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绵阳罗浮山脚下,规划面积为500亩,业态类型为五星级酒店及温泉度假公园。
本项目以罗浮山特色温泉为依托,体现罗浮山特有的地域文化,营造和谐生态的景观环境和全方位的温泉文化体验为特色,融入现代时尚休闲度假概念,形成集温泉度假、酒店住宿、商务会议、康体疗养、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区温泉度假胜地。
页脚内容7泥河温泉度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说明一、概述安徽香泉温泉度假村位处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香泉镇,距历史古城南京及安徽省会城市合肥约一小时的车程,地理位置优越,与南京浦口区接壤。
其周边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等地区都在两小时车程以内。
香泉温泉度假村项目总占地面积410亩,以唐风为主格调,总体景观以江南园林为基调,中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为主线,融合昭明太子文化,中华佛文化、禅学,利用享有“第一汤”美誉的千年温泉,精心打造出以露天温泉为核心,集餐饮、客房、购物、房产为一体的温泉度假村。
香泉谷旅游度假区整体项目分为温泉度假、影视基地、水上娱乐及企业训练拓展基地和旅游地产四大板块共5平方公里。
其中已开发的温泉度假村项目总占地面积238亩。
香泉温泉度假村拥有园林式的温泉池区面积约2万平方米,拥有30多个风格和功能各异的露天温泉浴池,有中草药浴池、水果花瓣浴池、高温浴池、石板浴、沐足池、SPA 水疗区、至尊区等,打造出以露天温泉为核心,集餐饮、客房、会议、娱乐为一体的温泉度假村。
香泉温泉度假村的露天温泉区日接待量3000人/日, 120间豪华标准客房,中餐厅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会议多功能中心可同时容纳500人开会。
香泉谷旅游度假区,“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旷远”。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原汁原味。
山、水、谷、林、温泉、冷泉、湖光山色应有尽有。
香泉谷独有的“白鹭栖息地”,成千上万的鹭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享有“环保鸟”的美誉,在清晨的朝露中傲然独立树梢,在苍茫暮色里翩然归来,在盈盈水田间盘旋低回,在憨实坚厚的牛背上悠然踱步……它们钟爱的地方自然是生态环境最佳的地方。
在香泉度假村的温泉主楼阳台上,您可以看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自然和谐美景。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其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结合周边总体自然风光和地区文化,充分利用周边交通、自然环境等优势,融入现代建筑文化,在满足其度假、养生、房产等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前提下,以功能为先导、以路网为纽带、以实用为基础,将香泉度假村建设为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具有现代与古典相融合的度假圣地。
(二)规划设计原则以当地香泉温泉资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现代旅游度假模式为设计指导,以生态为前提,以人为本、发展可持续的旅游度假村。
探索温泉度假村和传统村落之间的关系,在要满足现代人在休闲、养生、居住和娱乐要求以外,融入现代田园和农村的风情;以温泉度假村为主导力量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的开发。
1、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项目位于绵阳罗浮山脚下,规划面积为500亩,业态类型为五星级酒店及温泉度假公园。
本项目以罗浮山特色温泉为依托,体现罗浮山特有的地域文化,营造和谐生态的景观环境和全方位的温泉文化体验为特色,融入现代时尚休闲度假概念,形成集温泉度假、酒店住宿、商务会议、康体疗养、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区温泉度假胜地。
页脚内容7通过对香泉温泉的开发和地方民族风情和田园风光的融入,处理好旅游度假村和周边商业、房产的关系,相互带动、共同发展。
建造一个繁华舒适的郊区“新城”。
2、以人为本规划设计对服务人群做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了解人对环境和空间的需求以及环境和空间对人的吸引和映射,争取度假村和人之间最大程度的亲和力,引导其主观消费意识。
规划设计应该符合现代人的休闲理念和审美情趣。
3、倡导生态建设以保护和县当地的良好生态环境为背景,注重设计中的生态性。
项目建设与当地的生态环境自始自终相互融合,既达到对香泉温泉度假村的建设提升,同时又促进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周边村落的生态农庄模式的建设。
4、注重可持续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生态,引入生态技术。
三、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安徽马鞍山市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年版)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6、《建筑屋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8、《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318-2000) 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4、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划 15、甲方提供——资料及要求四、总体布局 (一)、总体构思香泉温泉度假区规划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在规划中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在规划中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同时处理好度假村与周边村落之间的映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带动。
