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探索与实践_汤朝晖

两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探索与实践_汤朝晖

四、结语 特殊教育学校是学校的一种特殊类型,在 设计时有一定的约束。我们尝试利用这样的约 束,将其成为设计的出发点以及特色。特殊教 育学校是残疾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应该 特别注意残疾儿童的不同需求,向个性化、精 细化设计的方向发展。另外,根据国外经验, 6 特殊教育学校可以与一般的中小学临近而建甚 至共用校园,一方面有利于残疾儿童扩大接触 面,另一方面校园的各种资源也能有效的互补 利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还有待发展,特殊教 育学校的建设也同样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更 多的关注与探索。
1 特教地形利用分析图 2 康复学校地形利用分析图
3 特教步行系统分析图
4 康复学校整体步行系统分析图 5 教学单元平面图
2009.2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Education Architecture 教育建筑 21
均有内部缓坡走廊连接,与楼电梯一道组成了 完整的竖向交通体系(图1、2)。 3. 全天候整体式步行系统 广州市农村特殊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智 障儿童。智障儿童多伴有行动障碍,在特教学 校规划中应为其设计一套安全、便捷、识别性 高的室内外步行系统。 广州市农村特殊教育学校采用一条贯穿整 个校区的风雨走廊来形成一套特点鲜明的步行 系统,识别性强,并可以免受恶劣天气、人为 等因素的干扰。广州康复学校每个教学生活区 通过水平连廊相互连通,每个台地的室外活动 场地则利用坡道搭接成整体,从而构成了一个 安全便捷简单明了的全天候步行系统,为学生 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康复提供了人性化关怀(图 3、4)。 4. 学习生活一体化教学单元 特殊儿童的教学重点之一是教会儿童的生 活自理,因此在两校设计时将教学空间和生活 空间紧密结合,形成了学习生活一体化教学单 元的概念,并以此单元为单位组织平面布置。 教学空间包括游戏空间,以及开发智力的小班 教学空间和一对一教学空间;生活部分包括集 体寝室和用餐空间,卫生间和盥洗室,并在其 中设置洗衣空间。一体化的教学单元将生活与 学习合而为一,方便特殊儿童的活动,同时满 足特殊的教学内容——生活自理的教学需要。 广州康复学校的服务对象是身体机能障碍 程度相对较低,有希望康复并回归社会的学 生。因此,设计时还要满足学生有相当一部分 时间需要进行身体康复治疗与锻炼。同时还要 考虑教师的日常授课与办公,夜间看护人员需 要邻近学生等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为了合 理利用空间资源,减少学生频繁往来于教学生 活空间与康复空间而带来的不便,也为教师与 夜间看护人员带来方便,尝试将康复空间、教 师办公室、夜间看护人员休息室统一在一个独 立的小单元,从而构成了每两个单元模块配备 一个复合功能小单元的基本建筑模式(图5)。 5. 建筑识别性的运用 众所周知,颜色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很 大,恰当利用,色彩将对空间引导有着功能性 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精神和生命力起到非常重 要的心理暗示作用。残疾儿童,尤其是弱智儿 童和低视盲童会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的色彩 进行空间环境的选择与区分。鲜明的色彩可加 强残疾儿童对特定用房的记忆和适应,使各空 间更具有差异性而易于识别。另一方面,几何
作者简介 1研究员,副总建筑师;2硕士研究 生;3高级工程师;1&2&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 研究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 州,510640)
一、特殊教育及我国特殊教育现状 1. 特殊教育的概念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 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 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 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狭义上的特殊教育主要 指盲童教育、聋童教育、肢体残疾儿童教育、 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精神病儿童教育、多重残 疾儿童教育。广义上的特殊教育在上述基础上, 还包括超常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 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等。 2. 特殊教育的对象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儿童。相对于狭 义、广义的特殊教育的概念,特殊儿童的概念 也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上的特殊儿童指残 疾儿童,其中包括弱视与盲童,重听与聋童这 类感观残疾、肢体残疾、病残、智力残疾等; 问题儿童与青少年,包括学习问题(阅读问 题、语言问题、计算问题等)、情绪问题、行 为问题等;资质优异、智力超群的超常儿童 等。广义的概念多用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近 年特殊儿童的概念还进一步的扩展为特殊需要 儿童,例如心理辅导需要、特长培养需要等。 狭义上的特殊儿童即指残疾儿童(视力、听力 语言、智力、肢体、精神病残疾和综合残疾六 类)。在我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为狭义上的 特殊儿童。 3. 特殊儿童的特点及需求 听力残疾儿童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 觉、嗅觉等途径感知外界事物,而听觉不起或 仅起较小的作用。听力损伤给儿童感知觉带来 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限制了感知觉活动的范 围和深度。 视力残疾儿童在视力有障碍的情况下,在 更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其他感观去获得信息, 因而需要更大量的集中的注意,所以他们的听
二、特殊教育学校设计的特殊要求 考虑到残疾儿童的特殊性,特教学校在规 划及设计上均有着相应的特殊要求。首先,由 于残疾儿童的灾害感知能力以及避难能力都不
20 教育建筑 Education Architecutre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09.2
