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概述1.1 项目背景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项目评估1.4 区域位置1.5 设计依据1.6主要技术标准二、现状评价和建设条件2.1 区位气候、水文及地质情况2.2 现状道路及管线情况三、项目要求四、人行天桥方案4.1 方案一4.2 方案二4.3 方案比选4.4 交通疏解工程五、人行天桥的人机设计5.1 人行天桥总体结构5.2 梯道的人机设计5.2.1 梯段的设计5.2.2 休息平台5.2.3 防护栏杆5.2.4 无障碍通道六、标志7.1 安全标志的选择7.2 标志的排列七、防滑与排水大学路人行天桥方案设计一、概述1.1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郑州市社会经济建设的强劲发展,机动车辆呈现迅猛增长之势,尽管政府投入巨资新修和拓宽改造的大量道路,但是目前在市区局部区域和部分道路仍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行车难”问题凸现,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交通事故,其数字让人震惊,让人深思。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城市,中原地区都会,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郑州下辖6 个市辖区,代管五个县级市,一个县。
另设一个国家级新区郑东新区,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学路南路位于郑州市二七区西南部,北起航海中路,南到南三环,全长2.3 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27 公里,是河南省中南部等地进出郑州市的咽喉地带。
这一带地处郑州市西开发区,运作良好的升龙国际,在建的万达广场,已被抢购一空的帝湖花园都与大学南路毗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商圈儿将会形成。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拟建的大学南路人行天桥位于郑州市二七区布大学南路,大学路为双向八车道,全长为8.4 公里,以陇海路,航海路为界,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大学北路,大学中路,大学南路。
大学路自建成后,交通流量迅猛增加,车流通行速度极快。
但是该路在拓宽改造时,没有在大学南路路段规划建设人行过街设施,造成周边群众以及位于该处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师生上学放学出行时,均需从快速车流中冒险穿过公路,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为保障大学南路路段周边群众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师生安全过街的同时,也保证大学路上上交通的顺畅,非常有必要近期在跨线桥附近增设一座人行天桥。
1.3项目评估调查方案设计A 此次调查的目的(1)通过实地调察,统计和测算出公交车站处每分钟的车流量和人流量。
并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人们对于修建天桥的态度和如果修建好了,人们是否愿意走人行天桥,来确定在此处修建一座人行天桥必要性的大小。
(2)调查曾经修建过天桥的工程师,了解修建一座天桥的预算,设计,围护等方面。
(3)调查修建地铁的有关部门。
因为如果要修建人行天桥会影响正在修建或将要建设的地铁,考虑到这因素,我们必须要调查他们。
(4)调查政府有关部门,得到他们对于修建天桥的态度。
因为,如果此建筑不在政府规划之内,对于资金的解决和获得政府的批准都不能解决。
(5)调查规划建设大学路的部门,修建天桥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修建天桥也会大大的缓解压力,所以我们需要调查这方面的信息。
B调查对象(1)大学路在不同时段的车流和人流(2)在大学路经常活动的商人和市民(3)曾经修建过天桥的工程师和设计师(4)调查政府有关部门C调查内容(1)向路人调查。
(2)大学路每分钟的车流量和人流量(3)向设计师调查的内容:在此处修建怎样的天桥合适,主要是造型。
(4)向工程师调查的内容:我们的预算大概是多少,包括长度,宽度,高度,材料等。
(5)向政府有关部门调查的内容:此方案是否在政府修建规划之内,我们的修建是否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D调查方法的确定(1)对于政府部门,我们首先采取书面的形式,以一个市民的身份向政府提出在此处修建一个天桥的建议,并呈上相关的数据和图片。
如果不行,我们就采取电话和专访的形式获取有关政府部门对于修建天桥这一提议的看法和建议。
(2)对于群众(具体群众,前面已经提到),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3)对于车流量和人流量的统计,我们只有进行实地调研,统计相关的数据。
◆对数据和结果预测分析(1)通过对大学路的车流量的实地考察,测算出了此处每分钟的车流量和人流量。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可以看出,此处的车流和人流量特别的大,此处是个车流量大,行人稠密的地段。
因此在此处修建一座人行天桥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避免车流和人流平面相交时的冲突,在保障行人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车速的提高,并且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可能性。
(2)根据人流,车流和滨江路,交通和市场的预测,我们初步将天桥设置为中型天桥。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1)在收集数据时,可能一次得到的数据不够准确,那么我们需要进行多次调查,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
(3)如果在修建时,资金不是很到位,我们宁愿停工一段时间,也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
1.4区域位置本次拟建的大学南路人行天桥位于航海路以南的大学南路段,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附近。
桥位处西侧是万达广场,东侧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图1-1 区域位置图1.5 设计依据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2.《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0.《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2. 国家、地方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法规13. 郑州市交通委员会(业主)下达的设计委托书。
