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F4型内燃机车检修作业标准

DF4型内燃机车检修作业标准

3、检查前万向轴叉形法兰,十字节状态和轴承盖螺栓紧固状态、。
4、打开液压变速箱检查孔盖,观察齿轮啮合状态。
5、检查后传动轴叉形法兰,十字节锁紧螺母和轴承压盖螺栓紧固状态。检查传动轴法兰结合面的间隙,用0.05塞尺塞不进去。
6、测量万向轴花键与套间隙,测量传动轴花键与套间隙不大于1.2mm,测量十字头销的轴向移动量不大于1.00mm。
3
缸头及围墙
1、检查各摇臂、横臂、摇臂轴座、喷油器压块载丝与横臂导杆状态,应完好、无松动及折断。
2、检查各气阀内外弹簧应无折断,推杆无弯曲、球头无脱落。
3、锁夹与锁夹套上下平面相比下沉不大于2mm,锁夹套弹簧支承面厚度不小于1.5mm(圆柱部分)。
4、盘查检查调整各缸气阀间隙,各缸气阀冷态间隙为:进气阀0.4+0.05mm,排气阀0.5+0.05mm。某一气阀间隙在检修有消失现象时,应缸头检查气阀下陷情况,并作处理应。
2、车钩中心距钢轨面高度在整备状态时应为820~890mm.
3、测量车钩开度:锁闭位112~130mm,开锁位220~250mm。检查车钩状态良好。
4、排障器安装牢固、底面与钢轨距离为80~130mm,胶皮距离轨面20~30mm,扫石器架与轨面60~100mm。
5、外观检查牵引杆机构各杆件应无裂纹及变形。
9、检查DLS线圈保持电流值,5/15,5/16之间接入直流电流表,按4K,应在0.35~0.5A,启机顺利,DLS不应产生振铃现象。
4、启机后听前后通风机运转有无异音,并检查轴承温度。
6
其他部分
1、修复破损的地板、门、窗、玻璃、座垫、锁及扶手。
2、各梯子扶手安装牢固,焊缝无裂纹。
7
空气滤清器
1、外观检查各部连接螺丝应齐全、紧固。
2、检查各密封垫无老化破损、密封可靠。
3、外观检查逆止阀各部状态,停机后阀片应垂直向下,安装牢固,用手拨动逆止阀指针,阀片转动应灵活、无卡滞。
3、检查各百叶窗动作是否灵活,传动杆销子是否完好。
4、检查冷却系统各胶管、接头、逆止阀状态良好无漏泄,胶管老化发胀着应更换。
5、检查冷却风扇叶片上、下有无裂纹、变形、叶轮是否松旷。单侧间隙不小于3.0mm。
6、热风机各管路状态是否良好,长期不用要排干净管路水,防寒期检查试验各阀,漏泄者应更换。
7、起机检查高低温水泵运转状态。
5、检查示功阀、工艺堵及机体结合面有无漏水及漏气。
6、更换缸头、缸套、活塞连杆组时,要测量压铅值。3.8~4.0mm。
4
传动齿轮
打开机体自由端两侧盖及泵支承箱盖,检查正时齿轮与泵传动齿轮叉形接头,减振器端板状态。
5
保护装置
1、检查紧急停车按纽和复原手柄状态,进行紧急停车及复原装置的动作试验,小修时做超速停车装置动作试验。
6、检查废气总管及排气支管状态,各密封垫应完整,排气系统隔热材料须完好,不良者要修补,大小波纹管垫及卡子良好,螺丝无松动。
7、测量并记录各缸压缩压力。
7
油水管路
1、检查气缸盖进、出水支管垫密封应良好。
2、检查增压器进、出水胶管,燃油胶管应良好。
3、更换不良进水支管胶圈。
二、辅助传动部分
序号
部位
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2、测量各回路绝缘值。要求:
(1)主回路对地绝缘值≮0.5MΩ/1000V;
(2)控制回路对地绝缘值≮0.25MΩ/500V;
(3)照明回路对地绝缘值≮0.25MΩ/500V;
(4)主回路对地绝缘值≮0.5MΩ/500V;
在启机前和交车前均应测量,交车时在柴油机空转运行状态下,再用试灯复核(防止在静电下不连通的电器接地)。
2、吹扫差示压力计管路。
6
增压系统
1、手扳转子是否灵活,打开排污堵检查是否有滑油流出。
2、检查增压器内部的清洁状态,测量转子轴轴向横动量。
3、进气壳裂纹超过周长的1/3时要更换。
4、检查增压器与中冷器的连接状态,不得松动、破裂、漏气,各油管接头不得松动,增压器及支承各螺栓、螺丝无断裂松动。
5、开堵检查中冷器有无漏水,各垫片应完整无漏泄。检查并疏通稳压箱排污阀及管系。
6、检查滑油泵出油胶管,粗滤器安全阀胶管,检查柴油机出水总管胶管。
2
冷却系统
1、检查高、低温水泵及冷却系统接头、垫应良好无漏泄,卡子、螺栓应紧固无松动,检查水泵密封性能(每分钟不超过15滴)。
2、清扫各单节表面,检查各单节有无漏水现象,漏水者应修复或更换,倒伏面积超过10%要梳片。检查处理单节棚各处密封。
2、检查更换不良的高压油泵及防护罩。更换高压油泵时,装机前的高压油泵应在试验台上进行大小油量试验、并分组,应与机车原装各泵相同。
3、互换高压油泵(2x、4x)。
4
联合调节器
1、检查与清洗联合调节器电磁阀,B型车检查油马达、键与伞齿轮状态与调速齿轮啮合状态,测量电磁阀绝缘、检查高底逆止销状态。
