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概要:只要我们继续在“读写结合”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努力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保证,用反思小结促提升,就能使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得以扎实、有序、稳步地提升。

“学以为耕,文以为获。

”读既是基础,也是指南。

没有读的“耕耘”,就
没有写的“收获”;没有“读书破万卷”,哪有“下笔如有神”?许许多多的著名作家在写作之前也是先读后写,在阅读、查找了大量的作品和材料后才有了属于自己的高水平、高质量的传世名作。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在语文教学和写作中是多么的重要。

如何使阅读教学成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只有把
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推进阅读、促进写作、相互借鉴,也就是举一反三。

那么,如何在课文文本中找到读写的结合点,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以阅读带动写作,并且更加容易地完成写作要求和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下面,笔者就此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研究课文文本,提取写作亮点
现行的语文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习作是
学写身边的人;第二单元:秋天的美景,习作是学写日记;第三单元:童话王国,习作是学写童话。

其他单元也是如此。

这样的编排既遵循了语文教育的规律,也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

比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本单元是围绕“美好品质”这一主题编排的4篇课文《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还要求“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因此,在教学这个单元时,我们可以围绕这一目标选择合适的读写切入点进行写作练习。

学完《司马光》一课后,学生基本了解文言文特点和理解故事的叙述方法,笔者让学生也来尝试写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的课堂》。

对照课文里的“一儿”“众”和“光”在事件中的不同表现。

让学生结合当下的所见:老师是怎样上课的?同学们怎样听课的?某个同学是怎样听课的?有了课文的引导,先让学生们在小组里进行充分交流,然后请学生上台汇报讲一讲自己的写作思路,最后集体评议和提修改意见,这样让学生动笔写一件事就变得容易多了。

本册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语言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如,珊瑚的形状
好像“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海参的动作是“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的模样是“全身披甲”显得很“威武”……这样的语言描述把事物的特点写得形象又
生动。

课文里的这些优美的句子、句型在写作上是非常值得学生去借鉴学习的。

因此,学习了此文后,笔者要求学生按照课文的写作结构和介绍方法写一写新会的著名景点——《小鸟天堂》。

当学生有例子时,他们会自然地跟随葫芦画,虽然他们是模仿,但对于小学三年级,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没有最初的模仿,哪里能有后来的创作。

二、兼顾整体,让生敢写
在同一班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分层的,这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

这些学生
有消极的学习态度,并且缺乏信心。

尤其是写作,对他们来说更是困难。

要提高这些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一要刺激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要降低要求,多鼓励表扬,逐步实现转化的目的。

读写结合下,写作内容与课文紧密结合,写作方法有参考和参考模式,所以难
度相对较小,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练习写作。

在写作指导和巡视写作情况时,教师多关注学困生:多鼓励和发掘他们作品中的闪光点;适当根据实际情况降低写作的要求和难度,让这部分学生树立信心;多给与机会让学困生展示的机会,树立他们的能写好的自信心。

这样就可以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完成写作的成就感。

比如,在学完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后,让学生猜一猜到
后面会发生什么?这里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套路,学生只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人物性格品质进行合理的想象即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再比如,学完一个单元后,笔者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发现,并教他们用
思维导图的样式,结合个性化作业的图文方法记录下来,这样的写作要求带有综合性和开放性,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

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多少写多少,能总结积累几条就几条。

久而久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就能增强,自然对习作也不再畏惧了。

三、重视课外阅读的开展,让读写结合走得更远
课外阅读是最直接的语文实践。

我们不仅仅要通过课文文本“以读引写”,更
要“以读引读”,用课文的文本带动更多的课外文本,让学生汲取更多的文本素材,从而为“写”服务。

比如,学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后,笔者推荐学生去看《草房子》,感受作品中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又比如学完本册的《去年的树》,推荐学生去看《小狐狸买手套》《安徒生童话》,感受童话之美。

笔者还在班上开展“阅读千万富翁”活动、推荐阅读书单、成立小书房、评选“阅读之星”、利用课前三分钟分享阅读体会等等,希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读写结合”。

只要我们继续在“读写结合”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保证,用反思小结促提升,就能使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得以扎实、有序、稳步地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