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教学课件)
第 二
一是要努力作到将组织的目标与组 织成员的目标相统一,提高下属接
节
受和执行组织目标的自觉性;
二是要尽可能地满足下属正当的合
理的要求,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
领 导 与
三是要创造良好地组织氛围,提高 下属的工作效率。
管
理
3、领导者的作用(核心地位)
组织系统的驾驭者;
第
组织形象的体现者;
别在于对工人的需要看法不同,因此采
领
用的管理方法也不相同。按X理论来看待 工人的需要,领导者进行管理就要采取
导
严格的控制、强制方式,如果按Y理论看
行
待工人的需要,领导者就要创造一个能 够多方面满足工人需要的环境,使员工
为
的智慧、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以更好
理
地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
领导现象与人类历史相伴始终。
历史文献记录的领导活动,在 现代社会以前,都还没有上升 到科学的水平。
第 一 领节 导 学领 的导 产现 生象 与与 兴领 起导 学 :
二、领导的概念与特点 1、领导概念:
在社会的共同生活 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 在特定的组织结构中,通过建 立和维持健全的关系,与组织 其他成员一起工作,以实现组 织目标的过程。
理 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
论 人。”
第
一 这些观点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同样
节
的理解。早期的唯心主义素质论者
还罗列一些社会名流、历史人物的
范例,通过生理特征的对比,从而
领
得出身高、体重、相貌、五官等素
导
质与领导成效相关的结论。这种观
特 质
点,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伟人论” 或“天赋决定论”。
观点,为领导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奠
定理论基础。
领 导 理 论
第 一、传统素质理论 一 传统素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素质是 节 生而具有的,生而不具有这种领导
素质的人就不能当领导。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有的人
领 从其诞生的瞬间起,就被注定了当
导
领导者的命运;而有的人则被注定
特 要服从。
质 孔子讲“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一 节
的影响,这就为素质理论的研究开 拓了更大的范围,为领导者的选拔 与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这无
疑是一个进步。
领导特质理 Nhomakorabea论
第
行为理论是研究领导者在领导
二 节
过程中所采取的领导行为以及不同 领导行为对员工的影响以便找到最 佳领导行为的理论。这种理论虽有
多种流派,但他们的共同点和着重
领
点则都是研究和强调领导行为与有
第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 章
掌握领导的概念,认识领 导的特点,明确领导与管理的 区分、领导的地位与作用、领
导者的职位、权利与责任。掌
领 导 概
握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领导 环境的概念、类型,明确领导 活动过程、三边互动的关系。
述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要自己问问: 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 将来毕业后要做怎样的人。 竺可桢
对竺可桢校长这两个问题的深刻 理解,也许正是打开领导之门的钥匙。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如此迫切 的需要领导呢?
我们通常喜欢这样想:一个人如果有真 才实学,他自然会出类拔萃,成为领导 人。但是这种想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斯 黛拉·爱德拉过去是个著名的女演员, 现在因为教表演专业而更加闻名。她拒 绝谈论已经成为明星的学生,因为她还 有很多同样有才华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 而没有成为明星,她不想用自己的评论 来伤害那些没有出名的学生。就像具备 表演才华并不一定会成为明星一样,具 有领导才能也并不一定在将来会领导一 个公司或政府。事实上,在当前的“不 成功,便成仁”的环境里,有非凡抱负 的人比那些唯唯诺诺、胸无大志的人将 会遇到更多的挫折。
3、领导的特点: 领导的系统性。 领导活动的动态性。 领导的权威性。 领导活动的超前性与战略性。 领导的综合性。
一、领导(leadership)与管理
第
(management)的辩识
二
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
节
首先,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三权集中(领导者与管理者两位一体)
三权分离(领导与管理相分离)
领导是较高层次的管理
领
领导具有战略性
导
领导具有超脱性
与
总而言之,领导与管理的最大
管
区别体现为:领导是一种变革
理
的力量,而管理则是一种程序
化的控制工作。
二、领导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 二
1、领导的作用: 领导是社会组织协调统一的保证
节
领导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领航人、黏合剂
