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复杂电极反应与反应机理研究 - 厦门大学电极过程动力学课件
第五章复杂电极反应与反应机理研究 - 厦门大学电极过程动力学课件
(1)E+C2(Arr): R + e- R•-
[E]
2R•- R-R2-
[C2 (Arr)]
(2)E+C2(Ars): R + e- R•-
[E]
R•2-+ R R-R•- C2[Ars]
(3)E+E+C2(Ads): R + e- R•-
[E]
R•-+ e- R2-
[E]
R2- + R R-R2- [C2 (Ads)]
按它们的先后顺序,组成不同类型电极反应机理。
C. P. Andrieux, Pure &Appl. Chem., 1994, 66(12), 2445
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和相关术语
例如:CECE机理
碱性溶液中Zn2+在Hg电沉积的总反应为 Zn(OH)42-+2e- Zn (Hg) +4OH-
实际的反应机理是
Fe CN3- +e Fe CN4-
6
6
Tl+ +eHg TlHg
2H+ +2e H2
Sn4+ +2e Sn2+
Ag+ +e Ag
本章内容
5.1 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和相关术语 5.2 电极反应多电子转移步骤过程(双电子和多电子) 5.3 电极反应与化学反应耦合 (1)前置转化步骤;(2)平行和随后转化步骤 (3)涉及表面吸附态的表面转化步骤 5.4 电极反应机理的研究(电催化反应)
mo kc 总电流由动力学控制 mo kc 总电流由传质过程决定
各种电化学技术对电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发生单 电子转移反应中被转化为产物时所得到的电流电 位响应
电极反应的典型途径
电化学极化 化学极化
浓差极化
异相反应 均相反应
电极表面薄层内
对流 扩散 电迁移
电极反应机理的复杂性
总电极反应
O ne kf R kb
程式; n vi i 1
2。如果一个总反应含有S个基元步骤,I个中间物 种,则S I+1。
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和相关术语
例如:
在酸性溶液中氢析出反应 2H++2e-H2 (1)Volmer-Tafel机理:
2H3O++M + e- M-H + H2O (Volmer反应) v=2
M-H + M-H 2M + H2
(3)用下标“ad”表示吸附反应,“ds”表示脱附反应。
(4)各基元步骤之间用“+”连接。
Andieux C.P. Pure Appl. Chem., 1994, 66:2445
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和相关术语
例如:二聚反应过程常用DIM表示。
二聚反应2R + 2e- R-R2- 可能有3种不同的机理: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体系的势能面上正、逆向反应能 量最低的反应途径是相同的,因此正、逆向反应应具有相同的 过渡态。
电荷转移反应中,对于涉及多个电子和质子参与的过程,如 芳烃电还原为二氢化合物、氢醌和醌的氧化还原转变、醛或酮 还原为醇等,其总的反应式可表示为
A+2H++ 2 e- AH2 理论上,2H+和2e-参加的反应有6种可能的反应途径,其中间 物有A•-、A2-、 AH•、 AH•-、AH-、AH+和AH22+等7种。
(Tafel反应) v=1
(2)Volmer-Heyrovsky机理:
2H3O++M + e- M-H + H2O (Volmer反应) v=1 M-H + H3O++e- H2 + H2O + M (Heyrovsky反应)
v=1
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和相关术语
(3)微观可逆性原理 (principle of microscopic reversibility):
(2)可对化学步骤的反应级数、键的断裂或形成、参与反应 的基团性质等进行表示。反应级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即用“1” 表示1级反应、用“1”表示假1级反应、用“2”表示2级反应。用 “A”表示键的生成或缔合反应,用“D” 表示键的断裂或解离反 应。下标“N”、“E”、“H”、“r” “s”和“d”等分别用于表示“亲 核”、“亲电”、“质子”、“自由基”、“底物”和“通过双还原或双 氧化的2电子过程生成中间物”等反应类型。
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和相关术语
(2)化学计量数(stochiometric number):指总 反应完成一次时,各基元步骤必须进行的次数。
化学计量数被用于判别被假设的反应机理的合理 性。一个正确的反应机理至少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各基元步骤的反应方程式乘以各自的化学计量数 v后相加起来并消去中间物的项,必须等于总反应方
5.1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和相关术语
(1)电极反应机理:指组成总电极反应的各个分 步骤的先后顺序及各自速率的相对大小。
总电极反应的分步骤可区分为电化学步骤(即 电子转移步骤)和化学步骤,化学步骤可能发生在 溶液相中,或者发生在电极表面上。传质过程例外。
习惯: E 电子转移步骤(单一电子转移步骤) C 化学反应步骤(包括吸附态变化)
电极过程动力学
第五章 复杂电极反应与反应机理研究
授课教师:毛秉伟,吴德印 授课时间:2008年9-12月
电极反应的典型途径
第二章
双电层
Os
Ob
第三章 1e
电化学步骤的 动力学
Mass transfer
Rs
Rb
第四章
质量传递和暂态 过程
总电流是由于传荷(动力学)和传质两部分的贡献
1 1 1 1 1 jc nFkcCo nFmoCob jk jL,c
即电极反应先经历化学反应步骤,然后发生电子转移步 骤,因此称为CECE机理。
Electrochim Acta, 1987, 32, 1321;
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和相关术语
1994年IUPAC建议采用表示电极过程的符号:
(1)用“E”表示电子转移步骤,用“C”表示化学步骤,用“T” 表示与化学反应偶合的溶液中的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和相关术语
方格路线图
反应
e
物态
H+
பைடு நூலகம்
产物态
Quinone反应 C. Costentin, Chem. Rev. 2008, 108, 2145
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和相关术语
(4) 决速电子转移步骤 (Rate determining step: RDS)
在电化学中广为接受的观点:一个真实的电子基元反应总 是只涉及一个电子转移的反应。如果一个总反应涉及n个 电子的变化,则必须引入n个电子转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