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古希腊的三个历史时期:1早期——波希战争前及战争期间波希战争2繁荣时期——波希战争后期及胜利后3衰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后,伯罗奔尼撒战争(二)七贤泰斯勒、比大各、皮亚士、梭伦、克娄布鲁、奇仑、弥孙。

(三)智者的概念: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思想家(四)苏格拉底A.生平:生于雅典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在雅典教育青年,传授知识,但不收学费;38岁时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曾参军并三次参加保卫祖国的战争;公元前403年,苏格拉底在狱中自杀。

B.政治思想:●美德即知识●由掌握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城邦应注重教育●对雅典民主制的批评●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五)柏拉图A.生平:生于雅典一个贵族家庭;青年时期受到良好教育,学习过诗歌,写作过戏剧,跟随克拉底鲁研究过毕达哥拉斯、赫拉克里特和爱利亚学派的学说;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

B.著作:三大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24篇著作4封书信。

C.〈理想国〉的主要政治思想:1.国家理念——城邦现实的逆构反思2.社会分工与正义3.“哲学家”治国论4.改造城邦和改造公民的方案(1“擦洗”人性2理想城邦的政治制度●国家强盛、社会和谐、道德优良●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公有●倡行教育、净化城邦文化●重人治、轻法治)D,《理想国》——一个正义的城邦的等级划分农民、手工业者→军人→哲学家(六)亚里士多德A.生平:时代背景,出身外邦,师从柏拉图,游历生活,亚历山大之师,创立学园。

B.著作:《政治学》(公元前384-332)C.“人是政治的动物,政治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书上P58D.公民与政体理论。

书上P61E.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的主张,“通过教育启导人们的理性和培养公民的善德,并使公民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制和生活方式”书上P71 (七)斯多葛派的思想(1)自然法思想(2)人的精神自由与平等(3)人类一体(八)西塞罗对国家的定义、论证,书上P85(九)基督教的产生时间:公元6年(犹太国灭亡)——公元66-70年创始人:耶稣(十)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思想1.极端复仇主义思想2.表达了被压迫人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以及求得解放的渴望,蔑视有钱人3.信徒平等4.建立平等正义的,公共消费的理想国家(十一)奥古斯丁生平与著作(公元354年——430年)1.北非人2.由信奉摩尼教转向基督教3.任职神父和主教4.《论上帝之城》、《忏悔录》(十二)阿奎那关于人的理性的论述“人有理性,人天生是社会政治动物,国家的建立是人类合群的需要”书上P111(十三)神学异端政治论A.“异端”的概念:指基督教内部,一些与占统治地位的正统神学观点大相径庭而受到教会权威排斥的派别。

B.12——15世纪社会背景1.城市的兴起和市民的出现城市: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市民:受城市法律保护和约束,能够参与市政官员选举的公民。

2.教会的腐败导致人们的失望买卖神职、发行“赎罪券”。

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现实利益——来世永生。

C.但丁的生平与著作1.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2.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3.曾加入代表市民阶级和城市小贵族的威尔费党4.终身流放5.《神曲》、《论世界帝国》D但丁的政治思想1.对教会的批判2.主张建立一个大的统一的世界帝国(1)重视人的现世生活(2)以罗马为世界帝国的缩影(十四)乌托邦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思想特点早期:15——17世纪,着重于对理想社会制度的一种空想的描写,莫尔、康帕内拉、安德里亚中期:18世纪,直接的共产主义理论,马布利、巴贝夫晚期:19世纪初,用示范的办法建立理想的正义王国来引导人们去解放全世界,傅立叶、欧文、圣西门(十五)托马斯莫尔的政治思想第一种答案:莫尔的理想国的思想1.对英国社会的揭露和批判(1)反对战争(2)揭露英国的法律制度和圈地运动的弊病(3)批判市场和货币2.理想国家制度经济制度:(1)在所制上彻底消灭了私有财产(2)在生产上消灭剥削阶级(3)在分配方式上实行按需分配(4)乌托邦取消商品货币政治制度(民主制度)摄户格朗特(10个)——特朗尼菩尔(200个)——四个侯选人——总督第二种答案:书本P1411.战争是唯一适宜于野兽的活动,然而任何一种野兽都不像人那样频繁地进行战争。

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雇佣军是国家的主要祸害。

2.人民贫穷不能是国家太平。

杀戮不是根治犯罪。

圈地运动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

3.人们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

私有制是社会贫困和灾难的根源。

4.按照民主制建立城市联合国,官吏定期选举产生。

法律简明而公正。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十六)安德里亚的政治思想和概括或《基督城》中的社会制度1.三人执政的贤人政体2.法律所起的约束范围不大3.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4.公有制性质(十七)人道主义政治观A.人道主义概念: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来看待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主张B.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政治观1.反对神学,提出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18世纪前期:自然神论——推崇理性上帝为非人格的神18世纪后期:无神论2.反对君权,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洛克:人的生命只能交由上帝处置,君主没有这个权力孟德斯鸠: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卢梭:理性的国家,主权当属于人民(共和制)3.提出了符合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要求(1)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2)鼓励人口繁殖,土地的开垦和贸易自由自保、自爱——个人主义C.掌握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1.认为依靠人类的理性和善良就可以构建理想的社会2.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作用3.没有采取阶级斗争的手段来建立新社会制度(十八)新教政治观A.新教的含义:指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宗教改革家提出并重新阐明的基督教。

