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研究生班课程
宏观经济学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裴晓鹏
第七讲: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
一、政府职能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需求管理政策 三、供给管理政策
一、政府职能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政府职能 宏观政策目标
3
1、政府职能
(1)“守夜人”职能。
(2)资源配置职能 (生产公共产品、校正外部性、价格规制 等) (3)宏观调控职能 (4)增进社会公平职能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节能减排 一致 冲突
二、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搭配
需求管理政策
调节需求,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
理论基础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是失业、价格波 动和增长停滞的根源。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通货膨胀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经济萧条和失 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调节需求的两 项主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 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买进证券,会直接或间接增加货币供给。卖出 证券,作用相反。 它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 的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优点:操作灵活,比较隐蔽
4、货币政策运用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相机选择使 用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 政策或中性货币政策。
2、宏观经济政策的任务
稳定经济运行 促进结构优化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宏观经济政策任务与目标
(以当代中国为例)
基本目标
特定目标
充 分 就 业
经 济 增 长
物 价 稳 定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产 业 升 级
节 能 减 排
充分就业
宏观经济调节第一目标。 国际通行标准:失业率在4%以下为充分就 业。
2、工资收入政策
调整工资收入水平,使劳动力价格合理化,与经济 发展相协调; 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准则是:货币工资率与 GDP增长率、物价指数、劳动生产增长率相挂钩 (“三挂钩”)
是否要同利润挂钩?。
形式:
最低工资标准 协商 制订工资与物价指导线 课税
3、人力政策:
盈余过多
这是个麻烦!
境外投资 资产风险
汇率不变
汇率变化
本币被迫大量发行 流动性过剩
本币升值,控制发行量 出口条件恶化
物价上涨、滋生泡沫
经济下滑、 失业增加
关于几大目标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一致 冲突
关于几大目标之间的关系:
我国五年来赤字与公债
年份 财政赤字(亿) GDP(万亿) 赤字占GDP比 重 20.94 24.66 30.07 33.54 1.4% 0.99% 0. 6% 2.83% 2.64%
2006 2950 2007 2450 2008 1800 2009 9500(含代发地方债)
2010 10500(含代发地方债) 39.8万亿 2011 9000(含代发地方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商业银行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的来源或基础。 由于作为存款扩张基础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能派生出货币,因此准备金是一种高能量的 或者说活动量强大的货币,故称高能货币或 强力货币。它与通货一起构成了基础货币。
2、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 了准备金,扩大了银行信贷规模。提高 法定存款准备率,实际上是减少了银行 准备金,缩减了银行信贷规模。 变动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作用猛烈(所有 央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但这 一政策手段在也存在不足之处:
干扰了商业银行正常信贷业务 透明,易因理性人得防范而失效。
存款创造
存款人 银行存款 存款准备金 银行贷款 甲 100 20 80 乙 80 16 64 丙 64 12 ·8 51·2 … … … … 合计 500 100 400 存款总和(D)=原始存款(R)/法定存款准备 率(rd)
( 1/rd称为货币创造乘数k或称倍数)
图例说明:
货币的供给不能只看到中央银行起初投放 货币多少,而必须更为重视派生存款,即 由于货币创造乘数作用而增加的货币供给 量。 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与存款准备率有着重 要联系
“新公债哲学”:举借公债利大于弊
一方面要发挥赤字和公债调控经济作用, 另一方面注意赤字和债务规模保持适度。
赤字和债务警戒线
欧盟国家标准:赤字/GDP不超过3%;债 务余额/GDP不超过60%
2010年赤字占GDP10%
“欧猪五国”处在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
“PIIGS”
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 Ireland—爱尔兰、Greece—希腊、Spain—西 班牙
财政自动稳定器:指的是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 种能自动减弱国民经济波动的机制。如所得税 征收制度。 积极性财政政策: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状况, “主动出击”,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财政收 支,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措施(在现阶段 特指扩大需求、促进增长的政策) 。 稳健性财政政策:处于积极干预与消极不干预 的中间状态. “干预力度”不高。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运 用。如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对需要 扶持的产业实施税收优惠、加大政府投资和放 宽信贷条件等措施。对需要限制发展的产业实 施苛刻的税收和信贷措施。 产业政策的目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尤其是后者,会有效改善供给质量,形成供给 创造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的良性互动局面。
从“增速导向”转为坚持“区间调控”—— 调控更从容; 从“大水漫灌”到“喷灌滴灌” ——调控更精准。
供给管理方面:着力实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的 供给管理系列政策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会议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
居民户
消费( C )
投资( I ) 出口(X )
总 国内需求 企业 需 政府 求 国外需求
物价稳定
指反映物价总体水平的价格指数相对稳定。
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 指数(PPI)是宏观调控重点关注的 指标。
中国的CPI:
中国的CPI统计范围:食品、烟酒、衣着、家庭
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 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居住(建 筑材料、房租、物业管理服务、煤电水汽)等八 类。 一般说来,CPI>3%,就认为出现了通货膨胀。
思路二:扩大餐馆规模(如 连锁),增加招徕顾客,效 果不大的优惠措施
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理论基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生产决定交换、分 配、消费” 中国经济学家的理论探索 中国近三年的实践总结
中国的新供给经济学
解决中国的问题根本上要靠供给管理,特别是抓改革
“克强经济学”
“克强经济学”: 源自2013年巴克莱资本公 司对李克强总理的经济思路和经济政策取向的 理论化概括。 要点有三:
积极作用:乘数作用 消极作用:挤出效应
局限性:前时滞长
(二)货币政策
涵义:国家(中央银行)制定的关于调节 货币供应量的方针和措施。 机理: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投资
总需求
1、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通货与活期存款的增加) 主要是通过存款创造机制完成的。 存款创造:(中央银行)向商业银 行增加一笔原始存款,则商业银行 通过信贷活动创造出超过原始存款 若干倍的派生存款。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市场, 促进 劳动力流动 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供给 a、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教育投资、普及教 育、加强在职培训。 b、完善劳动市场:增加就业服务机构 c、协助劳动力流动:必要的物质激励与帮 助,提供信息
4、资源环境政策
通过资源环境管理,优化资源环境的利用, 如土地政策、环保政策
我国“十三五”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 就业水平由劳动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决定。
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经济增长对就业 的拉动效应可用就业弹性系数衡量。
经济增长
指的是实际GDP增加,通常用一定时期内GDP增 长率来衡量。
“十三五” 目标:GDP年增长6.5%
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和总需求相关
(一)财政政策
政府为实现一定宏 观调控目标而制定 的关于运用财政收 支变量调节经济运 行的方针和措施。
R IS
LM
0
y
1、财政政策工具
购 买 支 出 效 果 是 最 好 的 。
购买性支出 转移支付 (包括政府投资) 可支配收入 消费 税收 (所得税税率) 可支配收入 消费
总需求
2、财政政策种类
再贴现率
再贴现指的是商业银行把商业票据出售给当地中央银行 以增加准备金或作为担保向当地中央银行借款。 再贴现率就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金融机构的放款 利率。 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央行贴现减少,从而货币供 给减少。贴现率降低,结果则反之。 变动再贴现率也不是货币政策第一选择,原因有三: 商业银行避免被人误解为财务状况不好而不会大量使 用再贴现手段融资, 效果有限,是否进行贴现取决于银行财务状况和货币 市场利率水平。 它的有效性建立在商业银行的配合上
“从相关债务指标看,我国包括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政 府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50%” ——《发改委:我国出现政府性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不大》
/fortune/2011-08/29/c_121927812.htm
6、财政政策的作用与局限性
物价变动的防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