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培训课件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培训课件
6.移植内瘘的穿刺: 移植内瘘在置入2周、肿胀消退、 能触及移植血管后才能进行穿刺,变换穿刺点的 部位是有必要的,避免假性动脉瘤形成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南4 通路异常的监测: 检测、监护、诊断测试
1.物理检查:应用物理检查探测内瘘和移植内瘘 功能异常, 至少每月进行一次(B)
2.移植内瘘的监测:彩色多普勒、核磁共振、超 声稀释法、超滤光稀释法、直接经皮测定法、 单次葡萄糖注入法、尿素稀释法等,作连续性测 定并进行趋势分析
地经验、使用目的和费用考虑。 • 长期导管不要留置在有等待成熟的瘘同一侧。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10
指南2 透析通路的选择
准备肾移植,避免使和用股安静置脉导管留置;对
于考虑在胸壁行搭桥手术,应当做MRA 动脉和静脉血管造影,了解静脉情况。
儿童患者通路的选择遵循指南,通路的优 先顺序与成人一样
PD患者,有迹象表明PD失败,应制作一 个备用内瘘
• 自体血管内瘘的建立应达到50%,至少应为 40%
• 到2009年自体血管内瘘的比例应达到65%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2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3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4
新的血管通路实践指南分为三大部分
• 临床实践指南(CPG); • 临床实践的建议(CPR); • 通路研究建议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3.内瘘满足“四个6”特征时,有可能达到使用年限 :即成熟期6周、流量大于600/min、直径至少 为6mm、深度小于0.6cm、内瘘边界清晰(B )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14
指南3 内瘘、移植内瘘、透 析导管的使用
4.应进行内瘘侧手臂的锻炼(B)
5.如6周后未成熟,应做内瘘造影摄片或其他影象学 检查以确定问题的原因所在(B)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8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9
指南2 透析通路的选择 和安置
C.不考虑长期导管作为永久性透析通路(B) J.临时导管仅用在急症透析和透析持续时间有限的住院病
人 K.无涤纶套的股静脉导管仅用于卧床患者(B) L.应用长期导管或皮下埋置导管系统(PORTS系统)应
同时考虑永久血管通路计划 • 导管要求能够达到理想血流量,导管选择应当根据当
7.直接流量监测(A)
8.手臂持续肿胀物理特征,侧枝静脉的存在、拔针后 出血时间延长、内瘘搏动和震颤特征变化(B)
动态静脉压监测不可靠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17
指南5 内瘘并发症的治疗
1.持续性手或前臂肿胀应尽快评估和处理(B)
2.在通路6周仍未成熟应对患者进行评估(B)
3.干预:血流量不足(B) 、静脉狭窄 、内瘘主干动 脉瘤形成、狭窄 、内瘘肢体缺血(B)
5.置入导管后应做超声检查和放射检查以确定导管尖
的位置(B)。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12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13
指南3 内瘘、移植内瘘、透
析导管的使用
1.无菌操作 :所有血管通路都应使用无菌技术进 行操作(A)
2.内瘘的穿刺与成熟:一个初级内瘘应成熟后使用 ,以减少穿刺渗出的风险,能够在整个透析过程 中提供处方所要求的血流量(B)
A.内瘘应在开始血透前6个月预先安排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6
指南1 永久性血液透析通 路的患者准备
B.对通路进行评估并有充裕时间对其进行修正, 以确保初始透析内瘘能有效地使用(B)
C.移植血管在透析开始前3~6周预先置入 D.制作永久性血透通路前应当进行评估: 4.病史与体格检查(B) 5.上肢动静脉多普勒超声(B) 6.起博器安装、静脉导管留置史的病人,应行中
19
指南6 动静脉移植并发症的 治疗
5
指南1 永久性血液透析通 路的患者准备
1. GFR<30ml/min/1.73m2(CKD4期)选择肾脏替 代治疗的模式,选择永久性透析通路的建立 部位(A)
2. 前臂或上臂合适制作血管通路的静脉,不应 用于静脉穿刺或放置输液留置导管、锁骨下 导管、外周及中心导管的置入
3. 透析治疗初期应拥有一个有效的永久通路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 南
前言
• 1997年美国透析质量控制临床实践指南( DOQI)中,有关血管通路的指南分为六个部 分共有指南38条
• 2006年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补充和修订,提出 “Fistula First Breakthrough Initiative (FFBI)”-
“自体血管内瘘第一”的观点
4.异常情况:流量减少、静态压增加、通路再循 环优先、异常发现
5.早期的血栓形成可进行摘除,甚至在血栓形成 数天后也能成功(B)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18
指南5 内瘘并发症的治疗
6.感染:
初级AVF的感染是少见的,当发生 亚急性心内膜炎应进行抗菌素治疗6周, 出现脓毒血征应做内瘘手术切除(B)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3.利用非尿素稀释方法测定再循环率(B)
4.静态压直接或间接测定(B)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16
指南4 通路异常的监测: 检测、监护、诊断测试
5.移植通路流量率<600ml/min,自体内瘘流量 <400~500ml/min,应当立即进行通路影像学检查 (A)
6.移植内瘘或自体内瘘静脉端静态压比率(平均压力) 大于0.5
心静脉评估(A)。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7
指南2 透析通路的选择
1.选择血透后内瘘部位和的安顺置序:外周-中心
A.最初是鼻烟窝/腕关节内瘘(A) ;其次是肘关 节内瘘(A);第三是贵要静脉转位内瘘(B)
B.移植血管内瘘,如人造血管、生物材料血管 (B) 首选前臂袢式移植、直桥式移植直型搭 桥内瘘、上臂搭桥内瘘,以及前胸壁或“ 项链”式血管移植,上肢血管全部耗竭后 采用下肢内瘘或搭桥(B)。
对于初次内瘘失功能后,尽量争取自体内 瘘重建。
解读美国透析血管通路指南
11
指南2 透析通路的选择 和安置
移植血管内瘘大多数材料是PTFE,其他还有聚氨基 甲酸酯(PU)及生物血管如牛血管,在初期有相 同的结果(B)
当患者透析2周后出现上臂肿胀,应做血管成像或超 声,评价中央静脉(B)
4.导管:隧道式袖套导管的置入部位优先选择右侧颈内 v,其次是右侧颈外v、左侧颈内、外v、锁骨下v、 股v,锁骨下v只在上肢或胸壁血管不能使用时才考 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