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三、教育研究的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创新性原则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伦理原则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趋势
一、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
• (一)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 • (二)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三)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 • (四)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 革
述现象,基于描述性分析,本
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一 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 的结论。在开始研究时并不强 调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 基础,理论可以在研究的过程 中形成,并在研究进行中被改
变,或放弃,或进一步精炼。
• 2.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 ,更接近演绎法,是从一般的原理推 广到特殊的情境中
• (一)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依据所 研究问题的不同对象分) •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根据研 究的不同目的分)
•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根据分
析方法的不同分)
(一)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 1.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 • 2.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研究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 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 于发展和完善理论,提示教育活动本 身所固有的法则或一般规律,建立具 有普遍性的理论,也称“纯研究”或“理 论研究” • “万有引力”
• 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的《美诺》一章 里曾讨论过这个问题:
– 美诺,知道你的意思,……一个人既不能试
着去发现他知道的东西,也不能试着去发现
他不知道的东西。他不会去寻找他知道的东
西,因为他既然知道,就没有必要再去探索;
他也不会寻找他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在这种 情况下,他甚至不知自己该寻找什么
• 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 同的答案:回忆说、白板说、顿悟说、 条件反射说、建构说。
4.《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7
问题:
• 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 • 未来十年山东省需要需要多少幼儿园/ 小学教师? • 绘本教学如何开展更有实效?
思考一:
一 位中学物理教师新设计了一套教
学方案,并配备了教学中所要用到 的录像、教科书、讲义和实验用书。
【研究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
• 例如:学习的研究
• 教育者很早就注意到学习的问题,像如何有趣地
呈现学习材料、如何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学
习方式等。但是学习研究中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学习者如何理解某些 新的事物”。 • 假设有个人,他是彻头彻尾的无知者,那么他是 如何能认识、学习那些全然不可理解的事物呢?
•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应 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 际问题中的作用。即将基础研究所揭 示的法则或规律运用于教育实践活动, 以直接指导或改进教育实践活动,提 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 如:探究教学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 1.定性研究:一般是用文字来描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界说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 (一)研究的含义
• 1、研究
• 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人们探求事 物真相、性质或规律以便于发现新的 事物、获得新信息的活动。
(二)教育研究的含义
• 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 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 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二、教育研究的类型
5.两组采用同样的测验内容
思考二:
【研究问题】某研究生想研究教师
与学生在某问题(例如未成年人上网 的问题)价值观上的异同
【做法】从参加暑期训练班的老师
和学生中各选150名,面谈,自由提
问,观察得出结论。
• 【分析】 1. 这两组人员的代表性不可靠,不能代表广 大师生,因为参加暑期班的和不参加的可能在价 值观上就有差异,结论不具推广性。 2. 单凭观察法,可能存在想从资料中寻找心 目中答案的倾向。因为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不 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间读数,会出现不同的 结果,所以会出现偏差。
法最合适;如何组合使用这些教材
【做法】用教科书上第一单元“力”,用教学片讲第二单元 “运动”,看哪一种方式能取得教学和辅导的良好效果。 【分析】如果第一单元比第二单元成绩好,能说明什么?
可能性一:第一单元容易 可能性二:第一单元考试题更能反映所学的内容 可能性三:教科书写得好 可能性四:教学片乏味 ……。
(一)直觉观察时期
• 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 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 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 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 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 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 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 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 也。(《荀子·劝学》)
【修改方法】
1.重选样本 2.设计测量工具
•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教育研究是很复杂的,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最终研究结果的真实、准确,
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研向大家掌握该如何进行
研究的设计,如何控制研究的实施,如何进行数 据的分析,如何撰写清晰明了的研究报告。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因为每个单元学习的成果只可出现一次,没有重
现的可能,因此,所得到的只能是随机偶尔产生的不
稳定成果,也就不能甄别出哪种教学方式更为适宜。
【修改建议】
1.将不同的教具用于同样的教材,避免教材
内容难易度影响
2.用教科书教一组学生学两个单元,用影片
教另一组学生学同样的两个单元,有助于抵消教 学片特别适合某一单元内容的现象 3.做实验的两组学生具有基本相同的水平 4.单元课后测验内容能代表所学的教材内容
教育研究方法
评价方法
– 出勤:10%
– 作业平时学习和讨论:20%
– 期末考核:70%
参考教材
1.《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 2007 2.《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维尔斯曼 袁振国主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3.《教育研究方法初探》叶澜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