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作文教案(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王亮亮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五日八年级下期语文作文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4班共有学生58人,通过上学期的作文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独立成文,能较好的审题,并能突出中心且有一定的顺序,学生能生活生活中的事件融入作文,故绝大多数作文内容真实,感情真切,提高了写作能力。
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和成绩,但也发现了诸多缺漏,一部分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作文能力较差等,亟待提高作文水平。
教材分析新编语文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一方面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中,这样,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又便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口语能力,而且“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与本单元的阅读都在内容上三是互相勾连的,它是本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设计的活动主题都是与学生和生活全方位的结合起来,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自我个性,展示自我文采。
这些训练,要求学生调查访问,获得资料,研究问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加强学生间的团结有一定的作用。
教学目标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
具体措施1、命题上教师应尽量想法设法引导学生从自身实践活动中寻找作文素材,通过讨论,交谈,提炼出既具表现力又能引发真情实感的题目来。
2、写作内容上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加强生生间的交流体验,并通过最擅长的语言表达方式切磋砥砺,闪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感悟到写作的真谛,促使学生写作“我口说我心”,让学生将作文当作倾吐心声的载体。
3、写作过程中,应该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不要求学生作文字数一定要达到多少,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晚交,这样做目的无非是希望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能轻松的完成作文。
4、作文修改上可让学生反复阅读自己的初稿,在原作的基础上对文字加以修改润色,删除那些与文章情感、主旨等不大符合的枝蔓,并在必要的地方添加一些照应、过度的语句或关联词,使文章的语句更为优美、思路清晰、语脉畅通,最终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
5、作为讲评时还应以学生为主体,不管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是他倾注自己的心血,应该给予他们尊重。
让学生针对两次作文的修改谈谈自己的所得,并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同学边听边做记录,提出修改后的作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这样,讲评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教学时间安排1.那天我真的难忘(那次我真的哭了)2.放飞想象的翅膀,绽放情感的心花3.安排顺序巧说明思路清4.叙事类文体5.作文来源于生活6.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7.体会真作文8.作文回顾每篇作文完成需要2课时,讲评1课时,8篇作文共需要27课时,其余时间完成小作文和其他作文训练。
八年级1、2班作文教学进度安排表第一次作文那天我真的难忘(那次我真的哭了)第一课时一、训练目标:1、继续学习写作记叙性文章。
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然后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或几个生活片断,来表现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特点。
通过每件事或每个生活片断来表现这个人的一个生活侧面。
2、写作时同学要注意记叙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3、要训练在记叙和描写中穿插适当抒情和议论的写作方法,并注意写好段落间过渡的语言。
二、写作指导:显然,这次作文是一个记事类的作文。
写好这次作文有三个要点:选好事例,唤醒感动,注意写作方法。
下面我们就逐步来看一下:1、选好事例选好你需要记的事是写好本次作文的关键。
同学们需要选哪一件事来写呢?当然选你珍藏在心中的最难忘的那件事或者那些事。
请同学们先加快往事,从中挑选一下符合本次作文的事吧——那段记忆你为什么要珍藏?那段记忆你为什么难忘?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要写的事就找到了。
2、唤醒感动珍藏它是因为那件事太有意义了,难忘它是因为那件事太让你感动了。
是的,一个人总会碰到令人感动的东西的,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无言的挥手,一个蹒跚的背影……都能让人感动不已。
这微笑、这挥手、这背影……请你仔细口味吧,它对你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它引发出的你的情感就在其中。
唤醒感动需要同学们训练回忆能力。
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回忆我们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在闭目回忆过程中,学会安排回忆的线索。
然后说出自己回忆出来的事情,并能够说出这件事为什么能引起自己的回忆。
3、注意一些写作中的事项这是对写作基本技法、技能方面的要求,具体说来,同学们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1)要言之有物,事情叙述要具体,抒发感情要真切,避免毫无真情的空话、套话。
(2)叙事要完整,表述过程中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避免平铺直叙,语言表述要尽量生动。
最好能够围绕中心穿插适当的抒情或议论,写出内心感受。
(4)写出生活情景。
此类文章最忌讳生编乱造,能够写出生活情景才能感人。
