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

实验室检查
临床上怀疑恶性肿瘤、消耗性疾病者
肺受累的表现
90%肺受累
50%肺出血 咳嗽、咯血、呼吸困难
胸片
阴影、结节和空洞 易误诊为感染、肿瘤和结核 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炎 易误诊为感染、肺水肿
小血管炎肾损害
血尿、蛋白尿、RPGN
可隐袭起病
多为非少尿性 易误诊为CRF
年龄和肺部感染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我国以抗MPO抗体为主
Chen M, et al. Medicine 2008;87(4):203-209
我国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特点
误漏诊现象严重
发病至ANCA检测的时间 均数237.6 (3-1460)天 中位数 60天 23.2% 为 30 天内确诊 11.0%确诊需要1年
诊断
治疗
美国1990年GPA分类诊断标准
1 2 3 4
鼻或口腔炎,口腔溃疡,脓性或血性鼻分泌物 胸片示结节,固定性浸润或空洞 尿沉渣示镜下血尿(>5RBC/HP),或RBC管型 活检见动脉壁,动脉周围或血管外部位有肉芽肿性炎症 有2项阳性,即可诊断为GPA
cANCA/抗PR3抗体阳性?
1990年美国PAN及MPA诊断标准
我国ANCA相关小血管炎
误漏诊多,如何解决?
提高认识,综合诊断思维

临床和病理表现 熟悉诊断标准
规范化的ANCA检测
内 容
我国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特点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中老年为主
非特异性表现
发烧、乏力、体重下降
多脏器受累
Prevalence(%)
100
87.1
80 60 40 20 0
I ve ki dn ey m us cl e ar th ra ne r no se ey e lu ng sk in G gi a
61
43 30.8 25.8 19.5 18.3 15.7 8.22
肾、肺最常受累
Xin G, et al. Clin Diagn Lab Immunol. 2004 ;11(3):559-62 Wang Y, et al.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2004;39:1401-1405 Chen M, et al. Postgrad Med J 2005;81:723-727

MP冲击适应证:新月体肾炎、肺出血、其他内脏严重血管炎 0.5g/d x 3 PE适应证:ARF、肺大出血、合并抗GBM抗体 血浆置换有助于ARF患者脱离透析 PE vs. MP: 69% vs 49%
诱导缓解期的感染问题
机会性感染,类似免疫缺陷?
真菌 卡氏肺孢子菌 混合感染
缓解治疗。
Up To Date
免疫病理和电镜
Pauci-immune?
光镜
襻坏死
新月体形成
病变不平行
头颈部受累的表现

“红眼病”、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耳:
中耳炎:耳鸣,听力下降

鼻窦炎,鼻息肉,鼻甲肥大
咽喉
咽鼓管炎,声门下狭窄
其他脏器受累
外周神经系统:约50%
多发性单神经炎

CSS---EGPA: Eosinophilic GPA(嗜酸性肉芽肿血管 炎)
Anti-GBM disease(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Jennette et al. Arthritis Rheum 1994;37:187-192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肾脏病理分型
基于肾小球病变(50%)
硬化 正常 细胞新月体
透析患者减半量
年龄(岁)
Scr (μmol/L) <300 300-500
<60
60-70 >70
15 mg/kg/次
12.5 mg/kg/次 10 mg/kg/次
12.5 mg/kg/次
10 mg/kg/次 7.5 mg/kg/次
30
维持缓解治疗
2年以上
激素:小剂量或停用 除CTX外,证据最为充分的是AZA (硫唑嘌呤)
哮喘史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0% 单神经炎,多发性单神经炎 游走性或一过性肺浸润 副鼻窦炎 病理
血管壁及血管壁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甚至肉芽肿形成
4/6阳性可诊断
如何诊断ANCA相关小血管炎?
临床表现
非特异性症状:发热、乏力、体重下降:消耗性疾病 多脏器受累 符合诊断标准?
病理学证据:金标准 ANCA
pANCA/抗MPO抗体、cANCA/抗PR3抗体:99%
综合分析,一元论?
如何判断病情活动? 临床病理表现
BVAS积分
高滴度的ANCA 其它指标
ESR,CRP(+)
BVAS积分系统
分为9大类或系统(~63)
全身非特异性表现(~3) 皮肤(~6)
耳鼻喉

