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词、虚词专题训练

实词、虚词专题训练

实词、虚词专题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________物价上涨等一系列问题,回应了人民群众
的期盼。

②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工的劳
动合同,以________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

③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200多个样品,从中
________出第一批“新北京特产”。

A.抑制回避筛选B.控制规避筛选
C.控制回避遴选D.抑制规避遴选
答案B
解析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抑制:压下去。

物价上涨有的是正常的,有的是非正常的,政府不会一刀切地“压下去”。

所以用“控制”。

规避:设法避开,躲避。

回避:让开,躲开。

筛选:泛指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

遴选:a.多用于人才选拔,
b.泛指挑选。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______了语音变化的真相。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不得________下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编制
管理工作。

③水是万物之源,能否从根本上______“旱魔”成为我区发展的重大课题。

这个沉甸甸
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水管站全体技术人员的肩上。

A.掩盖干涉降服B.掩盖干预降伏
C.掩饰干预降服D.掩饰干涉降伏
答案 B
解析“掩盖”指遮盖,是个中性词,既可以用于具体事物,也可以用于好的或坏的思想行为。

“掩饰”是个贬义词,指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干预”“干涉”都是指人管别人的事。

而“干涉”带有强硬、非法的味道,是对被干涉者的不尊重。

“降伏”一般指人降伏妖怪或动物,“降服”一般指人降服人。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尼科·罗斯伯格站在领奖台最高处,尽情__________香槟,随后与车队主管罗斯·布朗、
梅赛德斯赛车运动部副总裁罗伯特·豪格热情拥抱。

②尽管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我国近年来__________就业的力度空前加大,一个有助于
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形成。

③如果雨下得太久,就会使地里的种子烂掉,但这对高地上的草是有好处的;__________
对高地上的草很好,对我这个牧羊人__________就很好了。

A.喷洒扶植即使/也B.喷洒扶持既然/也
C.喷撒扶植既然/也D.喷撒扶持即使/也
答案 B
解析喷洒:喷射散落(多用于液体)。

喷撒:喷射散落(多用于粉末、颗粒)。

扶持:搀扶;扶助,护持。

扶植:扶助培植。

即使:表假设的让步。

既然: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话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政府要得到人民群众的________,必须立足“执政为民”的理念,努力加大民生项
目的投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②李方的书法作品笔法端庄________,章法无拘无滞,运笔自然流畅,风格温润宽和,
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③一个城市要繁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缺一不可。

失去了物质文明的支撑,精神文明
建设就是空谈;精神文明上不去,物质文明建设也是________。

A.拥护流丽枉然B.拥戴流利枉然
C.拥戴流丽惘然D.拥护流利惘然
答案 A
解析本题中“拥护”表示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赞成并全力支持。

“拥戴”表示对某人的拥护爱戴。

二者可从适用对象角度区分。

“流丽”指诗文、书法等流畅而华美。

“流利”指话说得快而清楚;文章读起来通畅。

二者从修饰对象角度区分。

“枉然”
指得不到任何收获,白费力气。

“惘然”指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

二者从词意来区分。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形,这是好事,因为这就________
了需要解决的矛盾。

②大主教起初还没有注意到这个学说的革命作用,到16世纪中叶,地动学说的影响慢
慢地被他们觉察了,他们才________起来。

③这是一座口字形的大楼,中间有6 000平方米的庭院,里面是一片草坪,是理想的集
体摄影的场地,也是________的休息场所。

A.暴露惊诧寂静B.暴露惊慌幽静
C.显露惊诧幽静D.显露惊慌寂静
答案 B
解析本题中“显露”是指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的。

“暴露”是指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

“惊诧”指惊讶诧异。

“惊慌”是指害怕慌张。

“幽静”形容清幽寂静。

“寂静”指没有声音,很静。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山东省古文字学会会长王恩田,根据自己大量的考证推断,趵突泉见于文字记载的历
史应________至商代,距今已有3 543年的历史。

②这座风貌奇特的溶洞景点位于著名的红色革命________沂蒙山区,是这个红色旅游景
区的一个亮点,也是山东省旅游业新生景点中的一匹黑马。

③西南航空公司在登机区域安装了带电源插头和USB________的特别座位,并宣传免
改签费政策以吸引商务旅客。

A.回溯胜地连接B.追溯胜地连结
C.回溯圣地连结D.追溯圣地连接
答案 D
解析本题中,“回溯”是回顾、回忆。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胜地”指出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圣地”是具有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的地方。

“连接”指事物互相衔接;使连接。

“连结”则是“结合在一起”。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________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________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________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A.而且领略息息相通B.而且领受休戚与共
C.而领受休戚与共D.而领略息息相通
答案 D
解析而且:表进一步,递进关系。

此处应为并列关系,故选“而”。

领略:了解事物
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领受:接受(多指接受好意)。

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8.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

但有人
往往为了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________成语和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②美国校园枪杀案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愤怒情绪迅速扩散到全国,甚至美国总统
奥巴马都表态________调查此案。

③“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________,比方鸿渐的真
惊惶自然得多。

A.篡改敦促栩栩如生B.窜改敦促惟妙惟肖
C.篡改催促栩栩如生D.窜改催促惟妙惟肖
答案 B
解析“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中性词。

“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贬义词。

“敦促”是指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醒注意,在这里比“催促”更庄重。

“惟妙惟肖”和“栩栩如生”都有形容表现得非常逼真的意思。

但“惟妙惟肖”偏重于酷似,即“肖”,“栩栩如生”意为像活的一样,即“如生”。

此外“惟妙惟肖”还可以表现人的表演和模仿非常逼真传神;“栩栩如生”
多指艺术作品,不用来表现人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