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 3.提纲证揭示了太阳病经证的本质 ▪ 脉浮——病位在表; ▪ 头项强痛——病邪在太阳经; ▪ 恶寒——病机为风寒伤及卫阳; ▪ 注意:三者同时并见方可诊断为太阳病,
缺一不可。
第一节 太阳病பைடு நூலகம்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 4、太阳病热型:
▪ 恶寒与发热并见。
▪ 提纲证为何不提发热? ▪ 1)发热出现较迟,或初起不明显; ▪ 2)发热不为太阳病所特有。 ▪ 注意:恶寒与畏寒的区别
太阳病概说
六、补充
▪ 2.《伤寒论》的常用特殊笔法: ▪ 1)倒装句(46条) ▪ 2)省略句(51条) ▪ 3)插笔(124条) ▪ 4)互文见义(179条) ▪ 5)假宾定主(71条)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 【提要】太阳病脉证提纲。 ▪ 【释义】 ▪ 1.太阳病经证的脉证特点; ▪ 2.病因病机; ▪ 3.太阳病表证的本质; ▪ 4.太阳病热型。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
▪ 【提要】太阳伤寒证主要脉证。 ▪ 【释义】 ▪ 1.病机分析; ▪ 2.相关说明。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 1. 病机:风寒束表,卫阳郁闭,营阴郁滞。
▪ 2.相关说明: ▪ 1)脉证要点:无汗、脉紧; ▪ 2)发热的迟早与感邪轻重和体质的强弱有关; ▪ 3)伤寒与中风的鉴别 ▪ 辨证以有汗无汗为着眼点,可通过切诊来辨别 ▪ 感邪发为中风还是伤寒与病人平素体质有关
2.腑证: 1)蓄水证; 2)蓄血证。
太阳病概说
三、太阳病证候类型
▪ 3.兼证: ▪ 1)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兼肺气不利、兼
阳虚漏汗、兼胸阳不振、兼营气不足。 ▪ 2)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兼内热郁闭、兼
水饮内停。 ▪ 注意:有些兼证实为变证
太阳病概说
三、太阳病证候类型
▪ 4.变证: ▪ 1)热证:热郁胸膈之虚烦证、邪热壅肺之
咳喘证、里热夹表邪之下利证; ▪ 2)虚证:内脏阳虚证、阳虚兼水气证、阳
阳两虚证; ▪ 3)结胸证; ▪ 4)脏结证 ▪ 5)痞证。
太阳病概说
三、太阳病证候类型
▪ 5.太阳病类似证: ▪ 1)风湿证; ▪ 2)悬饮证; ▪ 3)痰实证。
太阳病概说
四、太阳病治法
▪ 1.经证:发汗解表(峻汗、缓汗、微汗)。 ▪ 2.腑证:化气行水;活血逐瘀泻热。 ▪ 3.兼证:主治方基础上随证化裁。 ▪ 4.变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
应。”《灵枢·本藏》 ▪ 2)卫气借助于中焦脾胃的滋养; ▪ 3)卫气有赖于上焦肺气的宣发与输布。
太阳病概说
一、太阳的生理
▪ 3.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 ▪ 1)“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
则能出矣”。 ▪ 2)借助肾阳温化,而成太阳之气。
太阳病概说
一、太阳的生理
▪ 4.经脉相连,与少阴相互表里: ▪ 1)生理上相互联系; ▪ 2)病理上相互传变:太阳飞渡少阴,少阴
之”。
太阳病概说
五、太阳病传变
▪ 1.治疗得法、汗出而愈; ▪ 2.表邪不解、传入他经: ▪ 1)少阳(96条小柴胡汤证); ▪ 2)阳明(179条太阳阳明); ▪ 3)少阴(82条真武汤证); ▪ 3.失治误治、发生变证。
太阳病概说
六、补充
▪ 1.《伤寒论》条文体例: ▪ 1)原病; ▪ 2)治疗过程(部分可无); ▪ 3)现病证; ▪ 4)病机分析; ▪ 5)治法及治方。
▪ 1.阳气旺盛,为六经之藩篱: ▪ 1)循行路线最长,穴位最多(67个),五脏六
腑背俞穴所在。 ▪ 2)与督脉交于百会,连与风府,并行与背部。 ▪ 3)与肾相连,肾内藏元阳。
太阳病概说
一、太阳的生理
▪ 2.统摄营卫,主人身之表: ▪ 1)卫出于下焦,借助于肾中的元阳,膀胱
之气化而化生; ▪ “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 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 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 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 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 【提要】论述太阳温病的主要特点及误治后的变证。
外出太阳。
太阳病概说
▪ 二、太阳病成因 ▪ 1.风寒外邪侵袭肌表。 ▪ 2.少阴病热移膀胱。(293)
太阳病概说
▪ 三、太阳病证候类型 ▪ 1.经证: 1)太阳中风证; 2)太阳伤寒证; 3)太阳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 4)表郁轻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
状等。
太阳病概说
三、太阳病证候类型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 补充:六经病提纲证须满足两个条件: ▪ 1)提示本经病的主要证候内容; ▪ 2)提示本经病的病机本质。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 1.太阳病的经证的脉证:脉浮,头项强痛 而恶寒。
▪ 2.太阳病的经证的证候与病因病机:
太阳病经证病机:邪袭太阳,经气不利, 营卫失和,正邪交争。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概说
▪ 太阳病是六经的初期阶段,病位在表。
太阳病概说
一、太阳的生理
▪ 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膀胱,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 上额,交巅。 ……其直者: 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
循肩膊,挟脊抵腰中, 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至小指外侧 ”
太阳病概说
一、太阳的生理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 为中风。(2)
▪ 【提要】太阳中风证主要脉证。 ▪ 【释义】 ▪ 1.病机分析; ▪ 2.相关说明。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 1.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卫不外固, 营阴外泄)。
▪ 2.相关说明: ▪ 1)脉证要点:汗出、脉缓。 ▪ 2)表虚并非“精气夺则虚”之虚证。 ▪ 3)此四证的先后顺序为病证的出现顺序。
▪ 【释义】 ▪ 1.病机分析;
惊风、 痫证
▪ 2.太阳中风、伤寒、温病之鉴别;
▪ 3.误治后变证分析。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