1.6 主要技术标准1.大学南路道路等级:主干道一级2.主桥桥面总宽度4.3m,梯道桥总宽度均为2.8m;3.桥下净空:车行道净空不小于5.0m;人行道净空不小于2.5m;4.梯道坡度:坡度均为1:4 和1:2 5.人群荷载标准值:人群荷载标准值按 5.0kPa 考虑。
风荷载标准值:按规范规定取值。
人行天桥设计通行能力:6680P/h 6.设计基准期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的规定,本工程设计的桥梁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 年。
7.设计安全等级按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本工程桥梁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相应的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
8、环境类别本工程按Ⅱ类环境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9、偶然作用:地震作用:设计采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
二、现状评价和建设条件2.1 区位气候、水文及地质情况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C 。
月最热,7 平均27.3°C ;1 月最冷,平均0.2°C ;年平均降雨量640.9 毫米,无霜期220 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 小时。
郑州最高气温:1966 年6 月22 日郑州市最高温度达到43℃。
郑州10 月最高气温:2008 年10 月14 日温度达到31.3℃的高温,创近51 年的10 月最高气温。
郑州最低气温:1971 年12 月27 日郑州市最低温度达到-19.7℃。
2、水文郑州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29.7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最少的是1 月份,为5~9mm,最多的是7 月份,一般140~160mm。
夏季由于强盛的季风控制,高温、高湿雨量集中,降水量为290~390mm,占全年总雨量的45~60%,而冬季受干冷的大陆性气团控制,空气干燥,雨雪稀少,降水量只有20~33mm,占全年降水量的3~5%。
春季降雨很少,有时秋季会出现连阴雨。
降水量不仅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也较大,降水量最多的是1964 年,高达1041mm,最少的年份是1986 年,降水量为385mm。
3、地质郑州地区位于华北地层区的西南部,其西部基岩出露区属豫西地层分区的嵩箕小区;东部第四系覆盖区属华北平原分区的开封小区,区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
在地壳发展的五个大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地层单元,包括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都有出露,地质结构复杂,类型多样,结构区域性差异显著,横跨我国二、三级阶地。
4、地震设计等级根据1990 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郑州市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 度(50 年超越概率10%),建筑地震影响按近震,场地类别按Ⅱ类。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确定郑州市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相当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15g),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5g,要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按七度设防,这是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基本依据。
2.2 现状道路及管线情况2.2.1现状道路评价:大学路自建成后,交通流量迅猛增加,车流通行速度极快。
但是该路在拓宽改造时,没有在大学南路路段规划建设人行过街设施,造成周边群众以及位于该处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师生上学放学出行时,均需从快速车流中冒险穿过公路,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为保障大学南路路段周边群众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师生安全过街的同时,也保证大学路上上交通的顺畅,非常有必要近期在跨线桥附近增设一座人行天桥。
2.2.2现状管线情况:大学南路道路西侧有雨水、给水、燃气管、电信、电力、路灯等管线,道路东侧有雨水、给水、路灯、电力管线,通过大学南路可提供本项目施工时必须的用水用电。
三、项目总体设计要求:1、天桥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应从工程环境出发,根据总体交通功能进行选型。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应积极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
2、结构应满足运输、安装和使用工程中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3、机构设计应与施工工艺统筹考虑,宜采用工厂预制的装配式结构。
4、应按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装饰标准。
5、应符合防火、防电、防腐蚀、抗震等安全要求。
6、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安全感的不利影响。
7、选择施工工艺、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应以少扰民、少影响正常交通为原则,做到安全、文明、快速施工。
四、人行天桥方案本次拟建大学南路人行天桥桥位于大学南路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西门门前,张魏寨附近。
鉴于大学路已建有人行天桥数座,本次加建的人行天桥力求与已建人行天桥的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保持一致。
本次设计对桥位进行了两个方案比选,对于推荐的桥位方案一,分别从钢箱梁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断面说明了优缺点,本次设计拟采用钢箱梁结构,结构简单、线条明快,且对大学南路的交通干扰较小,施工周期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