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条件)2.货币信用与经济的融合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促进了货币、信用与经济的融合。
以货币关系为特征的银行信用逐步替代商业信用成为信用的主要形式。
3.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中央银行是指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代表一国政府调控金融和经济发展的特殊金融组织,它是商品经济、货币信用制度以及银行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满足统一银行券发行、票据清算、稳定信用体系、金融监管以及政府融资等方面的客观需要而建立的。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现实经济背景(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然性)1.统一银行券的发行与流通的要求2.统一国内票据交换与清算的要求3.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要求4.满足政府融资的需要5.统一金融业监管的需要瑞典银行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
中央银行初创时期的特点1.普通商业银行的自然演进2.货币发行权的逐步集中3.非国有化4.与法制健全并存5.金融监管职能不完善(五)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中央银行制度发展变化的特点1.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原则2.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得以确定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由一般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化4.中央银行监管、管理的手段不断完善5.各国中央银行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性质: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政府机关1.其业务更多地具有银行的业务特征;2.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其金融业务活动实现;3.与政府是相对独立的关系。
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1.中央银行的金融活动主要是宏观金融活动;2.中央银行不经营一般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3.中央银行的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4.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维护本国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的基本稳定。
中央银行的职能1 发行的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2 银行的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 政府的银行:保障银行和金融业稳健运行、履行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和为政府服务。
(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为国家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为政府提供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中央银行的综合智能1.服务职能2.管理职能3.调控职能三项职能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统一;调控是根本,服务是基础,管理是手段第三节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1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分为两种情况: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特点:权力集中、决策迅速、职能完善)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国只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责,中央银行机构自身上下是统一的,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
(中,英,日)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构成。
(美,德)2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家集中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前苏联和1990年以前的多数东欧国家)3 准中央银行制度: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4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若干个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欧洲、西非、中非货币联盟)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1 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中、英、法、德)2 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日)(公私混持)3 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美,意)(私人持股)4 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韩)5 资本为多国共有(欧盟)第二章中央银行的地位与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督管理黄金市场;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经理国库;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整体系中的职责范围;二是中央银行在行使自主权时受制于其他部门的程度,亦即要处理中央银行和其他部门(尤其是政府)之间的关系。
2 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1)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由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地位,承担着特殊职责,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
中央银行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在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策指导之下履行自己的职责。
3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基本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但与一般行政部门不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是行政意义上的隶属关系,中央银行的领导与管理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来体现,并且主要是通过具体的金融业务活动实现的。
从这一点说,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又是业务往来关系,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从事有关的金融活动,其业务对象便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因此,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又是业务往来和法务与支持的关系。
4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模式独立性较强的模式中央银行直接对议会或者国会负责,可以单独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典型国家:德国、美国、瑞典、瑞士独立性居中的模式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政府的财政部,但实际上拥有较大的决策与管理权的独立性;典型国家: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独立性较弱的模式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政策、履行职责时,都较多地服从政府或财政部的指令。
典型国家:意大利、法国、韩国中央银行独立性衡量标准§1、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
§2、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主动性的大小。
§3、中央银行行长产生的程序、任期的长短及权力大小。
§4、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
§5、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否有政府人员等。
三、中央银行的地位从经济体系运转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看,中央银行是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思考:职责与职能的区别?▪职能是指一个部门或几个所具有的可以发挥作用的能力;▪职责是法律或更高一级的主管部门赋予它履行的责任和任务。
▪职能决定职责,职责是职能的具体化。
四、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规则和资产负债表第一节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与原则(一)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Ø1、有权发行货币Ø2、有权管理货币Ø3、有权发布监管金融机构的业务命令与规章制度Ø4、有权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的黄金外汇储备Ø5、有权经理国库Ø6、有权对金融业的活动统计和调查Ø7、保有权持业务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二)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1)货币发行业务;(2)存款准备金业务;(3)为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业务;(4)在公开市场从事有价证券的买卖业务;(5)经营黄金外汇业务;(6)经理国库业务;(7)代理政府向金融机构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8)组织和协助各金融机构间开展清算业务,协调各种清算事项,提供必要的清算设施和服务;(9)对全国的金融活动进行统计调查,统一编制全国金融统计数据、报表,按照国家规定定期予以公布;(10)对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稽核、检查、审计;(11)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进行会计核算;(12)法律允许的其他业务,如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等其他负债业务,向财政部、外国中央银行或政府、国际性金融机构放款等其他资产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限制(1)不得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
(2)不得向任何个人、企业或单位提供担保,不得直接向他们发放贷款,有的国家还规定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
(3)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4)不得从事不动产买卖业务。
(5)不得从事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6)一般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二、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一)从总体上看,最基本的业务活动原则是必须服从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二)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非盈利性、流动性、主动性和公开性四个原则三、中央银行业务的分类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一般可将其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这类业务都直接与货币资金相关,都将引起货币资金的运动或数量变化。
管理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
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
§其最大的特点:一是与货币资本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导致货币资金的数量和机构变化;二是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特权。
管理性业务主要有金融调查统计业务,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察、审计等业务。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1)国外资产(1)储备货币(2)对中央政府的债权(2)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3)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债权(3)发行债券(4)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4)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5)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5)对外负债(6)对非金融政府企业的债权(6)中央政府存款(7)对特定机构的债权(7)对等基金(8)对私人部门的债权(8)政府贷款基金(9)资本项目(10)其他项目1 资产(1)国外资产(净)(2)对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部门的债权2 负债(1)储备货币(2)债券(3)政府存款(4)自有资金(5)其他负债(一)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关系资产=负债+自有资本(中央银行的资产持有额的增减, 在自有资本一定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其负债的相应增减,换言之,如果资产总额增加,则必然创造或增加其自身的负债或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