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薪酬1
劳资关系
工会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各国工会组织构成及历史沿革
跨国企业工会实践
西方主要国家工会结构
奥地利 比利时
加拿大 美国
英国 日本
总工会、手工业工会、产 业工人工会、白领工会 产业工人工会、专业人员 工会、宗教人士工会、公 共部门工会
总工会、手工业工会
产业工人工会、手工业工 会、企业集团工会、白领 工会 总工会、手工业工会、产 业工人工会、白领工会
跨国公司提高母国就业机会,提高其他 国就业机会?
一种观点:海外经营减少本国的雇佣机会
反对意见:生产转移到海外,总部创造工作机会
美国跨国公司的研究表明:
美国向外国的直接投资在美国创造的就业,比美国 制造业中一般的就业技能含量高。
(2)对东道国雇员而言,跨国公司提供的 岗位待遇丰厚,环境优越;
与国内公司相比,跨国公司的效益更好, 往往能提供更为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报酬,这也 是很多雇员在跨国企业工作的主要原因。但是 当跨国企业对某城市的经济影响很大时,高报 酬会带动当地物价,抑制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
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所属的负责劳工事 务的专门机构,1919年10月29日至11月 29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劳工 大会,宣布国际劳工组织成立。 1946年 5月30日国际劳工组织同联合国达成协议, 接受联合国领导。该组织是联合国系统中 惟一具有三方性机制的国际组织。它的一 切主要机构都由会员国的政府、工人、雇 主三方代表组成,三方代表享有平等的地 位,各自独立地发表意见,独立地进行投 票。因此,各国和国际的工会组织都同它 有密切的关系,各国工人代表均是该国最 有代表性的工会组织负责人。
代表大会通过的三个基本文件,即《章程》、
《成立宣言》和《关于经济和社会要求的宣言》,
宣称其基本宗旨是“面包、和平、自由”。国际
自由工联内部始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
矛盾反映在成立初期时英美工会争夺国际自由工
联领导权和在一些政策上的分歧,亚、非、拉会
员
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简称国际自由工联。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产业工会联合会和英国职工
大会等一些西方工会组织宣布退出“世界工会联 合会”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工会组织。 1949 年12月7日, 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在伦敦宣告成 立时共拥有4800万会员。 1996年6月,它已在 全世界拥有包括136个国家194个全国工会中心, 会员人数达12651万。国际自由工联根据第一次
FE,1979年,福特英国公司答应了英国工会的涨工 资协议,导致英国政府取消政府部门定单的警告。
(4)海外公司经营模式的转移往往伴随着劳 工关系模式的“生搬硬套”,各国工会模式 的不同导致冲突
东道国国内的工会模式常被人们所习惯,母国公 司的工会模式不会适应所有东道国,冲突再所难免。
工会与跨国公司的利益一致点:
(1)跨国公司开展海外业务的同时为母国工 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汽车、电子、机械、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因为 跨国 企业而蓬勃发展,而母国传统的煤矿、钢铁、造船、纺织等 企业正在没落。裁员方面,跨国企业也做的比国内企业好。
企业内工会
工会组织结构:
企业工会:代表一个组织内所有的人 行业工会:代表同一职业群体的人 产业工会:代表特定产业内的人 地方工会:代表公司内的一个职业群体 意识形态工会:代表具有某种意识形态和宗
教导向的人 白领工会:代表白领群体
世界工会联合会,简称世界工联,总部设在布拉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一个具有广泛代表 性的国际工会联合组织。 1945年9月10日在巴黎 召开了世界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世 界工会联合会章程,选举了领导机关,正式建立 了世界工会联合会。 世界工会联合会的建立, 实现了世界各国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工会的广泛 团结,但是由于其成分复杂,政治主张极不相同, 从成立之时就潜伏着不稳定因素。成立之后,很 快就有29个工会退出了世界工联。东欧剧变后, 东欧各国工会于1987年纷纷退出世界工联,前苏 联工会也于1991年“冻结”了与世界工联的关系, 这股退会风波及其它各大洲。近年来,世界工联 开展活动不多,据世界工联称,在某些国家发展 了一些新会员。
工会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劳动力成本是工会斗争的焦点,影响了跨国公司有 效战略的选择。
(1)母国工会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法国雷诺公司1984—1985年亏损10亿美金,主要原因是销售 量下滑,但工会的力量限制其裁员,导致成本增加和生产效率低下。
(2)东道国工会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为换得和平,跨国公司必须放弃生产体系最
(2)子公司与母公司的时空隔离使子公司 工会陷入两难境地;
争议:工人的管理权限是否下放给外国子公司经理
支持:当地经理更熟悉情况,能够观测与检查工人 工作
反对:一国经理的人员管理与总部的国际安排冲突 时,会给其他国家工会的谈判提供先例。
(3)国际劳动分工中的技术性歧视;
蓝领工人工会担心跨国公司将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放在母国,而将技术含量很低的工作放在东道国, 技术的差距将使国家间的谈判受到重要影响。
大效率的经营一体化,采用次优化体系。据不完 全统计,次优化体系使跨国公司的成本上升了 15%。
FE,为了顺利在德国组建公司,GE公司不得不接受德国钢铁 业工会的要求,大量投资,同其在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投资相匹配。
工会与跨国公司的利益矛盾点:
(1)跨国公司根据全球利润最大化原则重 新配置资源将有损于东道国工会的利益; 不同国家工人竞争力变化,跨国公司 重新配置资源。 庞大的规模优势压迫东道国工会降低 工人的要求; 依据全球市场的变化转移投资,关闭 东道国工厂。
世界劳工联合会:
简称世界劳联。 是目前三大国际工会组织 中成立时间最早的一个。其前身是国际天 主教工会联合会,又称国际基督教工会联 合会,成立于19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 发后基本停止活动。战后,国际天主教工 联重新恢复活动,并根据战后形势的发展, 不断调整政策。1968年10月,在第十六次 代表大会上将国际天主教工联改名为世界 劳工联合会,成为在组织上和行动上与教 会分离的非宗教性的国际工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