如普通学生,在特教学校的选址与规划时都应 注意远离有害物质、危险场所及噪声环境。残 疾儿童往往都伴有行动障碍,所以适于建设特 教学校的地形为较为规整与较为平坦的地形地 貌。在规划布局时,校园内人车流线应合理分 流,道路系统应简明通畅,车行范围应控制在 一定区域内,保证残疾儿童的安全,学生教学 生活空间的布局应集中。另外,设计规范还明 确指出“弱智学校的主要建筑物之间应用廊道 或建筑体部联系”。在建筑设计层面上,要求 提供残疾儿童各种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 并特别注意其安全卫生要求,为补偿残疾学生 的生理缺陷创造最佳条件。同时在建筑设计上 应有较好的识别性,减少残疾儿童的认知困 难。对于校内的体育活动场所,也应该考虑各 种安全因素。
摘要 特殊教育是由于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 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形式,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 创作需要在考虑这些特点及需求的前提下进 行。本文以广州市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和广州康 复实验学校为例,从选址、地形的利用、步行 系统、教学单元和识别性五个方面介绍了这两 个项目设计上的特点与方法,对特殊教育学校 的设计进行探索。 关键词 特殊儿童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 ABSTRACT Special education is orientated to characters and requirements of special children.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issue which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a special school is designed. With Rural Special Schools and healing schools in Guangzhou as examples, this paper gives an introduction to five characters of special school design, namely, site seledestrian system, teaching unit, and identity. KEY WORDS special children, special education, special school 中图分类号 TU24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232(2009)02-0019-04
22 教育建筑 Education Architecutre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09.2
形体的变化,也利于加强残疾儿童在空间中的 辩识能力。 农村特殊学校设计时充分利用色彩的作 用,对不同类型的教学用房进行鲜明的界面色 彩改变,学院环境充满活力与生机,并达到了 增强识别性的效果。同时,两校的设计还利用 屋顶、阳台等元素,将不规则形引入建筑形体 设计中,利用建筑形体的差异,从另一方面达 到增强建筑识别性的效果(图6~9)。
2009.2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Education Architecture 教育建筑 19
两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探索与实践
Design Practice of Two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汤朝晖1 陈静香2 杨晓川3
Tang Zhaohui Chen Jingxiang Yang Xiaochuan
觉、触觉、嗅觉等都有所加强,尤其是听觉的 注意。 肢体残疾儿童行动不便,轻度肢体残疾儿 童可以在普通学校就读,重度肢体残疾儿童则 常需要他人照料其日常生活,一定程度上也限 制了儿童的活动认知范围。 智障儿童在生理上存在认知障碍,他们的 感官能力与智商比正常儿童要低。同时,智障 儿童还会有伴随心理障碍出现,常有较高的挫 折感、自卑感,表现为自负、退让,情绪性的 主导心境等负面的因素。他们的个性特征还伴 有偏执和惰性。通过对智障儿童生理、心理及 个性特征的分析,可以了解智障儿童在身心成 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对建筑环境的特殊需 要,他们需要特殊的环境进行康复、学习和训 练。 4.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现状 中国早期特殊学校凤毛鳞角,且都是由外 国人来建立的。直到1914年杭州之江大学教授 周耀先创办了近代由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聋 校。经过1949年至1988年的缓慢发展时期以及 1988至今的快速、持续发展时期,我国的特殊 教育事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完善。但是,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仍然 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数量上,我国的特教学 校较少,远不能满足庞大数量的特殊儿童的需 求;在质量上,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及受重 视程度不深等原因,在学校环境、康复器材、 师资力量等各方面也远比不上发达国家;另 外,由于社会、家长的思想观念落后,导致特 殊儿童的入学率也相对较低。
三、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创作探索 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有着其特殊的要求与 局限性,与一般的学校建筑有其差异性。下文根 据本文作者参与的两个特殊教育学校项目—— 广州康复实验学校、广州市农村特殊教育学校 的设计,讨论如何在现实条件下,通过设计手 段为特殊儿童创造合适、宜人的生活学习环 境。 1. 环境良好的选址 特殊教育学校的选址需考虑多方面的因 素,应该交通方便,同时距离主干道一定距 离,不应有废气和噪声的污染,优美的自然环 境也有利于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广州市农村 特殊教育学校和广州康复实验学校的选址都能 满足以上要求,周围山峰葱绿,植被保护良 好,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具有田园风光。 而另一方面,在满足选址主要原则的基础上, 两校用地内均存在一定高差,这正是需要建筑 师在设计与总平面布局中需重点关注的。 2. 地形的利用 广州市农村特殊教育学校与广州康复学校 的基地都存在着一定的高差,规划设计的原则 是顺应地形,利用高差,合理布局。广州市农 村特殊教育学校利用现状的台地,将学校的四 个功能分区分别设置在四个不同标高的台地 上;广州康复学校则把缓坡地整理为台地,同 样将不同的功能分区分别设置在不同标高的台 地上。通过设计的合理布局,尽管用地内存在 高差,但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在同一水平标 高的平面上解决学习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减少 了高差带来的问题。而不同标高的台地之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