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铁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公铁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宁波市某公铁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目 录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况 (2)(一)概述 (2)(二)主要技术指标 (2)(三)地形与地貌 (3)(四)工程地质条件 (3)(五)主要工程数量 (4)三、施工总体组织安排 (4)(一)工程目标 (4)(二)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 (5)(三)三通一平安排 (5)(四)劳动力组织计划 (5)(五)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6)(六)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6)(七)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8)四、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工艺及方法 (9)(一)总体施工方案 (9)(二)主要项目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16)第二章 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42)一、工期目标 (42)二、工程进度计划 (42)(一)工程进度计划安排 (42)(二)施工计划网络图及横道图 (43)三、工期保证体系 (44)(一)工期总目标 (44)(二)工期保证体系 (44)四、工期保证措施 (44)(一)开工前的准备 (44)(二)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 (45)(三)合理安排作业,实行动态管理 (45)(四)推行工期目标责任制 (45)(五)确立合理阶段工期目标,分阶段工期控制 (45)(六)强化计划管理,加强协调指挥 (45)(七)组织得力的后勤保障系统 (46)(八)抓好安全、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46)(九)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46)(十)对工期的承诺 (46)第三章 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体系 (46)一、质量目标 (46)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46)(一)人员配置 (46)(二)质量管理职责 (46)三、质量管理制度 (50)(一)工程质量“三检”制度 (50)(二)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50)(三)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制度 (50)(四)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采购和现场验收制度 (50)(五)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50)(六)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51)四、质量保证体系 (51)(一)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51)(二)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系统 (53)五、主要项目施工技术措施和预防措施 (53)(一)基坑开挖控制措施 (53)(二)预防箱身混凝土开裂的措施 (54)(三)钢筋和混凝土工程技术措施 (54)(四)顶进施工控制措施 (55)(五)材料检验和试验控制措施 (56)(六)夏、雨期施工措施安排 (56)六、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57)(一)施工缝的处理 (57)(二)箱身裂缝控制 (57)(三)路基与框架桥过渡段的处理 (58)七、质量问题的处罚和承诺 (58)第四章 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 (59)一、安全目标 (59)二、安全保证体系 (59)三、安全保证措施 (59)四、安全问题的处罚和承诺 (69)第五章 安全应急预案及预防措施 (70)第六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其他 (71)一、文明施工措施 (71)(一)施工场地管理 (71)(二)施工人员管理 (72)(三)施工过程管理 (72)二、环境保护措施 (72)(一)环境保护体系 (72)(二)防噪声污染措施 (73)(三)施工期间减少运输扬尘污染措施 (73)(四)防水污染措施 (74)三、水土保护措施 (74)四、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74)五、周围构筑物保护措施 (75)六、交通安全配合措施 (75)七、消防、治安的措施 (75)八、防洪、防汛、防台风措施 (79)九、生活和环境卫生措施 (79)第七章 各类图表 (79)附表1:封锁及慢行计划汇总表附图1: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附图2:工程进度计划横条图表附图3:××平面图附图4:宁波侧框架顶进示意图附图5:北仑侧框架顶进示意图附图6:保护涵及雨水管示意图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杭州地方铁路工程招标办编发的《宁波市××公铁立交桥工程招标文件》及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设计的《宁波市××公铁立交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2.施工招标补遗书。

3.相关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铁道部、上海铁路局有关文件规定。

4.现场踏勘及自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获得的资料。

5.公司现有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6.参考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规范》(CJJ 77-98)《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99)《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9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设计规范》(TB10002.3-99)《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YB 9258-9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铁路工程建设设计暂行规定》(CJJ-90)《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铁建函[196]431号文)铁道部公务局工桥[1998]2号文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及文件等规范。

7.国家、浙江省及宁波市政府、人大发布实施的相关法令、法规及行政命令及铁道部的相关法令、法规。

(二)编制原则1.严格按建设单位对宁波市××公铁立交桥工程的质量、工期和造价控制的原则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来编制完成。

2.严格遵守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3.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各项条款要求,认真贯彻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及其授权代表的指令和要求。

4.严格遵照、遵守浙江省和宁波市市政府以及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关于既有线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安全、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以及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5.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及实事求是的原则。

6.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信息的优化配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和社会信誉的预期效果。

二、工程概况(一)概述××是纵贯宁波北仑区的南北向交通要道,现状止于329国道,是连接北仑区行政、文体等主要功能区以及连接对外交通并集交通、市政配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主干道路。

