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临床常用方剂
1、胶艾汤《金匮要略》:
胶艾汤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宫养血血行缓,胎漏崩中自可痊。
2、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下乳涌泉四物草,山甲留行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桔,柴胡青皮解郁好。
3、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4、通乳丹《傅青主女科》
产后乳汁点滴无,原因气血两虚乎。
气血充足乳汁旺,衰弱乳汁必干枯。
生乳丹中参芪通,当归麦冬苦桔梗。
七孔猪蹄用两个,二剂乳汁如泉涌。
5、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山药萸,茯苓泽泻牡丹皮。
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
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枸杞。
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
6、一贯煎《柳州医话》: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泻肝气,阴虚胁痛次方良。
7、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龙胆栀芩酒伴炒,木桶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8、玉女煎
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9、桂枝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与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10、橘皮竹茹汤《金匮》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11、济生肾气丸
肾气丸+车前子、牛膝。
肤膨腹肿痰如壅,气化水自行。
12、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
固本止崩熟地黄,参芪归术炮姜匡,益气固本并养血,脾虚崩漏服此方。
13、补肾固冲丸《中医学新编》
鹿角戟断菟丝仲,当归熟地杞胶从,参术枣气砂仁理,补肾固冲安胎中。
1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15、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16、少腹逐瘀汤
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17、丹栀逍遥散《女科辑要》: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18、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
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胞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19、左归丸《景岳全书》: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20、右归丸《景岳全书》: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21、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22、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妊娠中期小腹痛,固肾安胎此方咨。
23、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山药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24、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炙草升柴当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25、固阴煎《景岳全书》:
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
26、保阴煎(《景岳全书》):
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27、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28、温经汤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煎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29、苍附导痰丸《女科诊治秘方》: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30、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