三、训练题目: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
这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在你的心底。
回忆这些往事,你会再次激动,再次受到鼓舞,从而获得生活的力量。
现在,请你拿起笔来,把你珍藏的记忆写出来吧。
要求:1、最好写成一篇记叙性的散文。
2、内容要具体,中心要明确,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四、学生写作:略第二课时讲评第二次作文放飞想象的翅膀,绽放情感的心花第一课时[设计思路]首先出示一段短文,让学生找出“实”的部分和“虚”的部分,明确“虚”就是感情的想法;然后出示些简单的名称放飞学生的想象翅膀,发挥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涟漪,绽放闪烁思想灵感的火花。
借“实”发挥,谈感受和想法;最后进行本次作文题目训练,让学生分析,思考,口头作文,再书面写作。
[导写过程]一、导入:在平时的作文学习中,大多数同学都能真实地写生活,但是写文章仅仅如实地表现事物,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和说明方法,是不够的。
一篇文章要想动情感人,还要善于写“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写作技法——“虚”。
二、“虚”的真面目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找出写“实”和抒情,议论的句子。
2、小结:“虚”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
也就是作者由于受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
所谓“虚”就是抒情,议论和想象的语句。
一篇好文章往往是“虚”、“实”的完美结合。
三、想象训练:生活中我们见过各种形状、各样色彩、各种质地的绳,长的短的、粗的细的,绳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假如此时在你面前放着一根绳,你会想到什么?我们可以模仿以下例子进行拓展。
[学生讲,教师点评。
]鸟—一只鸟—一只死鸟—一只被刮到地上毛羽未丰的死鸟绳一一根绳—一根细绳—一根拴在木桩上即将断裂的细绳绳—一根绳—一根粗绳—一根挂在悬崖上的摇摇晃晃的粗绳绳—一根绳—一根长绳—一根牵在孩子手中悠悠荡荡的长绳绳——一根打了套结的绳——它挂在高高的绞刑架上绳——一根挂在墙头的绳——它牵着我在时光里游荡刚才我们想的都是相对具体的绳,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下去,运用相关联想,我们都会想到一些什么呢?纤绳——三峡的纤夫拴在心灵中的绳——我墙上的绳——幻影与错觉绞刑架上的绳——受难者拉风筝的绳——田野里的孩子挂在悬崖上的绳——登山者通过想象,“绳”被赋予了不同的人物,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思维是有千差万别的,思考使我们深刻,使我们成熟,让我们个性张扬,指引我们走向未来,所以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放飞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四、情感训练训练二: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放学了,小凡骑上自行车飞快地往家跑。
刚绕过十字弯道,不料前面横着一辆卡车,小凡立即刹车,可是速度太快,“啪”的一声撞了个正着。
幸好小凡顺势侧身倒地,才幸免“难”。
小凡推着破车,顾不上疼痛仍匆匆赶路……“咚、咚、咚!”门“吱”地一声打开了,门口怒目圆睁的爸爸严阵以待。
“我——”“啪!啪!”还未等小凡开口解释,脸上已刻上了两个重重的印记。
接着又是厉声责问:“为什么晚10分钟到家?”小凡冲进屋里,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
要求:联系实际口头作文,说说小凡当时的感情或想法。
小组讨论,举手发言。
小结:“虚”的真谛就是发自内心,源于真知,绝不是空泛抽象的,更不是硬加上去的。
“虚”要水到渠成,自然天成。
五、学生作文1、学生听音乐《春天在哪里》,以“春天,让我看到什么或春天让我听到什么或春天让我想到什么”的句式开头,写几句话。
2、小组交流,老师点评。
3、一些春天所特有的景物,如小草、花……及一些跟春天没有必然联系的东西,如利风,大雨……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自由发表看法及抒发感情。
4、老师点拨:想象和抒情、议论是写“虚”必具的三种能力。
写“虚”的常见方法有:A合理想象B直抒胸臆C在叙述、描写中抒情D在叙述、描写或说明中表明看法5、以《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a)合理展开想象,进行抒情、议论。
b)字数600字左右。
点拨:写“虚”并不是不写实,而是要实虚结合,在写“实”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写“虚”。
第二课时讲评第三次作文安排顺序巧说明思路清第一课时[设计思路]先弄懂说明顺序是什么?再用范文明确四种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介绍一项最新的科技成果。
[导写过程]一、导入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一项新的科技成果问世,都有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们生活中来。
作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关注科学进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写一篇介绍科技成果的说明文。
二、要点梳理1.回顾《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总说和分说。
2.学生回答:分说有哪些不同的说明顺序呢?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
3.四段例文:(1)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O度的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那么,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身躯成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种可以振动ZO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1/3,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
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O克,堪称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2)被人们称为京九铁路龙头的北京西客站,建筑面积比老北京站整整大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