规划中结合旅游风景度假区的定位,充分利用现有温泉、山体、林地及水体等景观环境资源,以低密度开发、高标准建设为原则,建设高水准的富有鲜明文化内涵的自然生态温泉旅游度假村。
本项目处于两山之间,山口有湖,依山傍水、四季如春。
为体现温泉“以水养人”的特点,整体规划上加大了水的覆盖面积,同时创意性的将原有的沟渠拓宽改项目位于绵阳罗浮山脚下,规划面积为500亩,业态类型为五星级酒店及温泉度假公园。
本项目以罗浮山特色温泉为依托,体现罗浮山特有的地域文化,营造和谐生态的景观环境和全方位的温泉文化体验为特色,融入现代时尚休闲度假概念,形成集温泉度假、酒店住宿、商务会议、康体疗养、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区温泉度假胜地。
页脚内容7造设计成江南特有的古镇水街。
以水贯通整个度假村。
外围建设自行车环道,使得整个度假村在交通与休闲娱乐上起到档次的飞跃。
(二)、方案特点1、多元化的复合型温泉度假村摈弃以传统的文化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专项旅游和特种旅游单一型度假旅游产品。
创造多功能、多用途的复合型旅游度假村。
更好的满足人们餐饮、度假、休闲、娱乐、会议、居住、养生等多方面的需求。
2、整体化的景观系统以山体作为大的景观背景,结合现有水系、基地形态、村庄形态和植被现状,将温泉浴场和其它休闲、娱乐设施有机结合,形成水系、山体、建筑、植被和村落的自然统一。
规划区以滨水、近山、生态为特点,娱乐游憩活动与景观开放空间有机结合,使得内外生态系统更加整体化。
3、高效的道路系统和土地利用形态道路的走向及建筑的布局都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依山就势,使得温泉度假村与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各个组团之间通过环形车行道路和步行交通系统连接。
道路除别墅区采用混合道路形式以外,其他区域为人车分流系统。
度假村内部的车行交通靠电瓶车来实现。
4、高新技术的引入香泉温泉度假村规划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引入人工湿地系统、太阳能照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处理系统、太阳能节水系统以及建筑绿化等生态系统;同时将智能家居在别墅区作试点。
(三)、规划结构度假村以外围的环形车行道路和中央的步行水街轴线为骨架,连接接待、温泉、商务、休闲、娱乐、房产和养生等各个功能分区。
(四)、功能布局根据用地环境和功能特点,香泉温泉度假村分为八个功能分区: 1、香泉温泉浴场露天温泉设计精美,布局合理,拥有多功能厅、情侣套房、十泉十美、至尊泉、怡心泉、沁园厅、瀑布温泉等大小各异的特色温泉池数十余个,为游客提供温泉洗浴保健、养生和休闲等服务。
2、商务中心商务中心与温泉浴场和接待中心依托其当地地势形成一条对景轴线。
商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各种大小型会议的场所,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
3、生态景观休闲区景观鸟瞰区为其对景轴线的延伸,在该区域规划设置观景亭和观景广场。
鸟瞰观景为该区域的主要职能。
4、温泉养生别墅区别墅及花园洋房区主要为游客提供长期居住生活的场所。
该区域以可持续发项目位于绵阳罗浮山脚下,规划面积为500亩,业态类型为五星级酒店及温泉度假公园。
本项目以罗浮山特色温泉为依托,体现罗浮山特有的地域文化,营造和谐生态的景观环境和全方位的温泉文化体验为特色,融入现代时尚休闲度假概念,形成集温泉度假、酒店住宿、商务会议、康体疗养、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区温泉度假胜地。
页脚内容7展为指导,在规划上引入生态节能和智能建筑的先进建筑设计理念,充分配合生态度假村的规划主题。
5、户外养生运动区为了让度假村更加适合人民大众的长期居住和娱乐,在度假村的中部建造一个集户外运动、植物迷宫、高空娱乐项目等为一体的户外养生运动区。
6、集中商业区该区域将当地的民族风情和现代的潮流文化相融合,在现代与古典的建筑风格中建立一个能打通和连接老城街巷和度假村其他区域的度假商贸街区。
7、水上运动娱乐区香泉温泉度假村水资源丰富,该区域以中间河道和周边水域为载体设置,为游客提供包括滨湖住宿、水上娱乐等的娱乐项目。
8、香泉薰衣草花园塑造良好的薰衣草花园风光,与生态农庄相配合,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生态花园景观形象。
(五)建筑单体自度假村的主入口左侧是集中商业区。
商业街旁水而建、依水延伸。
作为整个度假村的主要商业活动中心,在整体设计层面,把用地周边的建筑空间整合成以香泉会所为核心、能容纳各种城市生活、具有高度公共性的区域。
以复合、多元为目标,最大限度的把能承载各样城市生活的功能单元混合在香泉步行商业区内,并且在业态布置的需求下进行垂直功能划分,以立体化的步行路径联结。
引入风巷、水街等空间元素,并且以具有强烈东方建筑色彩的竹筒屋作为单元原型进行模式演变和组合,形成梳状的整体空间格局。
在整体的设计上不但对传统的建筑构件进行归纳还运用具有时代的建筑风格进行整合连接。
每栋单体以竹筒屋进行演变,色调相近形态不一,建筑外形高低错落。
运用大量的青砖墙体玻璃门窗和木结构,使商业街鲜活而富有现代气息。
沿河而下,右侧商业街后为别墅和花园洋房区。
左侧商业街后为养生汤屋。
为了让度假村内的居住环境更加优越的同时延续上商业街的建筑基础风格,我们对别墅采用现代中式风格进行设计。
别墅设计古朴典雅,融合庄重与优雅双重气质,把传统结构形式通过重新的设计。
组合成另一种民族特色标志符号。
并在设计中考虑合理衔接家具、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流畅,使室内外的整体达到完美的整合。
在家居风格上主要造型是以明、清的家具为主。
如:窗花、条案、茶几、线条、字画等材质对比营造出氛围。
材质主要色调为黑色、深红木色,设计过程中也是根据户型来量身设计的,因为现代中式风格别墅设计有一大部分是造后期家具配式来点亮整个空间,现代中揉合着古典,以一种东方人特有“留白”美学观念控制节奏,彰显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