领导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存亡
第 一 领节 导 学领 的导 产现 生象 与与 兴领 起导 学 :
2、领导的内涵:
领导的主体:包括领导者和被领 导者,而且二者是一种互动的关 系。
领导活动的要件:包括领导活动 的群体环境和组织结构。
领导的目的:组织的目标规定了 领导活动的方向,也是领导活动 的归宿。
第 一 领节 导 学领 的导 产现 生象 与与 兴领 起导 学 :
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将领导控制内容
领
归纳为五个方面:
导
对人的控制
内
对作业的控制
容
对财务的控制
对信息的控制
对组织绩效的控制
六、教育
第
从组织发展来看,打造核心竞争力至关
三 节
重要。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 管理体系;
技术体系;
领
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而打造核心竞争 力的关键是使组织的员工提高获取知识
理
论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吉普提出天才
第
领导者七个方面的素质是:(1)善言
一 节
辞;(2)有自信心;(3)外向而敏 感;(4)外貌英俊潇洒;(5)智力 过人;(6)心理健康;(7)有支配
他人的倾向。
领 导 特 质 理 论
传统的素质理论要么有鲜明的阶级性, 要么把领导视为静态的行为过程,将 领导的概念僵化了,但是想以科学的 态度与方法,从先天素质的角度来选 择领导,预测成功的概率,这种出发 点是好的。
二 节
组织目标的设计者;
组织运行的加速器;
群体行为责任的承担者。
领 导 与 管 理
一、引导
第
引导是领导最基本的职能,领导作为社会实
三 节
践活动的领路人,根本任务就是为群众引路 和导航。因此引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定义组织的目标
制定成功的战略
领 导 内
制定正确的执行计划 科学地选择和确定领导方法 通过创建、维持与变革组织文化
第
二、现代素质理论
一
现代素质理论与传统素质理论
节
的差别突出地表现在它不否认先天
因素的可能性,但是更强调后天因
素的影响。现代素质理论认为领导
领 导 特 质
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领导者的 素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以培养 和改造。现代素质理论也有种种表 述。
理
论
现代素质理论将研究从先天素
第
质转向后天作用,特别是环境因素
导
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型组织)。
内
容
教育是指领导者对组织成员进行宣传、
第 三
动员、培养、训练,从各方面提高他们 的素质,以适应实践需要的职能。领导 教育的职责包括:
节
支持国民教育;
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
领
培养更多的未来领导者。
导
内
容
第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二 章
了解领导理论发展经历的三个 阶段,明确每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 领导理论,认识每一种理论的基本
命令应该符合的三个基本条件:
领
第一是完整;
导
第二是清晰; 第三是可执行
内
2、合理授权
容
三、组织
第
组织是按照目标合理地设置结构、建
三
立体制、分配权力、试用人员等。包括 人员组织、财力和物力组织、时间组织
节
以及信息组织。
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合理性取决组织 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领
合理配置人才。
容
二、指挥
指挥指领导者和领导机关推动下属组织和
个人执行自己的决定,促使他们努力完成为
第 三
实现既定目标而分配的任务。指挥是领导者 更具体更直接的职能,是领导者权力的突出 表现。同时指挥也是下属执行组织决策的重
节
要环节,组织离开指挥,下属就会无法适从。 领导者指挥通常的正式方式是命令。
1、有效的命令
导
效性之间的关系。
行
为
理
论
一、X理论、Y理论及Z理论
1、X理论和Y理论。这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第
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于1957年首次提
二 节
出来的。
X理论主要有以下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 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
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
领 导
大多数人来说,领导者仅用奖赏的办法不 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 制、监督、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
关的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无任何强制
力的感情交流)获得协调。
领
4、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
导
内
容
五、控制
控制就是从外部对执行者和执行组织的活动和
第
运行状况进行宏观把握,对其偏离未来目标 的行为和活动进行监控、纠正和引导,以保
三
证组织在实现未来目标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的
节
稳定和有序运动,防止组织运行的失控和组 织的瓦解,从而高效能地实现组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