引与石膏固定术的护理PPT讲稿

牵引与石膏固定术的护理PPT讲稿


➢骨盆悬吊牵引:将兜带从后方包托住骨盆,
两侧牵引绳交叉至对侧上方通过滑轮及牵 引支架进行牵引。
3 操作后的护理
(1)新作牵引的病人应交接班 (2)加强生活护理 (3)保持有效牵引
(4)避免过度牵引 (5)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6)局部皮肤护理 (7)预防感染 (8)预防并发症
(3)保持有效牵引
➢皮牵:要防止胶布或绷带松散、脱落 ➢颅骨牵引:每天检查牵引弓,防止牵
➢防止因骨骼病变所致的病理性骨折
三、牵引术的分类
皮牵引 兜带牵引 骨牵引
(一)皮牵引
1 概念 是指借助于胶布贴于伤肢皮肤上或用海绵牵
引带包压伤肢皮肤,利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 将牵引力传递到骨骼。
2 适应证
➢12岁以下的儿童及老年体弱者 ➢移位较轻的股骨干骨折 ➢防止关节挛缩(化脓性关节炎) ➢手术前后的暂时制动与固定 ➢截肢后残端皮肤牵引
更换敷料
2.术中配合
➢摆好病人体位 ➢覆盖衬垫 ➢浸透石膏 ➢石膏包扎 ➢捏塑 ➢包边 ➢标记 ➢干燥 ➢开窗
3.操作后护理
(1)干固前护理
➢加快干固 ➢搬运:用手掌平托石膏固定的肢体 ➢体位:维持石膏固定的位置直至完全干固 ➢保暖:寒冷季节注意保温,未干固的石膏
覆盖毛毯或棉被须用支架托起
(2)干固后护理
行性腹水等
伤口发生或疑有厌氧菌感染 孕妇禁忌作躯干部大型石膏 年龄过大、新生儿、婴幼儿及身体衰弱者
不宜作大型石膏
(五)石膏绷带固定术的护理
1.操作前的准备和护理
➢解释:操作的必要性;术中石膏发热属正常现象;
肢体关节必须固定在功能位或特殊体位,中途不能 随意变动
➢拍片:以备术后对照 ➢用物准备:石膏绷带、水盆、衬垫、刀剪等 ➢皮肤准备:清洁石膏固定处皮肤并擦干;有伤口者

➢ 安装牵引弓:系上牵引绳及牵引重量 ➢ 牵引重量:下肢牵引重量一般是体重的1/7-1/10 ➢ 防止损伤
尺骨鹰嘴牵引 胫 骨 结 节 牵 引
股骨髁上牵引
⑶兜带牵引
➢枕颌带牵引:取坐位或卧位;牵引时避免带子压
迫两耳及头面两侧;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
➢骨盆牵引:将骨盆
兜带包托于骨盆, 在兜带上加适当的 重量,将胸部兜带 拴在床架或将床尾 抬高20-25cm行反牵 引。
每日用75%乙醇消毒
➢若牵引针有滑动移位,应消毒后予以调整
(8)预防并发症
➢足下垂:膝外侧垫棉垫,
用足底托板
➢压疮 ➢坠积性肺炎 ➢泌尿系感染 ➢便秘 ➢血栓性静脉炎
二、石膏绷带固定术
(一)石膏绷带的作用
常用的外固定材料,吸水后有很强的塑型性,能 在短时间内结晶变硬,维持原塑型形状,起到 固定作用
截肢后残端皮肤牵引
3 皮牵引-禁忌症
擦伤
裂伤
溃疡
静脉曲张
胶布过敏
(二)兜带牵引
1 概念 兜带牵引:利用布带或海绵兜带拖住身体突
出部位施加牵引力。 2 适应证
➢枕颌带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和
颈椎间盘突出症
➢骨盆牵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 ➢骨盆悬吊牵引:适用于骨盆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三)骨牵引
安息香酸酊等。
➢骨牵引:骨圆针和克氏针、手摇钻、骨锤、牵引
弓等。
➢其他:牵引床、牵引架、牵引绳、牵引重量等。
2 操作中配合
⑴皮牵引 ➢ 胶布牵引局部皮部肤涂擦安息香 酸酊(婴幼儿除外) ➢ 骨隆突处加衬垫,防止局部压迫 ➢ 胶布外用绷带缠绕 ➢ 皮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
(2)骨牵引
➢ 常用进针部位:尺骨鹰嘴、股骨髁上、胫骨结节等 ➢ 局部皮肤消毒、铺巾、局麻;针孔处皮肤用乙醇纱布覆
石膏绷带固定术
(二)类型
➢石膏托 ➢石膏夹板 ➢石膏管形 ➢躯干石膏 ➢特殊类型石膏
(三)适应证
骨折复位后的固定 关节损伤或脱位复位后的固定 畸形矫正术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固定 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伤,手术
修复后的制动
急慢性骨、关节炎症的局部制动
(四)禁忌证
全身情况差,如心、肺、肾功能不全,进
如出现以上表现,提示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障碍, 应及时检查分析原因并报告医生。
(6)局部皮肤护理
➢皮牵:观察病人胶布边缘有无水疱或皮炎。 若有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吸并给予换

若水疱面积较大,应立即除去胶布,
暂停牵引或改用海绵带牵引,皮损部 位用75%乙醇涂擦。
(7)预防感染
➢骨牵引时,穿针处皮肤以无菌敷料覆盖,
➢适宜的牵引重量:股骨骨折牵引重量为体重的
1/10-1/7;小腿骨折为1/15-1/10;上臂为1/201/15
(5)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包扎过紧和牵引重量过大是引起肢体血液循环 障碍的主要原因,应密切患肢末梢血液循环。
➢感觉:麻木、疼痛 ➢温度:发冷 ➢色泽:发青、发紫 ➢动脉搏动:细弱 ➢其他:肿胀
引脱落
➢牵引重锤:应保持悬空,牵引重量不
可随意加减或移除
➢牵引绳:不可随意放松 ➢牵引方向:应与肢体长轴成平行 ➢保持对抗牵引力量
(4)避免过度牵引
➢测量:每日测量牵引肢体长度 ➢X片:在牵引开始数日,拍X片了解肢体对位情况,
并及时调整
➢牵引重量调整原则:可首先加到适宜的最大量,
复位后逐渐减少;关节挛缩者则应以逐渐增加原 则
1 概念 骨牵引:将不锈钢针穿入骨骼的坚硬部位,通过 牵引钢针直接牵拉骨骼,又称直接牵引。
2 适应证 ➢ 颈椎骨折牵引、脱位 ➢ 肢体开放性骨折 ➢ 肌肉丰富处的骨折
四、牵引术的护理
1 操作前的准备和护理
解释,局部皮肤清洗,必要时剃毛
选择适当的牵引用物
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摆好体位
牵引用物
➢皮肤牵引:胶布、海绵带、纱布绷带、扩张板、
1)病情观察
➢观察皮肤色泽、温度 石膏边缘处及石膏下皮肤 ➢48h内注意观察肢体末端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注意
评估“5P”征: ✓疼痛(pain)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麻痹(paralysis) ✓苍白(pallor) ✓脉搏消失(pulseless)
➢石膏:
注意石膏有无潮湿、污染、变形或断裂
牵引与石膏固定术的护理课件
牵引术
一、概念 牵引术(Traction):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
和对抗牵引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的治疗方法。 二、适应证
➢骨折、关节脱位的复位及维持复位后的稳定 ➢除肌痉挛、改善静
脉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