目前该条道路市政部分实施的范围北起329国道,沿线穿越铁路北仑支线、南横河、清成公路,向南至九峰牌楼。

××在铁路里程K177+098.5附近下穿北仑支线,道路中心线铁路夹角为83°,顺铁路线路宽度32.2m。

穿越处北仑支线为单一股道,该处轨底高程4.12m,曲线半径3000m,位于大碶站附近。

按总图规划,大碶站近、远期均设到发线7条,规划年度设到发线9条,远景预留为一级二场编组站的规模,上、下行到发线各5条,编组线16条,有效长均为850m。

本次设计考虑远期规模,即左侧有2股(一股货物线,一股到发线),右侧8股到发线,总规模为11股考虑。

宁波市北仑区××在北仑支线K177+098.5穿越铁路,穿越处设铁跨公立交桥。

××与现状北仑铁路交叉处对应××里程K2+501.278,沿线为农田、河瑭。

(二)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2.设计车速:30km/h3.设计车道:双向四车道,设大小行车道4.控制纵坡:机动车道不大于5.0%;非机动车道不大于3%5.设计荷载:铁路-中-活载;城市桥梁-城B;6.建筑净空:机动车道5.0m;非机动车道3.0m7.设计使用年限:桥涵100年,道路混凝土路面20年,沥青路面10年8.防洪标准:百年一遇见、洪水位2.66m(三)地形与地貌拟建的公铁立交桥位于拟建××延伸段与铁路相交处。

拟建场址现状为抛荒地,局部有农作物,地势总体平坦,地面标高在1.80~2.20m之间。

场地地貌上属于第四系滨海淤积平原区,地貌类型单一。

(四)工程地质条件1.地基土构成与特征场址内36.7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划分3个工程地质组,其中第三层圆砾夹卵石层据其状态差异细分为2个工程地质亚层。

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层:粉质黏土灰黄色,软塑~可塑,厚层状,中等压缩性。

强度中等,中等韧性,可塑性中,摇震无反应,切面较光光滑。

该层全址均有分布,层厚0.60~1.40m,层底标高0.80~1.60m,个别孔表部有0.3m左右的填土。

②层:淤泥局部为淤泥质土,灰色,流塑,厚层状,高压缩性,土质较均匀。

干强度高,高韧性,可塑性高,摇震无反应,切面光滑有光亮。

该层全址均有分布,层厚3.80~9.40m,层底标高-8.00~-4.10m。

③-1层:圆砾夹卵石灰黄、褐黄色,稍密~中密,夹卵石。

卵石含量16%~47.9%,次圆状,砾石含量29.7%~65.3%,卵、砾石原岩系硬质凝灰岩,风化程度低,呈微~未风化状,最大粒径大于10cm,砂质充填为主,局部黏质充填。

揭穿层厚7.40~10.70m,层底标高-18.20~-12.90m。

③-2层:圆砾夹卵石灰黄、褐黄色,中密~密实(密实为主),夹卵石。

卵石含量大于30%,次圆状,砾石含量大于35%,卵、砾石原岩系硬质凝灰岩,风化程度低,呈微~未风化状,最大粒径大于10cm,砂质充填为主, 局部黏质充填。

2.地下水场址浅部地下水以孔隙潜水为主,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位随气候、季节及环境影响变化明显,年变化幅度可达0.5m左右。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潜水位埋深的相应标高1.10~1.50m左右,部分孔测得的水位属填土中的浅部滞水。

场址周围未发现明显的污染源,根据附近资料及当地建筑经验,天然条件下,场址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弱腐蚀性。

(五)主要工程数量1.HPB235钢筋:38847.75kg2.HRB335钢筋:980254kg3.挖方:28927m34.填方:6907m35.Ф60cm搅拌桩(有圬工/无圬工):15686.89/1835m6.Ф60cm旋喷桩(有圬工/无圬工):10849.5/9782m7.Ф80cm钻孔桩:4580 m8.C35钢筋混凝土:4912m39.C30混凝土:803 m310.C25混凝土:3142 m311.C20混凝土:471m312.C15混凝土:417 m313.D16便梁:13孔/次14.D24便梁:4孔/次三、施工总体组织安排(一)工程目标质量目标: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达到优良,工程验交合格率达到100%,工程优良率大于90%,争创市优质工程。

工期目标:240d内结束工程;涉及铁路慢行的工程项目于2007年8月19日至2008年1月7日完成,总计150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