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领导培训课件
即通过行使各种领导职能,促成被领导者(追随者)努力地去 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狭义的——领导或指导/ 指挥工作 (leading / directing)
第1节 领导的内容与本质
领导者
指挥
运发
用挥 激
权影
力响
励
或力
领导本质: 对组织成员 的影响力
沟
通
营造一个人人愿意作出贡献的工作环境氛营围造组织 气氛建设 组织文化
其次,有效的管理,应在保健因素的基础 上,改善个人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获取成就、 赏识、责任、进步和成长的机会。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4)成就激励理论
该理论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认为主要有三种后天(而不是先天的) 需要推动人们从事工作,它们是:成就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
其中,成就需要被研究得最多,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通常具有一些 特点。
• 改变自己的领导行为,使之适应特定的领导情境; • 在可能的条件下也要设法改变领导工作所面临的具体情境,以便使领导
者所习惯采取的领导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出效能。
提高领导工作有效性的一个综合框架
领导者 的职位
领导者 的素质
情境因素A
下属的特点
权力的大 小与构成
领导者 的行为
领导风格的适宜性
领导工作 的效能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管理应用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2)ERG理论
该理论将人类所有的需求归纳为三种:生存的需要、相 互关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
该理论不仅提出了需要层次上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 指出了挫折倒退的趋势。
ERG理论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更加灵活,表明个体 在沿层次上升的同时也有可能下降,这取决于他们满足自己 需求的能力。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 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 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升 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 层次的需要才能依次出现和满足。 但也不是完全固定的。
• 每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期总有某一 层次的需要占据主导作用(称之为主 导需要)。
•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 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 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 程度直接相关的。
图 5-2 管理方格图
9.9
9.1 89
高
1.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 2.任务式的管理 3.团队式的管理 4.贫乏的管理 5.中间式的管理
第4节 领导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1. 费德勒权变理论 2.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3. 路径目标理论
第4节 领导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1. 费德勒权变理论
该理论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其一是与下属 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者风格;其二是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
图 5-5 人的行为过程模型
第5节 激励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领导者在激励员工时,首先必须找出他 们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再提供适当的刺激或诱因以激励员工努力 工作。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双因素 理论。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这种理论是基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提出的。 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发生先后次序划分为生理的、安全 的、社交的、尊重的(包括受人尊重和自尊的)以及自我实现的五 种,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序列。 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才能进升到另一较 高层次的需要,而已得到满足的需要就不再起激励作用。
环境的特点
情境因素B
第5节 激励
一、激励的基本含义
激励是领导工作的重要方面。激励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 限度的发挥。
有人作过一项研究,在按时计酬方式下工作的员工,一般 只要发挥20%~30%的能力就可保住饭碗,但如果给予充分的 激励的话,他们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这个反差正好
第5节 激励
“关心人” 弱“关心人”
弱“工作组织”
弱“关心人” 强“工作组织”
弱
弱
工作组织
强
图5-1 领导行为四分图
第4节 领导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3. 管理方格理论
布莱克和穆顿在管理方格中列出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高 9 1.9 8
7 6 关心人 5
4 3 2 567 关心人
该理论是一个关注下属成熟度的权变理论。 成熟度指的是:个体能够并愿意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的程度。
下属成熟程度:
1. 不成熟 2. 稍成熟 3. 较成熟 4. 成熟
四种领导方式:
1. 命令式 2. 说服式 3. 参与式 4. 授权式
第4节 领导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3. 路径目标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埃文斯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 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 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运行的效率,而领导的主要功能是解 决组织活动的效果。
第3节 领导与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第4节 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是管理学理论的研究的热点 之一。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因素和如何提高领导有效性是领导理论 的研究核心。
分类
研究重点
代表理论
领导特性理论 侧重于研究领导者的性格、素质、品 吉塞利八种个性特征和五
与工作性质相关的因 素,如工作富有挑战性、 工作取得成就、才能得 到赏识、增加工作责任 的负担、获得成长和发 展的机会等。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3)双因素理论– 管理启示
首先,重视保健因素,创造良好的工作外 部环境和条件,可以消除职工不满意的负面情 绪和态度,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有积 极的作用。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3)双因素理论
这种理论基于对白领职员的工作态度的问卷调查,研究了激励 手段和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满足的因 素与工作不满的因素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因素,分别称之为激励因素 和保健因素。
人们工作满足(正值)的反面是没有工作满足(零值),而不是工作 不满;同样,工作不满(负值)的反面是没有工作不满(也为零值),而 非工作满足。
质等方面的特征
种激励特征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
集中研究领导的工作方式和行为
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 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
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 领导四分图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
费德勒权变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途径-目标理论
第4节 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吉塞利八种个性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
它把领导行为分为四种类型:
1)指导型 2)支持型 3)参与型 4)成就型
采取哪一种领导方式,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1. 管理者的条件; 2. 2. 环境的要求。
第4节 领导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3. 路径目标理论
该理论有关研究认为:
-与高结构化和设计规范的任务相比,当任务不明或压力过大时,指示型领导 会带来更高的满意度。 -当工作群体内部存在着实质的冲突时,指示型领导会带来更高的员工满意度。 -外控型下属对指示型风格更为满意。 -但对高智力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来说,指示型领导可能被视为累赘多余。
以这种区分作为基础,双因素理论提出,领导者在激励下属过 程中,一方面需认识到保健因素不可缺少,以免引起员工对工作产 生不满,另一方面则更需注意提供真正起作用的激励因素,以便使 员工切实产生对工作的满足感和内在动力。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3)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多是与工作环境和条 件相关的,如公司政策 与管理监督,工作中的 物质环境与人际关系, 工资福利、工作安全和 权力地位等。
从行为方式看,两者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 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从权力构成看,两者都是组织层级的职位设置的结果。
领导者是管理者的范畴,是高层次的管理者。
区别:
从本质上看,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 上的对下属命令的行为。领导可能是更多建立在专家权利和人格 权力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
第5章 领导职能
第1节 领导的本质和内容 第2节 领导的权力基础 第3节 领导与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第4节 领导理论 第5节 激励 第6节 沟通
第1节 领导的本质与内容
一、 “领导”一词的基本含义
作为名词,领导(leaders)指的是领导人、领导者,即组织中 确定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首领。
作为动词,是把领导作为一项管理工作、管理职能。 广义的——领导(leadership)是指一个领导者的行为,也
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望 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而自 发地把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奉献给组织,从而确保 组织达成既定的目标。
第5节 激励
二、人的行为基本模式
未满足 的需求
心理 紧张
新的需要
动机 行为
达到 目标
遭受 挫折
需要满足消 除紧张
压抑、撤退 攻击、绝望
动机增强
八种个性特征为:才智、首创精神、督察能力、自 信心、决断力、适应性、性别、成熟程度等
五种激励特征为:对工作稳定的需求、对金钱奖励 的需求、对指挥别人权力的需求、对自我实现的需 求、对事业成就的需求等
第4节 领导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1. 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 2. 领导四分图理论 3. 管理方格理论
-当下属从事结构化任务时,支持型领导会导致高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组织中的正式职权关系越明确、越官僚化,领导者应该展现支持性行为,减 少指示性行为。
-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风格更为满意。
-当任务结构不明时,成就型领导风格将会提高下属的预期水平,使他们相信 通过努力可以提高绩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