B.新教的派别:路德宗:分布于德国大部和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加尔文宗:分布于瑞士、荷兰、苏格兰和德国的一部分安立甘宗:分布于英格兰的一部分C.闵采尔生平与著作1.生于德国工人家庭2.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3.《向诸侯说教》、《书简》(十九)君主专制论A.马基雅维里生平与著作1.生于意大利破落贵族家庭2.29岁被任命为“十人委员会”的秘书3.因反梅第奇家族的嫌疑而被捕入狱4.《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君主论》B.马基雅维里人性论观点人性恶论(1)人很凶恶,又很怯懦(2)人的欲望总是超出自己的能力,因此很难得到满足(3)人们不知感恩图报,总是苟且偷生(4)追求权力、名誉和财富是人的本性C.马基雅维里的君主统治术君主专制政体是治疗病态意大利的良药,但并不是经常性政体,最好的政体是共和政体1.法律和军队是君主政权的基础2.君主应善于把暴力与欺骗结合起来PS:详细请看书上P209D.博丹生平与著作1.出生于法国贵族家庭2.曾做过法学讲师3.当选过全国三级会议第三等级的代表4.《国家论六卷》E.博丹的主权论的内容和特点(不明)主权论:1.主权是国家的本质特征(只有国家有主权)2.主权的性质(1)主权是一种永久的权力(2)主权是一种“绝对的权力”3.主权权力应包括八项内容4.主权应归一个(君主)所有5.主权之上有神法和自然法F.菲尔麦著作思想的概括性内容,著作《论父权制或国王的政治权力》1.王权来源于父权2.法律来源于君主的意志3.人生而无自由4.君权神授(二十)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A.格劳秀士自然法的思想(1)理性与意志是法的基础(人性善论)(2)自然法高于神法(3)维护私有财产,提出天赋权利天赋权利的含义:①自然权利与自然和理性相和谐(公道)②自然权利具备“道德属性”物权的分类:完全的;不完全的③自然权利的内容是“各有其所有,各偿其所负”(4)共同的道德标准是自然法的后盾B.格劳秀士社会契约论(国家主权理论)(1)国家产生于契约(2)主权分内外两个层次(3)主张君主主权C.托马斯·霍布士生平与著作1.英格兰人2.15岁进牛津大学3.22岁受聘家庭教师,并做“大周游”4.害怕受迫害而逃亡到巴黎5.《利维坦》《陛希莫斯》《论公民》《论政治体》D.霍布士关于自然状态的论述自然状态理论①特征:平等、自由、战争②引起纷争的原因:竞争(求利)、猜忌(求安)、荣誉(求名)建立基础1)借助几何学建立政治学体系(2)理论基础——性恶论人的本性——利己主义(自我保存)——对权利无止境的追求PS.详细请见书上P235E.斯宾诺沙生平与著作1.荷兰籍犹太人2.受过良好的教育3.因反犹太教义而被开除教籍4.移居海牙,过隐居生活5.《几何伦理学》《神学政治论》《政治论》F.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1.否定君主制,赞美民主制,倡导贵族共和制2.思想自由权理论(1)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2)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这种权利不可转让也不能放弃(3)维护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好方法(4)政府应允许自由争论(5)人在行动上要守法3.天赋权利观(1)每个人都享有自我保存的生存权(2)天赋权利是不平等的G.洛克生平与著作1.生于英国一个律师家庭2.就读于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3.担任辉格党创始人的秘书和顾问,参与党派斗争4.王朝复辟后逃往荷兰5.“光荣革命”后回国,成为辉格党智囊6.《关于宗教宽容的通信》《政府论H.洛克关于自然状态的论述1.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论(1)自然状态的三大特征①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②平等的状态③和平的状态(2)个人裁判权的缺陷(国家建立的原因)①自然法没有统一的标准②容易偏袒自己③正确的判断不容易执行(3)国家对自然状态缺陷的弥补①可由大多数人制定成文法律②可设立法官③可用国家整体力量支持正确判决I.让·雅克·卢梭生平与著作1.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2.青少年时期的卢梭失去了家庭的照顾3.自学成才4.“论科学与艺术”一文,使他一举成名5.受到法国当局和教会的迫害6.《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J.卢梭的人类不平等发展的阶段①富人对穷人的奴役②权贵对人民的压迫③暴君对所有人的奴役(专制)K.卢梭的人民主权论(1)主权的性质①主权是公意的运用②主权不可转让③主权不可分割④主权是绝对的、神圣的和不可侵犯的,但不能超出契约的界限(2)主权的表现公意表现为法律,主权者的权力主要就是制定法律的权力①每个人平等的参加法律的制定②直接民主制③用宗教权威驯化人民结论:法律结合了意志的普遍性和对象的普遍性3)主权与政府的①二者关系:政治体的意志是立法权,属于人民政治体的力量是行政权,属于政府只要人民掌握立法权,实行法治就是共和国②政府的理想形式是共和国政府的形式:民主制、贵族制、国君制(二十一)《独立宣言》是什么,作者《独立宣言》是1776年7月4日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代表,在第二次大陆会议上通过的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的宣言。

相关主题