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kv高压线路迁改方案

10kv高压线路迁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0KV线路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2、现行有效的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和规程等;
3、现场实地勘测;
4、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规程;
5、该地区气象参数。

二、工程概况
XX安置房项目为XXXXXX区XXX片区直管区XXX安置房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天府新区XXX。

因原从10KVXX路79#至10KVXXXX路85#这一范围的架空线在该工程修建的13#、14#、15#楼区域内,根据现场实地勘测,将原从10KVXXXX路79#至10KVXXXX路85#这一范围的架空线改为沿XXXX路边沿沿途架空敷设。

但受拆迁户未拆迁影响,83#杆到85#杆位置不变。

三、施工组织
1、人员
1
2、组织关系
3、施工机具、防护
四、施工方案
开工前现场负责人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现场勘察。

沿张庙路边沿沿途架设新电杆2基。

(见电力迁改示意图)
4.1新杆安装
4.1.1、杆塔基础安装
1)土方开挖时要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开挖边坡,防止塌方。

遇泥水坑时要准备好抽水泵或潜水泵,档土板防止塌方。

开挖后基础的坑底尺寸,坑深必须符合技术规程要求,对不符合的必须返工,同时坑口周围1.5m范围内不得堆放余土,以防压塌坑壁。

杆塔基础土方的坑深应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基准。

允许偏差为+100mm、-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按最深一坑操平。

杆坑、拉线坑要设计要求施工,不能出现负偏差。

2)基坑回填土的土块要敲碎,每回填500mm夯实一次,松散土质的基坑要采取加固措施。

基坑回填应留有防沉土层。

电杆基坑底采用底盘时,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

4.1.2、立杆组立
1)电杆偏离线路中心不应小于100mm。

杆身弯曲有不超过杆长的1/1000。

电杆横向裂纹不应超过1/3周长,裂纹宽不应超过0.5mm。

杆身无酥松、钢筋外露、开裂。

2)已经立杆起的电杆,只有在杆基填回土夯实完全牢固后,方可撤去叉杆及拉绳。

回填土每500mm夯实次,回填土应高于自然地面不小于300mm。

3)螺栓连接构件时,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母紧好后,露出的螺杆不应小于2个螺距,当露出多时须加垫圈,每端垫圈不应超过2个。

4.1.3、悬式绝缘子安装
1)与电杆、导线金具连接处无卡压现象;
2)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丝及穿钉应上向下穿;
3)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螺丝及穿钉应向受电侧穿入,两边相应由内向外,中线应由左向右穿入。

4)螺栓的穿入方向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由内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4.1.4、导线架设
1)钢芯铝铰线导线无断股、散股现象;绝缘导线无的绝缘层无损伤现象。

2)同一档距内不应有2个驳接口,接头距固定点不应在500mm内。

3)同一档距内不应采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导线进行驳接;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经线连接。

4)导线上不得悬挂树枝、草、金属等杂物。

5)导线弧垂在同一档距内各相弧垂应一致,相差不应大于50mm;同层导线截面应以最小截面的导线弧垂确定。

6)导线固定应可靠:
①、直线转角杆:对针式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转角外侧的槽内;对瓷横担绝缘子导线固定在第一裙内。

②、直线跨越杆:导线应双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

③、钢芯铝铰线在线夹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缠绕长度应为接触部份80MM。

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7)线夹应与导线规格相匹配。

8)导线架设后,应挂相序牌和杆塔上用不同色的油漆分清哪回路。

4.2线路切换
由供电部门检查无误后,切断原10KV张庙路79#至10KV张庙路85#这一范围的架空线供电回路电源。

用验电笔检测线路无电后,在线路两侧挂好接地后,将原已建N2#至已建N7#杆架空线、电杆拆除后,已建N2#杆与新建N4杆、已建N7#杆与新建N6杆线缆联通。

4.3安装工艺标准符合《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等有
关技术标准规范。

五、施工要求
工作负责人及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有关安全措施。

施工前认真学习本施工方案,并要向工作班人员交待有关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不可安排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参加作业。

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着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鞋。

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坚持“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1、防触电要求:
1)停电必须由供电局专业人员进行,停电后要先验电、挂接地线、装设好各工作点的围栏和标示牌方可进行施工。

