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_空间格局与产业策略分析

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_空间格局与产业策略分析

6 25 25
30个及以上
国家文化中心 和绿色发展示
范中心
交通门户和枢 纽
区域辐射带动 作用
8
人均住房面积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人均绿地面积
高速铁路站数量 4F等级机场数量 区域服务半径 区域服务总人口 组织城市群发展
平方米
%
平方米
个 座 公里 万人 ——
36
95
10
2个以上 一个及以上
300-400 10000 国家级城市群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空间格局与产业策略
成都市市委党校
目录
一 、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格局 二、 成都市的产业策略
第一部分
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格局
一、国家中心城市简介
1. “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出
• 2006年住建部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首次提出北 京、上海、天津、广州四个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5
5
5
15
9
9
26
21
20
45
44
43
75
71
71
96
84
83
92
86
86

102
94

96
96

104
107

110
108

105
109

112110115114113—
115
114

113
115

117
117

122
121

123
122

124
124
美国智—库“AT Kearney”每1隔25两年发布全球城市12指5 数(Global Cities
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并提出要把成渝城市群建设为国家级城市群。
2017.04 •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代 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城市能级水平,提升成都市在全球
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必须切实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支撑
功能。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成都建设
指标 全球城市GaWC体系 外国领事馆数量 国际国内大型会展数量 入境国际旅游人数比重 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数 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
人均GDP 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数量
全国专业协会和国家智库数量
单位
个 次 % 家 % 万元 %

参考值 Gamma级别以上
3个及以上 300次及以上
20.0以上 20家及以上
强化重庆、成都国家级物流枢纽功 能,并以其为引领打造国际旅游目 的地。
5
成渝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
一座城市能否站上世界城市体系“塔尖” ,既取决于国家战略意志,又取决于综合竞争 能力。纵观全球,发达城市都因拥有强大的产 业体系和经济实力而站到世界舞台中央。建国 以来,成都产业规模由小到大、层次由低到高 、实力由弱到强,发展的“势”与“场”不断 增强,完成了由省会城市到区域性中心城市到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三级跳。
中国十二大城市群示意图
培育国家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城市群发展
• 发挥国家 中心城市 对城市群 的引领作 用
南京市 上海市
宁波市
杭州市
长沙市
南宁 市
海口市
武汉市
南昌市
昆明市
合肥市
沈阳市
大连市
石家庄市
长春市
二、建设背景
(一)全球竞争视角
1.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本质是城市尤其是核心城市的竞争
• 城市作为资源要素流转和配置的节点,在全球范围内结成为一个多极化、多层次的全球 城市网络体系,并且呈现愈发紧密的态势;核心城市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代表国家 参与全球竞争。
多极化、多层次的全球城市网络体系
9
来源: /gawc/
2008年 5 12 20 34 52 54 — — — — — — — 59 — — — — — — —
2010年 5 15 21 39 57 62 — — — — — — — 65 — — — — — — —
2012年 5 14 21 40 60 65 — — — — — — — 66 — — — — — — —
—— 成都市委书记 范锐平
2020/2/6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
国家中心城市是现代化的发展范畴,是 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 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 、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国家中心城 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 ,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 交流等多方面。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进入全球视野
• 各类排行榜中中国城市数量不断扩容,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数量均有所增长
• 北京、上海与香港进入排行榜中的顶层,代表中国城市的最高水平;
• 一批新兴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在各类排行中崭露头角。
香港 北京 上海 台北 广州 深圳 南京 天津 成都 武汉 大连 苏州 青岛 重庆 西安 杭州 哈尔滨 郑州 沈阳 东莞 泉州
Index,GCI),包含5个领域的26个指标。
核心城市承担与世界的经济、创新、文化、交通信息联系
• 北京、上海、广州、 天津等城市,正在带 领三个沿海城市群地 区进入全球城市体系 的“顶端”,带动我 国经济、科技、文化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密 切联系;
• 武汉、郑州、成都和 重庆则发挥中部地区 开放门户和向西开放 的作用。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要求
• 深度参与国际竞争, 提升国际竞争力。 突出服务国家现代 化建设大局的综合 能力。——国际融 入性、竞争性。
• 强化区域引领和辐 射带动作用。促进 国家中心城市与核 心城市群的协同一 体发展。
专栏: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与指标(2030年)
功能 国际化经济、
交流中心
国家经济中心
国家科技创新 中心
• 2010年出版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将重庆纳入国家中心城市。 • 2016年将成都、郑州、武汉三个城市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范畴,增至8个。
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缘起
2016.04 • 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 标,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金融中心、对外交
“国家中心城市” 的要求
18.5万平方公里 ,9000万人口
创新引领打 造开放高地
加快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区建设,完善对外开放平台,提升 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层次。
区域协同“ 抱团”发展
新经济引领 永续发展
充分发挥成都核心带动功能,加快 与德阳、资阳等周边城市同城化进 程,打造带动四川、辐射西南、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