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提示:甲是“V”形河谷,大多位于河流的上游;乙是冲积扇,位于河流 出山口处;丙是冲积平原,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丁是三角洲,位于河 流入海或入湖处。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 (1)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只分布于南方地区。( ) (2)在贵州被称为“坝子”的是孤峰或侵蚀残留的残丘。( ) (3)溶洞的石柱属于向下发育的岩石与地面相连形成的柱状积物。
解析:图中的景观是我国的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图中 的岩石是可溶性的沉积岩——石灰岩。 答案:D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3.下列地貌形态中,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石钟乳
B.峰林
C.落水洞
D.塬、梁、峁
解析:塬、梁、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类型。
答案:D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读黄河示意图,完成4题。
貌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地理
实践力)
知识建构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的物质溶于水并被
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2.中国主要分布地区: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分布最为广泛。
3.主要喀斯特地貌及特征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标导引
课 程 标 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 图像,识别 3—4 种地貌,描述 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能够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常
见地貌类型、地貌景观特征
及其形成过程。(综合思维)
目 2.结合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
标 认识不同地区地貌的表现形
导 引
式及特征。(区域认知) 3.实地考察地貌,分析典型地
位置
类型
特征
溶沟
地表喀斯特 地貌
洼地
峰丛、峰林
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 底部平坦 呈锥状耸立
地下喀斯特 地貌
溶洞
常呈层状分布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实践链接在一篇旅游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古以来桂林就有着 ‘山水甲天下’的美誉,那么桂林的风景到底有多么美呢?在这里有平 地拔起、千姿百态的高山,还有蜿蜒曲折、明洁如镜的漓江……” 文字中所说的“平地拔起、千姿百态的高山”属于哪一种喀斯特地 貌?为什么? 提示:峰林或孤峰。周围为地势平坦的洼地,才有平地拔起之感;受 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高山。
4.图中河床剖面呈“V”形的河段是( ) A.a B.b C.c D.d 解析:a位于黄河的上游,以下蚀作用为主,所以河床剖面呈“V”形。 答案:A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喀斯特地貌 问题探究
游石花洞记 龚裕阳
别府洞天疑仙宫,栈道横山作霓虹。 白石出地春天笋,素雪悬梁晓时空。 万年鬼斧一景胜,百代沉积千秀钟。 流水从来无定意,唯有山河气最雄。 这首诗描写的景观与下图类似。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河流地貌
问题探究
材料一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
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
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
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材料中描述的洞是如何形成的?洞内地下暗河众多的原因是什 么? (2)材料中洞内的各种岩石形态是如何形成的?主要表现为哪些典 型地貌? (3)请描述洞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提示:(1)材料中描述的洞为溶洞,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地表水 下渗流入地下溶洞,相连形成暗河。 (2)因流水的溶蚀作用和堆积作用而形成,主要表现为石钟乳、石笋、 石柱、石帘等地貌形态。 (3)阴暗潮湿,地表崎岖不平,顶部有岩石下垂并常有水滴落下。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4)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 (5)三角洲地貌都出现在河流入海口处。( ) (6)河曲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地区。( ) 答案:(1)× (2)× (3)× (4)√ (5)× (6)√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对应的是( )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二、河流地貌
1.河流从源头到河口,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
2.不同河段的地貌特征
河段
流经地 区


上游 山区
呈“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 底部起伏不平
中游
平 原 地 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两岸发育较为宽广的冲积

平原。冲积平原多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下游
平原地 区
探究一
探究二
Hale Waihona Puke 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关键能力
1.喀斯特地貌的形态及形成原因
类型
地表喀斯 特地貌
形态 石芽→石林→峰丛 峰林→孤峰→残丘
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地下喀斯 特地貌
落水洞 溶洞、地下河 石钟乳、石笋、石柱
成因 溶蚀 淀积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河道呈“S”形,多形成牛轭湖
河 口 入海或 多发育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 段 入湖处 颗粒较细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3.河曲与牛轭湖:在地势平缓地区,常见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 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 成牛轭湖。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思考感悟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哪种河流地貌?分别位于 河流的哪个位置?
典例剖析 例题1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形成了石林、九乡、燕子洞等著 名景区。下列关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A.图中a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是花岗岩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 蚀和淀积作用影响 C.云贵高原强烈的流水溶蚀作用抑制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 D.受地貌影响,该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匮乏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类型及成因,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 解析: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岩石为石灰岩;其形成过程为富含二 氧化碳的水和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既包 括溶蚀作用,也包括淀积作用,二者共同作用促进了喀斯特地貌的 发育程度;喀斯特地貌所在地区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暗河。 答案: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