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质谱法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电喷雾离子化(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大气压化学离子化
(atmospheric pressure chmiecal ionization,
APCI)
第十五章 质谱法
5.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
仪器分析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source,MALDI)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1.磁质量分析器(magnetic mass analyzer)
最常用的分析器类型之一就是扇形 磁分析器。离子束经加速后飞入磁极间 的弯曲区,由于磁场作用,飞行轨道发 生弯曲。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工作原理:
离子在离子源中被加速后,飞入磁极的弯曲区, 受磁场作用而作匀速圆周运动,由于磁场作用使飞行 轨道发生弯曲,此时离子受到磁场施加的向心力作用, 且离子的离心力也同时存在,只有在上述两力平衡时, 离子才能飞出弯曲区。
仪器分析
(一)真空系统
提供质谱仪的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 分析器和检测器正常工作所需的真空状态。
离子源真空度:1.3×10-4~l.3×10-5Pa 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真空度:l.3×10-6Pa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二)样品导入系统
仪器分析
亦称进样系统,可高效重复地将样品引 入离子源且不造成真空度的降低。
第十五章 质谱法
质谱法概述
仪器分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质谱法特点
•灵敏度高 •响应时间短,分析速度快 •信息量大
仪器分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第一节 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质谱仪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一、质谱法的基本原理
仪器分析
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学原理,使带电的样品 离子按质荷比进行分离的装置。
此种进样方式一般要求试样最好在操作 温度下具有1.3~0.13Pa的蒸气压。
主要用于气体和易挥发试样
第十五章 质谱法
2. 直接探针进样系统
仪器分析
主要用于热敏性固体、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试样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在直接进样杆尖端装上少许样品(1~ 10ng),经减压后送入离子源,快速加热使之 气化并被离子源离子化。
第十五章 质谱法
FAB源的优缺点:
仪器分析
优点:
(1)广泛应用的软电离技术,易得到较强的分 子离子或准分子离子,由此获得化合物分子量 的信息 ;
(2)在离子化过程中样品无需加热气化,离子 化能力强,对强极性、 难气化化合物也能电离,
故适合于热不稳定、强极性分子、生物分子及 配合物的分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离子阱由一环形电极 上下各一端罩电极构成
仪器分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以端罩电极接地,在环电极上施以变化
的射频电压,此时处于阱中具有合适的m/z的
离子将在环中指定的轨道上稳定旋转,若增 加该电压,则较重离子转至指定稳定轨道, 而轻些的离子将偏出轨道并与环电极发生碰 撞。当电离源产生的离子由上端小孔进入阱 中后,射频电压开始扫描,陷入阱中离子的 轨道则会依次发生变化而从底端离开环电极 腔,从而被检测器检测。
1.电子轰击源
仪器分析
(electron impact source,EI)
组成:是一种硬电离方法。主要由电离 室(离子盒)、灯丝(锑或钨灯丝)、 离子聚焦透镜和一对磁极组成,只能用 于小分子(400Da以下)的检测。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在离子源内,用电加热锑或钨丝到2000oC,产生高速的电子束
常用的进样系统:间接式进样系统
直接探针进样系统
色谱联用进样系统
第十五章 质谱法
1. 间接式进样系统
仪器分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通过试样管将少量(10~100μg)样品引 入试样储存器中,由于进样系统低压强及储 存器的加热装置,使试样保持气态。由于进 样系统的压强比离子源的压强大,样品离子 可以通过分子漏隙以分子流的形式渗透过高 真空的离子源中。
样品(试样与甲烷之比为1:1000)导入离子 源,试样分子(M)与试剂离子以下列方式进行 反应,转移一个质子给试样或由试样移去一个 H+或电子,试样则变成带M+的离子。
