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及答案

21.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题1.给下列句中画线的字注音。

①水皆缥碧()②互相轩邈()③泠泠作响()④鸢飞戾天()()⑤嘤嘤成韵()⑥经纶世务者()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4.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⑥芬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⑦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按要求写出句子。

①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与朱元思书》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字______,______文学家。

7.翻译句子。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于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流条交映,有时见日。

1. 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①负势竞上:②泠泠作响:③望峰息心:④横柯上蔽:2.请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一句中找出有词类活用情况的词,并解释其含义。

3.翻译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文段中作者的观察角度是如何变化的?。

5.作者在文段中所流露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3.写山奇,分别从_____觉和__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5.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基础知识题1.为下列画线字注音。

①嗜学()②逾约()③俟()④叱咄()⑤皲裂()⑥媵人()⑦箧()⑧缊袍()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⑤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6.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

7.翻译句子。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题(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也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

①又患无硕师________________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_③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无从致书以观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计日以还C.俯身耳以请3.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弗之怠”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何陋之有C.马之千里者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5.本文第一段写“我”求学时___________的精神,第二段写求师时___________的态度。

6.有人认为成功来自勤奋学习,有人认为来自机遇,有人认为来自天生的聪明,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对上段中“舍”“腰”“略”“知”解释正确的是()A.房子腰间丝毫感觉B.房子腰上挂着稍微知道C.房子腰上挂着丝毫感觉D.房子腰间挂着丝毫知道2.“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A.每天的第二顿 B.每天吃两顿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25 诗词曲五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对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诗中"认前朝"的意思是通过断戟认清了三国历史。

B.杜诗中的"二乔"是指大乔、小乔。

她们是吴国美女。

"锁二乔"形象描绘出假想中曹操得胜后的骄恣之态。

C.胡诗中"烈火西焚"直接描绘出战争的激烈,魏旗被焚点明战局已定,胜负已明。

D.胡诗中"不假挥长剑"是指周瑜不凭借兵力,而是凭借人事谋略战胜了曹操。

2.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诗认为周瑜取胜的关键在于决战时刮起了东风,否则周瑜不可能取胜。

B.胡诗认为周瑜取胜不靠天时兵力,而在于人事谋略,与杜诗之论截然对立。

C.两诗开篇都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场面,但描写战争的手法却不相同。

D.两诗对周瑜的评价不一样。

杜诗对周瑜揶揄、嘲讽之意,胡诗却把周瑜写成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

3.判断正误:杜牧《赤壁》前两句写感怀的物由,后两句是议论,告诉我们周瑜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靠的完全是运气,语气中包含着对周瑜的蔑视和对曹操的同情。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叙写诗人的。

2.解释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水调歌头》,完成后面的练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给下列几句划分节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阈,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3.“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4.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本词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