不可带电操作。

2)测量带电线路导线的垂直距离,严禁使用皮尺、线尺(加有金属丝者)等具器。

2、防高空坠落和坠物伤人:
1)上杆前,应先检查杆塔基和登杆工具,如升降板、安全带等是否完整牢靠。

2)在杆上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安全带应系在杆及牢固的构件上,应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或被锋利物伤害,在杆上作业转位时,不得同时失去安全带保护。

3)杆上作业人员应带工具袋防止掉东西,使用的工具材料应用绳索传递,不得乱扔。

杆下应防止行人逗留。

4)杆塔基坑末夯实固牢,工作人员不得攀登施工和拆除临时拉线。

5)使用梯子时,先要检查梯头有无防滑胶,没有不得使用,在竹梯上工作要有专人扶持或绑牢、高处人员应防止高空坠落掉东西,工具材料应用绳索传递。

3、防基坑开挖塌方
1)工作人员挖坑所使用的工具必须牢固。

2)坑上要设安全监护人,坑深超过 1.5m时,上下坑应有攀登措施如设梯子等。

3)凡坑深超过1.5m时,要戴安全帽。

坑底面积超过2m2时,可由二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或相互靠近工作。

向坑外抛土时,应防止土石块回落伤人。

4)严禁采取掏洞的方法掏挖基坑。

若采用掏挖桩式基础或土模坑时,应由技术人员进行土质签定可先行试挖,试挖时坑上应设监护人。

5)任何人不得在坑内休息。

6)泥水和流砂坑的开挖可采用挡土板或其他防止蹋方的施工方法;在使用挡土板和支撑开挖时应经常检查挡土板有无变形或断裂现象;更换支撑应先装后拆。

4、防倒杆、跑线伤人:
1)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必须熟悉施工现场,认真组织工作班成员学习批准的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做到人人明白施工任务、方法、安全技术措施。

2)立、撤杆塔工作要设专人统一指挥,开工前讲明施工方法及信号。

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服从指挥,在居明区和交通道路附近进行施工应设专人看守。

3)使用合格的起重设备,严禁超载使用。

4)使用抱杆立杆时,主签引绳尾杆顶中心及抱杆顶应在一条直线上,抱杆应受力均匀,两侧拉线应拉好,不得左右倾斜。

固定临时拉线时,不得固定在可能移动的物体上或其他不可靠的物体上。

5)电杆起离地面后,应对各部吃力做一次全面检查,确无问题再继续起立,起立60o后应减缓速度,注意各侧拉绳,特别控制好后侧头部拉绳防止过牵引。

6)利用旧杆起吊时,应先检查所用杆的杆根并打好临时拉线。

使用合格的起重设备,严禁超载使用。

7)在撤杆工作中,拆除杆上导线前应先检查杆根,做好防倒杆措施,在挖杆坑前应先绑好牵引绳并使其受力。

8)吊车起吊钢丝绳套应吊绑在的适当位置,防止电杆突然倾倒。

9)吊车的吊臂下方严禁有人逗留。

立杆过程中坑内严禁有人,除指挥人及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远离杆下1.2倍杆高的距离以外。

10)立杆及修坑时,应防止杆身滚动、倾斜的措施,如采取叉杆和
拉绳控制等。

11)已经立起的电杆,只有在杆基回填土全部夯实后,方可撤去叉杆和拉绳,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

12)紧线应使用卡线器,卡线器的规格必须与线材规格匹配,不得代用。

13)紧线时在操作杆塔上划印或挂线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上,待驶度观测好以后,再接近架空线划印。

挂线时,当连接金具靠近挂线点时应停止牵引,燃后作业人员方可从安全位置到挂线点操作。

14)登杆前,检查拉线无松动,否则应增加设临时拉线。

一般没更换旧杆应有4条四方位拉线或3条均分120°拉线。

15)上杆前,应先检查杆身是否破裂;杆基与土壤结合部位上、下15公分确保没有受损,受损杆塔严禁上杆。

16)原则上在断杆前后杆应更换。

否须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认真检查后确认许可。

17)发现有杆断裂时,禁止登杆,就地面人为拆除。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空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应立即处理解决。

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

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任何人都不得擅自移动和拆除。

六、送电
施工完毕自检消缺后,报供电局相关部门、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送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