缓解期再次出现症状,如何与感染鉴别?
症状与首次发病一致:70% 降钙素原
ANCA
重新阳性或滴度4倍升高
ESR和CRP?
Chen et al. J Rheumatol 2008;35:448-450
内 容
我国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特点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治疗策略
粘膜(~6)
耳鼻喉(~6) 肺(~6) 心血管(~6)
胃肠道(~9)
肾脏(~12) 神经系统(~9)


0 鼻分泌物/鼻堵 鼻窦炎 鼻出血 鼻痂 外耳道溢液 4 中耳炎 新发听力下降/耳聋 声嘶/喉炎 声门下受累
2 2 4 4 4 6 2 6
BVAS达到25即为高危
判断复发?
EGPA: 2/426 (0.5%)
ANCA的靶抗原-北大医院
MPO:PR3=213:32(6.7:1)
Xin G, et al. Clin Diagn Lab Immunol. 2004 ;11(3):559-62 Wang Y, et al. Exp Gerontol 2004;39:1401-1405 Chen M, et al. Postgrad Med J 2005;81:723-727
成为住院期间或前3个月致死的主要原因
激素 vs 细胞毒或免疫抑制剂谁更危险?
检测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
预防治疗?
复方新诺明?2# Biw
老年人药物剂量调整
强的松:40-60mg/d
4-6周减半?12周10mg/d?
起效的最小剂量
CTX:按年龄、肾功能减量
感觉过敏、迟钝
关节肌肉痛 皮肤---皮疹,溃疡,坏疽,结节,网状青斑 消化道---约2/3受累。食道炎,溃疡,出血 前列腺炎,睾丸炎
董x,M/40,因腹痛、尿淀粉酶高诊为“胰腺炎”,但血淀粉酶正常。 后出现镜下血尿、肾病综合征。肾活检为局灶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ANCA阴性
应用激素前 胃镜检查为 食道炎、胃 炎 应用强的松 后2.5个月复 查胃镜正常
禁忌与别嘌呤醇配伍?
MMF( 吗替麦考酚酯)
注意肾功能
贫血?
交替应用细胞毒药物?
重症、不能达到完全缓解者
针对B细胞人源化抗体
不亚于CTX
复发的治疗
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建议:
病情出现小的波动(minor relapse)时,可适当增加激
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剂量
病情出现大的反复(major relapse)时,重新开始诱导
Bajema, IM,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10;21:1628-36.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特点
疾病构成与纬度相关
北欧:GPA 南欧:MPA 亚洲—中国与日本:MPA
疾病构成-北大医院
GPA: 87/426(20.4%) MPA: 337/426 (79.1%)
诱导缓解治疗
维持缓解治疗
治疗 目标
尽快控制炎症 争取完全缓解
长期保护肾功能 减少复发
减少副作用
诱导治疗:
强的松
剂量:1mg/kg·d,4-6周 10-15mg/d 维持
一线治疗方案
CTX
口服:2-3mg/kg ·d 静点:/m X 6 或者2周/次 x 6

Chen et al. Kidney Int 2005;68:2225-2229 Chen M, et al. NDT 2007;22(1):139-45
老年人患者的特点
99/234(42.3%)为老年人 老年人vs中青年
抗MPO抗体:94.9% vs. 80.0% MPA:79.8% vs. 50.4 GPA:18.2% vs. 37.8% 肺受累重:发病和继发感染
5年后成功停药, 8年后复发
陈旻等。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2;18(3):230-231
16
实验室检查
一般指标
ESR多大于100mm/h,CRP(+) Hb低,WBC和PLT高 C3正常或偏低
特异性指标-ANCA
IIF + ELISA 诊断,指导治疗,判断复发
内 容
我国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特点 临床表现
内 容
我国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特点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韦格纳肉芽肿病(WG)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 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 过敏性紫癜 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皮肤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