CH5+(C2H5+)+M→(M+H)++CH4(C2H4) CH5+(C2H5+)+M→(M-H)++CH4(C2H6)
第十五章 质谱法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其中V为电压的交流幅值,ω为高频电 压角频率,t为时间。
第十五章 质谱法
3.飞行时间分析器
仪器分析
(time of flight analyzer,TOF)
这种分析器的离子分离是用非磁方 式达到的,因为从离子源飞出的离子动 能基本一致,在飞出离子源后进入一长 约lm的无场漂移管,不同m/z离子到达终 点时间差为:
通常将试样放入小杯中,通过真空闭锁 装置将其引入离子源,对样品杯进行冷却或 加热处理。
第十五章 质谱法
3. 色谱联用导入系统
仪器分析
利用与质谱仪联机的气相色谱仪或高 效液相色谱仪将混合物分离后,通过特 殊系统的联机“接口”进入离子源,依 次进行各组分的质谱分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三)离子源
仪器分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缺点:
(1)CI图谱与实验条件有关,不同仪器 获得的CI图不能比较或检索,因此一般
不能制作标准图谱
(2)碎片离子少,缺少样品的结构信息
(3)样品需加热气化后进行离子化,故 不适合于热不稳定、难挥发物质的分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3.快原子轰击源
(fast atom bombardment ionization source,FAB)
2.化学电离源
(chemical ionization source,CI)
化学电离法是待测物通过气相分子一离子反应来进 行的。核心是质子的转移。
CI源结构(与EI源相似):电离室(离子盒)、灯丝 (锑或钨灯丝)、离子聚焦透镜和一对磁极组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化学电离源常用的反应气是CH4、异 丁烷、NH3、H2O、H2或He等。在高能电子 流的轰击下,反应物(如CH4)首先被电离, 生成一次离子CH3+和CH4+·,即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离子电离后经加速进入磁场中,其动能 与加速电压及电荷Z有关,即
z为电荷数,e为元电荷,U为加速电压, m为离子的质量,υ为离子被加速后的运 动速度。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二、质谱的表示方法 (一)质谱图
以质荷比(m/z)为横坐标,以相对 强度为纵坐标,并将最强的离子峰定为基 峰,强度定为100%,其他离子峰以其对基 峰的相对强度百分值表示。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三、质谱仪
仪器分析
质谱仪的基本组成:真空系统、样 品导入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离 子检测器,其中离子源和质量分析器是 质谱仪的两个核心部件。
样品导 入系统
第十五章 质谱法
离子源
质量 分析器
检测器
仪器分析
放大器 记录器
真空泵
质谱图
I
m/z
15-2 质谱仪的组成
第十五章 质谱法
分辨率可达5000。该仪器不能对不同动能(能量) 的离子实现聚焦。若要求分辨率大于5000,则需要双 聚焦质量分析器。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2.四级质量分析器(quadrupole mass filter)
由四根平行的金属杆组成,理想的四杆 为双曲线,但常用的是四支圆柱形金属杆, 被加速的离子束穿过对准四根极杆之间空间 的准直小孔。
仪器分析
缺点:
重现性差,对于非极性化合物灵敏度 低,且基质在低质量数区(400Da)以下
产生较多干扰峰
第十五章 质谱法
4.大气压电离源
仪器分析
(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zation,API)
是在大气压下的质谱离子化技术的总称, 包括电喷雾离子化(ESI)、大气压化学离子 化(APCI)和大气压光喷雾离子化(APPI)等技 术 ,ESI和APCI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
MALDI广泛应用于多肽、蛋白质、低聚核苷 酸和低聚糖,可测分子量达40万Da以上。MALDI 与飞行时间(TOF)联用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 非常重要的工具。
第十五章 质谱法
(四)质量分析器
仪器分析
依据不同方式将样品离子按质荷比m/z 分开,得到按质荷比大小顺序排列的质 谱图
质量分析器的主要类型有:磁质量分析 器、四极滤质器、飞行时间分析器、离子 阱质量分析器和离子回旋共振分析器等
CH4+e→CH4+·+2e CH4+·→CH3++H·
第十五章 质谱法
仪器分析
一次离子CH3+和CH4+·快速与大量存在的 C次H离4分子子C发H5+生和离C2子H5-+,分即子反应,生成二
CH4++CH4→CH5++CH3· CH3++CH4→ C2H5+ +H2
第十五章 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