2、检查油马达状态,转动应灵活、无卡滞。
4、检查滤清器安装门,关闭应严密、压块齐全,紧固良好。
5、检查旋风筒粗滤器滤网,滤网应无破损,安装螺丝紧固,合页紧固良好,无开焊。
6、检查集气罩密封板应良好,连接螺丝紧固。
7、检查精滤器安装应牢固,吊杆不容许晃动,精滤器元件不得活动,元件上端部接触应严密,精滤器检查窗应完好,无漏泄,滤器元件框架及滤纸不得脱胶、开裂、变形、破损,否责更换。
1
燃油泵及管路
1、检查燃油输送泵机组状态,更换不良燃油泵机组,更换不良垫片或连轴节。
2、检查轴键是否松旷,如松旷应更换机组并处理。
3、检查燃油系统管路各接头不得漏泄,胶管老化发胀者应更换。
4、外观检查各放油阀、安全阀、限压阀等各阀状态。
2
喷油器
1、互换喷油管、喷油器导杆。
2、喷油器铜垫圈换新。
3、清除喷头积碳。
3
轮对
1、检查轮对状态,测量技术尺寸,踏面磨耗和轮缘厚度,应在限度之内。
2、检查车轴与轮心及轮箍的状态,不得有弛缓现象,弛缓标记要清晰、正确。(带裂纹车轴进行跟踪探伤。)
4
抱轴瓦及齿轮箱
1、检查抱轴瓦盖、齿轮箱、电机悬挂装置的状态,紧固螺栓不得松动丢失,防尘圈良好。
2、检查抱轴瓦应无碾片、熔化、流黑油,测量抱轴瓦径向间隙为0.2~1.2mm,同轴抱轴瓦与轴颈径向间隙差不大于0.3mm。
3、检查电器线路紧固件,接线柱线耳状态良好,不得松动虚接过热变色,导线与线耳有效导电面积减少≯100%。对于控制及照明回路导线外包绝缘不得老化、开裂,加装线线耳须用压线钳冷压,凡没有线耳的连接导线应补装线耳,线管出口处,导线应包扎良好。
4、检查各保险及自动开关容量是否符合规定,检查电器线路的绑扎,卡吗、线管出口的紧固包扎状态。
3
静液压系统
1、检查静液压系统各管路及安全阀,温控阀状态,高压胶管回油管接头漏泄者应更换。
2、起机检查液压泵、液压马达运转情况,更换不良油封及密封圈。
3、检查静液压油缸有无油水杂混现象。
4、检查百叶窗油缸有无漏泄。
4
变速与传动系统
1、各变速箱安装螺栓、轴承端盖螺栓紧固无松动。
2、打开启动变速箱检查孔盖,观察齿轮啮合状态、测量齿轮啮合间隙不大于0.90mm。
8\联合调节器试验合格后,必须打铅封。
5
其他
1、检查与喷油泵连接的燃油总管各接头。
2、弹性夹头及安装座,夹头销无卡滞、间隙适当。
3、(启机前)把齿条拉到12~13刻线,按紧急停车按纽,齿条应能回零。
4、调整各喷油泵齿条零刻线。
5、测量各缸爆发压力。
五、电传动部分
序号
部位
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1
电气回路
1、清扫电机、电器元件积尘油垢(包括电器柜、主整流柜、励磁柜、主发电机、1~6D牵引电机)、清扫检查各接线座(包括1H),司机室操纵台琴键开关、控制器触指,各按纽开关、万能开关。
4、检查轴箱弹簧无断裂、裂纹,安装座无错位,橡胶垫不得有老化和变形。
5、构架无裂纹及开焊、车架侧挡无裂纹变形。
6、检查车架与构架侧挡状态,两侧间隙总和为28~32mm。
7、检查牵引杆、拐臂销状态良好。
8、检查旁承的帆布套、油堵是否齐全良好,体部是否有裂漏。
9、检查油压减振器安装是否牢固,接头处应无漏油、橡胶垫无老化和变形。
3、检查机体主轴承座两侧有无裂纹。
4、盘车检查活塞状态:工艺堵有无丢失,裙部有无掉块裂纹,及气缸可见部分是否拉伤、裂纹、腐蚀、漏水。
5、外观检查止推瓦有无烧损(滤网上有无铜屑)。
6、检查机体是否倾斜,柴油机支承座螺栓无松动,检查支承与垫圈的间隙5mm±0.5mm。
7、检查连接箱内滑油管接头有无漏泄并加以紧固。
5、电器柜各连接线不得与电阻相碰、松动,各可调电阻的调整点应加铜垫片,紧箍后并做防松油漆标记,除去原旧标记。
6、变更主发励磁极性。
7、检查油马达电阻引出线的接线盒,两端线应有耳,并用螺栓紧固,用胶布包好检查油马达各电阻无松动、过热烧损,滑片接触良好。
8、断开666#、668#线,测油马达电阻。A型车应为490.4Ω,阻值不在470~500Ω范围要检查处理;B型车应为470Ω,阻值不在
2
凸轮轴
1、盘车检查各缸进、排气和供油凸轮状态,凸轮型面有无拉伤、剥离时应予以处理。
2、撬动各滚轮,检查有无松动、卡死、滚轮表面有无剥离、拉伤。
3、检查各回油管有无断裂,接头是否松动。
4、检查轴瓦及定位销应完整,无松动,防缓齐全,推动轴瓦(上半瓦)应能轴向移动(辅修目视检查)。
5、检查推杆及喷油泵导筒滚轮状态是否良好。
3、检查与清洗联合调节器套座(2x、4x)。
4、联合调节器在车上清洗并换油。
5、拆检联合调节器(分解检查上、中、体,分解清洗旋转套,端面轴承)。测量传动轴齿顶直径,应符合28~0.045mm,不符合者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